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柳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3
转发:0
评论:0
生平柳奭的曾祖父是北魏尚书左仆射柳庆。祖父柳旦,隋朝太常少卿、新城县公。他的父亲柳则左卫骑曹,死在出使的高句丽。柳奭亲自去高句丽迎回父亲的遗体,被高句丽所景仰。他的叔父柳亨在唐朝辅佐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皇帝。柳奭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任中书舍人,后因外甥女王氏为太子妃,升任兵部侍郎。651年,唐高宗因为王皇后是柳奭的外甥女,所以任命柳奭为中书侍郎(中书省的副长官),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652年,唐高宗再提升他为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王皇后没有儿子,柳奭建议她收养高宗的庶长子李忠(刘宫人所生)为皇太子。王皇后向高宗皇帝提出,唐高宗同意,也得到了元老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652年,高宗立李忠为太子。654年,王皇后失宠后,唐高宗开始宠爱武昭仪。由于王皇后不善于使妃嫔、宫女效忠于己,而武昭仪善于此道。柳奭和他的姐姐魏国夫人柳氏(王皇后母亲)也不被后宫礼遇。654年,柳奭不安,向唐高宗提出解除自...

生平

柳奭的曾祖父是北魏尚书左仆射柳庆。祖父柳旦,隋朝太常少卿、新城县公。他的父亲柳则左卫骑曹,死在出使的高句丽。柳奭亲自去高句丽迎回父亲的遗体,被高句丽所景仰。他的叔父柳亨在唐朝辅佐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皇帝。柳奭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任中书舍人,后因外甥女王氏为太子妃,升任兵部侍郎。

651年,唐高宗因为王皇后是柳奭的外甥女,所以任命柳奭为中书侍郎(中书省的副长官),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652年,唐高宗再提升他为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王皇后没有儿子,柳奭建议她收养高宗的庶长子李忠(刘宫人所生)为皇太子。王皇后向高宗皇帝提出,唐高宗同意,也得到了元老长孙无忌等人的支持。652年,高宗立李忠为太子。

654年,王皇后失宠后,唐高宗开始宠爱武昭仪。由于王皇后不善于使妃嫔、宫女效忠于己,而武昭仪善于此道。柳奭和他的姐姐魏国夫人柳氏(王皇后母亲)也不被后宫礼遇。654年,柳奭不安,向唐高宗提出解除自己宰相职务的请求,唐高宗同意了,命他担任吏部尚书,罢相。

655年,王皇后和她的母亲柳氏用巫蛊之术以求皇帝再次宠爱皇后,受到武昭仪的指控。唐高宗禁止柳氏入宫,将柳奭贬出长安,为遂州(今四川遂宁)刺史。当他走到岐州(今陕西宝鸡)的时候,岐州长史于承素奉密旨指控柳奭泄露宫中的谈话,唐高宗再将他贬为荣州(今四川自贡)刺史。之后,高宗皇帝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不久王皇后和萧淑妃就被武皇后杀死。

657年,武皇后的支持者许敬宗、李义府指控曾经反对废王立武的宰相韩瑗、来济勾结被流放到桂州的前宰相褚遂良,心怀不轨。韩瑗贬到振州(今海南三亚)为刺史,来济贬到台州,褚遂良贬到爱州,柳奭贬到象州(今广西来宾),终身不许回京。659年,武后指使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褚遂良(当时已死)、柳奭、韩瑗一起谋反,柳奭的罪名是通宫掖,谋行鸩毒。长孙无忌被流放之后被逼自杀,柳奭、韩瑗贬为庶民。659年秋,高宗皇帝派使者处死韩瑗、柳奭和长孙无忌的侄子长孙恩,柳奭在象州被处死。柳奭的家族被流放到了岭南,亲属在桂州(今广西桂林)为奴婢。

唐高宗在684年初驾崩,武皇后夺得权力,在690年称皇帝,705年传位于儿子唐中宗。柳奭的官爵被恢复,被流放的柳家家属被赦免。唐中宗的侄子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初年,柳奭的堂侄孙柳涣为中书舍人,他上表申诉柳奭是被冤杀,虽然官爵恢复,但他依然埋在千里之外。只有一个曾孙柳无恭,依然在龚州,和流放一样。唐玄宗下诏将柳奭改葬其家乡蒲州,柳无恭护送柳奭棺椁回乡。柳无恭最后一直做到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

子孙

柳知人,水部郎中。柳无恭祖父。

柳爽

柳产,膳部员外郎

参考文献

《旧唐书》卷77

《新唐书》卷112

《资治通鉴》卷199、2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奭
生平先世浙江余姚人,其父黄至筠,经营两淮盐业致富。黄奭早年在扬州安定书院读书,受两淮盐运使曾燠赏识,曰:“尔勿为时下学,余荐老师宿儒一人为尔师。”道光六年(1826)师从扬州学者江藩。道光七年(1827),娶两淮盐运使刘沄之女刘琴宰为妻。道光八年(1828),其母朱氏病重,黄奭夫妻都割下臂膀的肉炖汤给母亲喝。道光十三年(1833)拜阮文藻为师。道光十二年(1832年),因顺天府尹吴杰的推荐,御赐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师从吴杰。黄至筠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黄奭是“庶出”,其母责之更严,道光十三年(1833)八月,黄奭之母与妻先后病逝。日后黄奭请人绘制《蔗生图》,以纪念母亲。黄奭推崇郑玄,与勘学家顾广圻、经学家凌曙相交往。又因家境富裕,藏书颇丰,一生从事古书辑佚,与马国翰齐名,人称“辑佚两大家”。阮元称其勤博,著有《汉学堂丛书》,所辑佚书二百七十种。约卒于咸丰三年。另有《近思录集说》十四卷...
· 刘奭
刘奭于宣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但因为他曾经向宣帝进言“持刑太深,宜用儒生”,而不被宣帝所喜爱。宣帝甚至预言“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但顾念他是发妻许平君的儿子而没有褫夺他的太子之位。宣帝病死后继位之第二年(前48年)改年号为“初元”,在位时期“崇尚儒术”,多次出兵击溃匈奴。建昭三年(前36年),汉将甘延寿、陈汤诛郅支单于于康居。至此,唯一反汉的匈奴单于被消灭了。汉匈百年大战于此告终。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刘奭以宫女王嫱(王昭君)嫁之为妻。此时的汉朝比较强盛,人口数达到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顶峰,但也是衰落的起点。刘奭在位期间,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又由于汉元帝过于放纵外戚、宦官,最终导致西汉的灭亡。竟宁元年(前33年),病死于长安未央宫,终年44岁。葬于渭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12里处)。死后庙号高宗(后被取消),谥号孝元皇帝。
· 孙奭
参考书目《宋史》卷四三一
· 赵子奭
家庭妻晋国夫人王氏从《后村先生大全集卷第七十二》〈皇弟太师武康军节度使判大宗正事嗣荣王与芮三代谥赠〉一文所见,王氏“出乌衣之名族,俪麟趾之宗英”,乌衣王氏即是王导之后,故王氏夫人当是东晋名相王导之后。子益国公赵伯旿伯晙参考资料《宋史·宗室世系表二》
· 完颜奭
参考文献《金史·完颜宗杰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