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
溯源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现已成为中秋节食品和礼品。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出现,根据《洛中见闻》,唐僖宗曾在中秋节当日命令御膳房用红绫将饼赏赐给新科进士。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苏东坡曾经提及:“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当中的“小饼”也即是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饼一类的饼形食物,后来才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提及:“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可见月饼于当时流行于民间。清代已有详细记述月饼制作方法的书籍。清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相传元朝的时候,汉人在元人的统治下苦不堪言,朱元璋揭竿反元,但元军监控严密,义军无法传递消息,为此刘伯温献计,在中秋节互赠糕饼,并在里面夹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作为起义的讯号。
分类
广式月饼
双黄莲茸月饼(馅料含咸鸭蛋黄及莲茸,表皮以小麦粉为材料)
五仁月饼(含腰果仁、芝麻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
File:社口犁记礼盒.JPG 台中市神冈区社口犁记张饼店本铺的绿豆椪月饼。
按原产地
按口味
按馅心
按饼皮
按造型
新款月饼
品尝与存放
由于月饼是高盐分、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即使是冰皮月饼也含有高糖分,所以食用要适量。患有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士,更应避免进食过量而加重病情。
传统月饼保质期约为1个月,如果月饼包装已经开启,就要放入摄氏4度的冰箱冷藏。
冰皮月饼由于未经烘烤,所以由制造、运输到零售点,都要保持冷藏。消费者在购买后,应尽快放入摄氏零下18度的冰箱保存,并应只在进食前才开启月饼的包装袋。在进食前约两小时,可把月饼移到摄氏4度的冰箱(例如双门冰箱的下层),令月饼略为软化以便切开。当冰皮月饼解冻后便要尽快食用,在室温下摆放超过两小时后便应弃置,也不应把已经解冻的冰皮月饼反复冷藏。
制作
蛋黄莲蓉月饼
越南月饼
传统月饼的制法,以水油面团或酥油面团摘剂作皮,内包馅成扁圆形生胚,再入模具压使表面呈凸凹花纹,经烘烤成熟后食用。其皮因制酥法多种,有多样酥皮;其馅因用枣泥或五仁、豆沙、松仁、火腿及香料,而成多种不同风味的馅心。
冰皮月饼的外皮主要使用糯米粉、粘米粉和砂糖,经蒸煮后的面团做成,部分冰皮月饼的外皮,会加入巧克力、咖啡和果汁等材料,除了可增添外皮的味道外,还可使外皮产生不同颜色。冰皮月饼的内馅,除了可使用红豆蓉、绿豆蓉外,还可使用水果蓉、奶酪、巧克力做出不同风味的馅料。更有部分冰皮月饼,使用果酱做夹心或使用脆米增加口感。当内馅调制完成后,便使用外皮包裹,并利用模具压制成型,再放入冰箱冷藏。
因为冰皮月饼不经烘烤,不能使用高温杀灭细菌,而且进食前也无须加热,直接冷吃。所以制作冰皮月饼的厂房,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制作人员也要严格遵守制作食物的卫生程序。由于冰皮月饼对于生产程序的卫生条件有较高要求,除了提高生产程序的自动化,减少人手接触外,还要设立预防性的食物安全管理系统,例如食物安全重点控制系统(HACCP),防止冰皮月饼在制作过程中被污染,或因为温度控制不当,造成微生物能够大量滋生。
包装
月饼在古时一般只以布裹,使用月饼罐或纸盒包装是到了20世纪因为月饼被商品化才出现。由于卫生的考虑,现代月饼通常都会用透明塑胶袋作独立包装,而铁罐印花亦于60年代迄今取代了战前的纸盒包装。
广式月饼的包装通常是四个为一单位,19世纪70年代时,四个月饼叠在一起,用的是玉扣纸起成一个圆柱体,通常竖立摆放,称为一筒月饼,外表贴上红色蜡纸,注明品种。80年代后,采用盒装,初期还是会把蜡纸放在盒内。
冰皮月饼由于未经烘烤,所以不能利用高温杀灭细菌,所以对包装和保存有较高要求。冰皮月饼需要保持冷藏,防止微生物大量滋生。大部分冰皮月饼都会使用塑料袋单独或两小个一起包装,消费者可在食用时才按食用分量,个别开启包装袋。很多冰皮月饼的包装袋内,还会加入一包干燥剂,用以减慢袋内空气的湿度上升,达到防止微生物大量滋生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