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战国策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3
转发:0
评论:0
编者《战国策》只知编者是汉代的刘向,原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大致上认为是非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学者罗根泽认为,可能是蒯通所作,罗根泽说:“《战国策》始作于蒯通;增补并重编者为刘向;司马贞所见是否即刘向重编本不可知,今本则有残阙矣。”本书随着战乱,也散逸不全,到了宋朝,曾巩又搜罗阙文,加以重修。题解《战国策》的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依照国别体分类,并加以编修。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而后高诱为之作注解。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并加以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

编者

《战国策》只知编者是汉代的刘向,原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大致上认为是非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学者罗根泽认为,可能是蒯通所作,罗根泽说:“《战国策》始作于蒯通;增补并重编者为刘向;司马贞所见是否即刘向重编本不可知,今本则有残阙矣。”

本书随着战乱,也散逸不全,到了宋朝,曾巩又搜罗阙文,加以重修。

题解

《战国策》的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依照国别体分类,并加以编修。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而后高诱为之作注解。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并加以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三十三篇。,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致上相同。

体例

今本共33卷。东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齐策6卷,楚策4卷,赵策4卷,魏策4卷,韩策3卷,燕策3卷、宋卫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55年晋阳之战(稍提到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名篇

苏秦以连横说秦(成语前倨后恭的出处)

冯谖客孟尝君(成语狡兔三窟、高枕无忧的来源)

赵且伐燕(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来源 )

邹忌修八尺有余(又称邹忌讽齐王纳谏)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又称唐雎不辱使命)

燕太子丹质于秦(又称荆轲刺秦王)

文学风格

《战国策》善于铺叙,长于说事,选取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紧凑生动,富戏剧性,喜夸张渲染,善用排偶,捭阖谲诳,辩丽恣肆,又善用比喻与寓言,讽刺幽默,说服力强。

《战国策》亦善于描写人物,抒发情感,部分篇章深沉蕴藉,委婉动人。

评价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清初学者陆陇其称《战国策》“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史记》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于《战国策》的史料。但《战国策》许多记载并不可靠,司马迁在《苏秦传》后曰“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参考文献

《战国策》评介,钱国旗,史著英华(中国典籍精华丛书),魏良弢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第1册,p157-239. ISBN 750063764

熊宪光,《战国策研究与选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 ISBN 9787536600201

孟庆祥,《战国策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统一书号:10093·701

王守谦,《战国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ISBN 9787221041326

朱友华,《战国策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赵丕杰,《战国策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蓝开祥,《战国策名篇赏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 ISBN 9787101006223

何晋,《战国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书号 7-301-05101-8

杨子彦,《战国策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ISBN 978-7-5080-4206-0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战国策》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战国策》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清初学者陆陇其称《战国策》“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
· 《战国策》主要内容
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以及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战国策》所收文章为叙事文,是以纵横家为主的士人的说辞、书信的汇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
· 战国策-甘罗
《战国策》甘罗说赵王文信侯〔文信侯〕即吕不韦,秦庄襄王时任国相,封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广河间〕扩大河间的土地。燕曾以河间十城封吕不韦,这里说广河间,即吕不韦扩大河间的封地。河间,战国时在现在河北献县境内。,使刚成君蔡泽〔蔡泽〕燕人,初游赵、韩、魏,不被任用。后入秦说范雎,范雎荐于秦王,拜为秦相,封刚成君。为秦使燕,使燕太子丹入秦为人质。事燕〔事燕〕到燕国为臣,实际是说服燕王,与秦交好。三年,而燕太子〔燕太子〕燕王喜太子,名丹,曾在赵国为人质,后入秦为人质。质〔质〕抵押。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张唐〕秦昭王时为将军,曾率兵攻魏、赵等地。相燕〔相燕〕为燕相。。张唐辞曰:“燕者必径〔径(jīng)〕通“经”,经过。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少庶子〕官名。甘罗曰:“君侯〔君侯〕秦汉时称封列侯者为君侯。吕不韦为文信侯,故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
· 刘向编订《战国策》
《战国策》(IntriguesoftheWarringStates)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题解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
· 刘向编订《战国策》
《战国策》(IntriguesoftheWarringStates)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题解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