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至澍
参考资料《明史》
参考资料
《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朱见澍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 北京市-东城区朱见澍
朱见澍(1452年3月12日-1472年10月13日),明英宗朱祁镇第五子,明宪宗朱见深异母弟,母庄静安荣淑妃高氏。景泰三年二月十一日(1452年3月12日)生于南宫。天顺元年(1457年)受封秀王。成化六年(1470年)就藩汝宁府。成化八年九月十二日(1472年10月13日)去世。无子。秀怀王朱见澍(1452年3月12日-1472年10月13日),是明英宗朱祁镇庶五子,母庄静安荣淑妃高氏,明朝第一代亦为唯一一代秀王。王妃黄氏,黄昱的女儿,是仁宗宠妃黄充妃的侄孙女。朱见澍在景泰三年二月二十一(1452年3月12日)出生,天顺元年三月初六(1457年3月30日)受封秀王,成化六年九月初七(1470年10月1日)就藩汝宁府。他在位十五年後,於成化八年九月十二(1472年10月13日)去世,諡号怀,葬西山,年二十一岁。
· 载澍
生平载澍原是康熙帝长子允禔(固山贝子品级)的第十二子弘晌(盛京将军)的后裔,奕瞻之子,本名载楫。光绪四年八月(1878年),奉旨过继给孚郡王奕譓,并更名载澍,袭贝勒。光绪十年十月(1884年),奉旨在上书房读书。光绪十二年十一月(1886年),奉旨在内廷行走。光绪十四年十二月(1888年),补进王公六班。光绪十五年正月(1889年),管理乐部、赏穿四团行龙补服。光绪十五年八月,派充左翼近支第二族族长。光绪十六年(1890年)赏银十两。由于载澍同桂祥的三女儿叶赫那拉氏结婚后,双方关系不和,慈禧太后为给侄女撑腰,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降旨革去载澍的贝勒头衔,交宗人府永远圈禁。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1899年),以近支贝勒载瀛的长子溥伒(即溥雪斋)过继给孚郡王为孙,赏固山贝子。光绪二十七年二月(1901年),殊批加恩释放载澍,但不准其回孚郡王府。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909年),奉懿旨将...
· 张澍
(1776—1847)清甘肃武威人,字伯渝,号介侯。嘉庆进士。历任玉屏(今属贵州)、泸溪(今江西资溪)等县知县。好游历,远游晋、鲁、豫、江、浙等十余省。博览经史,留心关陇文献,辑乡邦遗籍数十种,及其他佚书刊刻为《二酉堂丛书》。著有《姓氏五书》、《养素堂文集》等。<1><2>
· 张澍
生平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知县。初任玉屏县知县,因病告归。再选屏山县知县,摄兴文县事,因父丧丁忧去职。服阙再起,知永新县,署临江府通判,因事罢官。开复,补泸溪县,又因丁忧离任。《清史稿·文苑》有传。成就好金玉,张之洞说他“才气无双,一时惊为异人”。于嘉庆甲子年(1804年)在家乡武威养病。一游甘肃武威清应寺,发现一块刻满西夏文的石碑,即重修感应塔碑,张澍说:“此碑自余发之,乃始见于天壤,金石家又增一种奇书矣。”著有《姓氏寻源》,其中一句“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人之有祖,亦犹是焉”最为脍炙人口。注释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