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托马斯·伯恩哈德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8
转发:0
评论:0
生平托马斯·伯恩哈德于1931年出生在荷兰的海尔伦,是一个女佣的儿子。从1931年秋天起,他和祖父母居住在维也纳,直到他的母亲再婚,在1937年和他一起迁居巴伐利亚州的特劳恩施泰因。伯恩哈德的生身父亲由于煤气中毒死于柏林;伯恩哈德从未见过他。伯恩哈德的外公JohannesFreumbichler也是作家,对小伯恩哈德施行艺术为主的教育,包括音乐学习,并带伯恩哈德阅读了叔本华、莎士比亚、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对伯恩哈德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伯恩哈德在塞基兴上小学,后来在萨尔茨堡的几家学校求学,1947年他离开Johanneum学校,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在萨尔茨堡,外公指导他发现了社会边缘人的“另一个世界”,奠定了他未来多年的写作基调。伯恩哈德的Lebensmensch(伯恩哈德自造的奥地利语表述,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HedwigStavianicek(1894–1984),一位比他年...

生平

托马斯·伯恩哈德于1931年出生在荷兰的海尔伦, 是一个女佣的儿子。从1931年秋天起,他和祖父母居住在维也纳,直到他的母亲再婚,在1937年和他一起迁居巴伐利亚州的特劳恩施泰因。 伯恩哈德的生身父亲由于煤气中毒死于柏林;伯恩哈德从未见过他。

伯恩哈德的外公Johannes Freumbichler也是作家, 对小伯恩哈德施行艺术为主的教育,包括音乐学习,并带伯恩哈德阅读了叔本华、莎士比亚、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对伯恩哈德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伯恩哈德在塞基兴上小学,后来在萨尔茨堡的几家学校求学,1947年他离开Johanneum学校,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在萨尔茨堡,外公指导他发现了社会边缘人的“另一个世界”,奠定了他未来多年的写作基调。

伯恩哈德的Lebensmensch(伯恩哈德自造的奥地利语表述,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Hedwig Stavianicek(1894–1984),一位比他年长37岁多的女性,他遇到她时是1950年,那年伯恩哈德的母亲去世,外公去世已有一年;Stavianicek临终前由他独自看护。Stavianicek是伯恩哈德生活的主要支柱,并极大地促进了他的文学事业。他与这位女性到底是何种关系,到什么程度,并不为人所知。托马斯·伯恩哈德对外并未表示性向。

托马斯·伯恩哈德

 托马斯·伯恩哈德故居, Christiaan Tonnis 拍摄的视频,2006

由于在年轻时患呼吸系统疾病(结核)且不见好转, 伯恩哈德在1949到1951年间居住在蓬高地区圣法伊特的Grafenhof疗养院。1955到1957年,他在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大学学习表演,并继续表现出对音乐的深厚兴趣。但他的肺病使他不能从事演唱事业。后来,他短暂地从事记者工作,主要报道罪案,之后成为全职写作者。

伯恩哈德于1989年在上奥地利州的格蒙登去世。他从1965年起在Ohlsdorf-Obernathal街2号的雅致住所现在是研究他的著作的博物馆和展演中心。根据他公布后引起大量争议的遗愿,伯恩哈德禁止将他的剧作搬上舞台,或在奥地利刊行他未发表的作品;但这一遗愿被他的继承人在1999年撤销。他的死亡在葬礼之后才公布于众。

作品

伯恩哈德因他批评性的观点在奥地利经常被批评为Nestbeschmutzer (弄脏自己地盘的人),但在国外声誉甚隆。不过,虽然他在国内因政治原因受到一些批评,在他在世时,也在国内受到很多赞扬,获得众多奖项,被许多人视为这个时代的杰出作家。

他的作品多受(童年和青年时代)被遗弃的感觉和他的不治之症的影响,使他将死亡视为存在的终极本质。他的作品的典型段落是用角色孤身一人的独白向一个沉默的倾听者解释他对世界状况的看法,并常与一个具体的情况相联系。他的话剧和文章都是如此,并常常让倾听者转述这些独白。

他的主要角色往往是学者,或者如他所称的,Geistesmenschen(有灵之人)。这些角色用对“愚民”的充满拒斥的牢骚来表达他们对奥地利人看重的种种事物的否定。他也攻击政府(常称之为“天主教-民族-社会主义者”),通常受到尊重的机构如维也纳的城堡剧院,以及受喜爱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还不断关注那些追求不可能的完美的人们,如何陷于孤独和自我毁灭,因为这样的完美意味着停滞和死亡。反天主教论调也多见于他的作品。

"Es ist alles lächerlich, wenn man an den Tod denkt"(一切皆荒谬,当人想起死亡)是他在1968年获得一项奥地利国家奖项时的感言,这番话引起的争议,只是他多年中不断引起,并构成他名声一部分的众多公共热议中的一次。例如他的小说《伐木工》(1984年),就因为一位前友人的诽谤指控而多年不能出版。他的许多剧本,特别是《英雄广场》(1988年),遭到众多奥地利人的批评,指责它们损害了奥地利的形象。较受争议的台词中,有一句称奥地利为“一个野蛮愚蠢的国度,……一个将不可遮挡的臭气散布到全欧洲的没有意识,没有文化的臭水沟。”《英雄广场》,还有伯恩哈德写于同年代的其他剧作,都由有争议的导演Claus Peymann执导,在维也纳城堡剧院上演。

即使在死后,伯恩哈德也通过他称为身后文学外流[1]的做法,即禁止在奥地利境内出版和演出他的作品,引起了震动。他的遗嘱执行人和同母异父兄弟彼得·费边博士建立的托马斯·伯恩哈德国际基金会,后来撤销了这项遗嘱,而德国出版社Suhrkamp仍是伯恩哈德著作的主要出版商。

伯恩哈德和他的出版人Siegfried Unseld从1961年到 1989年的通信共约500多封,于2009年由Suhrkamp出版社出版。

翻译成英文的著作

长篇小说

Frost (1963), translated by Michael Hofmann (2006)

Gargoyles (Verstörung, 1967), translated by Richard and Clara Winston (1970)

The Lime Works (Das Kalkwerk, 1970), translated by Sophie Wilkins (1973)

Correction (Korrektur, 1975), translated by Sophie Wilkins (1979)

Yes (Ja, 1978), translated by Ewald Osers (1991)

The Cheap-Eaters (Die Billigesser, 1980), translated by Ewald Osers (1990)

Concrete (Beton, 1982), translated by David McLintock (1984)

Wittgenstein"s Nephew (Wittgensteins Neffe, 1982), translated by David McLintock (1988)

The Loser (Der Untergeher, 1983), translated by Jack Dawson (1991)

Woodcutters (Holzfällen: Eine Erregung, 1984), translated by Ewald Osers (1985) and as Woodcutters, by David McLintock (1988)

Old Masters: A Comedy (Alte Meister. Komödie, 1985), translated by Ewald Osers (1989)

Extinction (Auslöschung, 1986), translated by David McLintock (1995)

On the Mountain (In der Höhe, written 1959, published 1989), translated by Russell Stockman (1991)

中篇小说

Amras (1964)

Playing Watten (Watten, 1964)

Walking (Gehen, 1971)

剧本

The Force of Habit (1974)

Immanuel Kant (1978); a comedy, no known translation to English, first performed on 15 April 1978, directed by Claus Peymann at the Staatstheater Stuttgart.

The President and Eve of Retirement (1982):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Der Präsident (1975) and Vor dem Ruhestand. Eine Komödie von deutscher Seele (1979), translated by Gitta Honegger.

Destination (1981), originally titled Am Ziel.

Histrionics: Three Plays (1990): Collects A Party for Boris (Ein Fest für Boris, 1968), Ritter, Dene, Voss (1984) and Histrionics (Der Theatermacher, 1984), translated by Peter Jansen and Kenneth Northcott.

Heldenplatz (1988)

Over All the Mountain Tops (2004):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Über allen Gipfeln ist Ruh (1981), translated by Michael Mitchell.

The World-fixer (2005)

其他作品

Gathering Evidence (1985, memoir): Collects Die Ursache (1975), Der Keller (1976), Der Atem (1978), Die Kälte (1981) and Ein Kind (1982), translated by David McLintock.

The Voice Imitator (1997, storie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Der Stimmenimitator (1978), translated by Kenneth J. Northcott.

In Hora Mortis / Under the Iron of the Moon (2006, poetry): Collects In Hora Mortis (1958) and Unter dem Eisen des Mondes (1958), translated by James Reidel.

My Prizes (2010, storie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Meine Preise (2009), translated by Carol Brown Janeway.

Prose (Seagull Books London Ltd, United Kingdom, 2010, short stori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Germany, 1967.

Victor Halfwit: A Winter"s Tale (2011, illustrated story)

On Earth and in Hell: Early Poems (2015) translated by Peter Waugh

评价

德语国家的文学批评很早就表现出对伯恩哈德作品的兴趣。1970年,Anneliese Botond出版了论文集《论托马斯·伯恩哈德》(Über Thomas Bernhard)。托马斯·伯恩哈德在德语国家成为少有的既受到文学评论家广泛赞誉,又为大众所熟知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

参见

List of Austrian writers

List of Austrians

延伸阅读

Theo Breuer,Die Arbeit als Leidenschaft, die fortgesetzte Partitur als Leben.Hommage zum 80.Geburtstag.

Ruth Franklin, "The Art of Extinction," The New Yorker, December 25, 2006 and Jan 1, 2007.

Frederick, Samuel. Narratives Unsettled: Digression in Robert Walser, Thomas Bernhard, and Adalbert Stifter. Evanston, Il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12.

Gitta Honegger, Thomas Bernhard: The Making of an Austria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300-08999-6.

Kay Link: Die Welt als Theater - Künstlichkeit und Künstlertum bei Thomas Bernhard. Akademischer Verlag Stuttgart, Stuttgart 2000, ISBN 3-88099-387-4.

JJ Long, The Novels of Thomas Bernhard: Form and its Function, Camden House Inc.,U.S., 2001, ISBN 1-57113-224-4.

Updike, John. Books: Ungreat Lives. The New Yorker. 4 February 1985, 60 (51): 94–101.  Review of Concrete.

电影

Ferry Radax: Thomas Bernhard - Drei Tage (Thomas Bernhard - three days, 1970). Directed by Ferry Radax and based on a written self-portrait by Thomas Bernhard.

Ferry Radax: Der Italiener (The Italian, 1972), a feature film directed by Ferry Radax and based on a script by Thomas Bernhar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托马斯·贝哈连德
参考资料托马斯·贝哈连德的台维斯杯官方资料(英文)
· 托马斯·伯恩哈德是谁?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生平简介
1931年2月9日,托马斯·伯恩哈德生于荷兰海尔伦,他是赫塔·伯恩哈德和木匠阿洛伊斯·楚克尔施泰特的私生子,同年秋天,还是婴儿的托马斯就被送到外祖父母家寄养。其母亲赫塔·伯恩哈德亦为作家约翰·弗罗伊姆比希勒的私生女,木匠生父不仅将托马斯母子两人遗弃,更从未认下自己的儿子。1935年,托马斯·伯恩哈德的母亲结识剃头匠埃米尔·法比扬,次年成婚,随夫迁居巴伐利亚。他的生父则另娶,并于1940年在柏林自杀。少年伯恩哈德与母亲同住,但关系紧张,被送入工读学校。二战后,奥地利重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伯恩哈德全家人被驱离,回到故乡萨尔茨堡。1947年,16岁的伯恩哈德放弃学业,进入萨尔茨堡的一间食品店作学徒。就在第二年,他染上肺病,之后的三年一直在多间医院接受治疗。1949年,伯恩哈德开始写作,经由年长他37岁的寡妇黑德维希·施塔维阿尼切克的扶助,伯恩哈德终于成为全职作家。1957年,伯恩哈德出版了第一部...
· 扎哈·哈迪德
大学扎哈·哈迪德在大学本科阶段在黎巴嫩就读于数学系。1972年,她从黎巴嫩搬到英国,就读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后,才正式开始学习建筑。1977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工作,并成为建筑联盟学院的老师。1980年,扎哈·哈迪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直到1980年前,扎哈·哈迪德基本上以教职为重心发展,曾先后在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的哈佛大学任教。
· 托马斯·哈登·丘奇
外部链接托马斯·哈登·丘奇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托马斯·哈登·丘奇在雅虎电影的页面
· 托马斯·基德
扩展阅读PhilipEdwards,TheSpanishTragedy,Methuen,1959,reprinted1974.ISBN0-416-27920-1.CharlesNicholl,TheReckoning:TheMurderofChristopherMarlowe,Vintage,2002(revisededition).ISBN0-09-943747-3(especiallyforthecircumstancessurroundingKyd"sarrest).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