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宋若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7
转发:0
评论:0
参考文献《旧唐书》后妃传下《新唐书》后妃传下

参考文献

《旧唐书》后妃传下

《新唐书》后妃传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若昭是什么人?唐朝宋若昭生平简介
宋若昭(761年-828年),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裔孙宋庭芬之女。宋庭芬有五女,曰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警慧,善属文;而宋若昭、宋若宪成就更高些。唐德宗贞元四年被召入宫廷,称为内学士。唐穆宗时拜为尚宫。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呼先生。进封梁国夫人。人物生平宋若昭,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宋若莘(《旧唐书》又作宋若华)之次妹。据墓志铭记载,宋若昭卒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享年68岁,由此可知其当生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新旧唐书载“宝历初卒”应有误。其父宋庭芬,为初唐诗人宋之问后裔,生一男五女,男独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属文。宋若莘最长,次为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禀性贞素,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其中“若莘与若昭文尤淡丽,性复贞素闲雅,不尚纷华之饰”。贞元四年(788年),宋氏姐妹随父客居上党,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荐其才。德宗当即降诏征召姐妹五...
·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宋若昭
宋若昭(761年-828年),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裔孙宋庭芬之女。宋庭芬有五女,曰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皆警慧,善属文;而若昭、若宪成就更高些。唐德宗贞元四年被召入宫廷,称为内学士。唐穆宗时拜为尚宫。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呼先生。进封梁国夫人。主要作品《女论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牛应贞传》。
· 宋若莘
参考文献《旧唐书》后妃传下《新唐书》后妃传下
· 宋若宪
参考文献《旧唐书》后妃传下《新唐书》后妃传下
· 宋若昭写的【女论语】主要内容是什么?造成了哪些影响
从汉朝班昭写《女诫》以后,唐朝出了一本宣扬女教的书——《女论语》,作者是宋廷棻的女儿宋若昭。宋廷棻一共有五个女儿: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荀,个个都是聪慧可人,玉洁冰清。唐德宗很喜欢这五位大家闺秀,在与臣子们讨论经史文章之时,常会邀请她们参加,后来,四个女儿都嫁给了唐德宗,只有若昭不想嫁人。德宗尊她为女学士,教导皇子公主读书,号为宫师,《女论语》一书多半出自若昭之手,她也参考了其他姐妹们的意见。《女论语》中为妇女订下很多规矩,比起班昭的《女诫》更加详尽繁琐,例如“立身”章中说:“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走路不要回头,讲话不要掀唇,坐下来不要摇晃膝盖,站起来不要摇动裙子,高兴的时候不要大笑,生气的时候不要提高声音。男子女子要严加分开,不可偷窥外壁,不许走出外庭,凡是外出,一定要掩面遮脸,别让人看到了。”总而言之,《女论语》中强调的是羞羞怯怯,藏藏掩掩,宋若昭以为如此才是女子立身之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