陔余丛考
内容架构全书43卷,不分门目、以类相从,共有7类。其中经学4卷(卷1-4)、廿四史10卷(卷5-14)、通鉴钢目1卷(卷15)、重要史事5卷(卷16-20)、诗文杂事4卷(卷21-24)、一般史事与制度8卷(卷25-32)、杂俎11卷(卷33-43)。类型论义宋代以后,笔记杂着较为盛行。《陔余丛考》属于考据学类型,即以提问为始,举列相关资料循归纳之方向;内容以诗文、史事等为主,不论有无结论,均可供后人作更深入之探讨。因赵翼长于文史,其考订辑记时有独到之见解,所提出的看法往往突破传统论说束缚,不为时人意见左右。梁启超以为,赵翼为文“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不过,赵翼一则因诗名冠于史学、再则又受到主流考据学风之制约,故而《陔余丛考》浮沉于其时之正统学界外。刊本湛贻堂刊本,《陔余丛考》,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商务印书馆,《陔余丛考》,1957年排印本。世界书局刊本,《陔余丛考...
内容架构
全书43卷,不分门目、以类相从,共有7类。其中经学4卷(卷1-4)、廿四史10卷(卷5-14)、通鉴钢目1卷(卷15)、重要史事5卷(卷16-20)、诗文杂事4卷(卷21-24)、一般史事与制度8卷(卷25-32)、杂俎11卷(卷33-43)。
类型论义
宋代以后,笔记杂着较为盛行。《陔余丛考》属于考据学类型,即以提问为始,举列相关资料循归纳之方向;内容以诗文、史事等为主,不论有无结论,均可供后人作更深入之探讨。因赵翼长于文史,其考订辑记时有独到之见解,所提出的看法往往突破传统论说束缚,不为时人意见左右。梁启超以为,赵翼为文“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不过,赵翼一则因诗名冠于史学、再则又受到主流考据学风之制约,故而《陔余丛考》浮沉于其时之正统学界外。
刊本
湛贻堂刊本,《陔余丛考》,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商务印书馆,《陔余丛考》,1957年排印本。
世界书局刊本,《陔余丛考》,台湾,2009年7月。
参见
二十二史札记
瓯北集
瓯北诗抄
瓯北诗话
皇朝武功纪盛
檐曝杂记
参考文献
(清)赵翼撰,《陔余丛考》,中华书局,中国,1963年4月1日。ISBN 7101052371
孙星衍:《赵瓯北先生墓志》。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卷三十八“赵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余切丛
1-形式余切丛的光滑截面是微分1-形式。余切丛的定义设M×M是M与自己的笛卡尔积。对角映射Δ将M中的点p映到M×M中的点(p,p)。像Δ称为对角线。设I{\displaystyle{\mathcal{I}}}是M上光滑函数芽的层。那么商层I/I2{\displaystyle{\mathcal{I}}/{\mathcal{I}}^{2}}由高阶项为0的等价类组成。余切丛是这个层拉回到M:由泰勒定理,这是M一个上关于光滑函数芽层上的模的局部自由层。从而在M上定义了一个向量丛:余切丛。作为相空间的余切丛辛形式余切丛上有一个标准的辛形式,它是一个重言1-形式的外微分。该1-形式赋予余切丛的切丛中的一个向量该余切丛中的元素(一个线性泛函)到应用该向量在切丛上的投影(从余切丛到原来的流形的投影的微分)上得到的值。要证明该形式确实是辛形式,可以利用辛形式是一种局部性质:因为余切丛...
· 金丛世系考
据丛禾生先生年谱中《先代志略》云:“丛氏一族,起自文登……先世原姓金氏,汉大将军敬侯金日裔。避曹魏乱,于黄初元年来(文登)……地处丛山中,固以丛为姓,且名其山曰‘丛家岘’……因宋末金元之乱,必有一二世失考,与今族谱世系不能衔接,惟族谱所载始祖讳德佑……”《志略》在这里告诉我们:丛氏原来姓金,是汉大臣金日的后裔。因东汉未年避曹魏之乱,于黄初元年东迁不夜居住,并且改为丛姓。因地外丛山中,其住地命名为丛家岘。又因为战乱,前代宗系失考,明代修宗谱遂从德佑祖开始。世系不全,是我们丛氏的一大憾事。我们的祖先曾几次修谱,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把断缺的部分补上。近几年来,鄙人有兴于我们丛氏宗族资料的研究,力图理清世系,以解个人及族人多年淤积在心中的疑团,现根据资料将金丛世系推测如下,并恭请族内贤达者斧正。丛姓为金日之后裔,金日又是汉武帝赐姓为金氏,那么金日就是丛姓的第一世祖了。其后金赏为第二世,金常为第三世...
· 金丛世系考
据丛禾生先生年谱中《先代志略》云:“丛氏一族,起自文登……先世原姓金氏,汉大将军敬侯金日裔。避曹魏乱,于黄初元年来(文登)……地处丛山中,固以丛为姓,且名其山曰‘丛家岘’……因宋末金元之乱,必有一二世失考,与今族谱世系不能衔接,惟族谱所载始祖讳德佑……”《志略》在这里告诉我们:丛氏原来姓金,是汉大臣金日的后裔。因东汉未年避曹魏之乱,于黄初元年东迁不夜居住,并且改为丛姓。因地外丛山中,其住地命名为丛家岘。又因为战乱,前代宗系失考,明代修宗谱遂从德佑祖开始。世系不全,是我们丛氏的一大憾事。我们的祖先曾几次修谱,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把断缺的部分补上。近几年来,鄙人有兴于我们丛氏宗族资料的研究,力图理清世系,以解个人及族人多年淤积在心中的疑团,现根据资料将金丛世系推测如下,并恭请族内贤达者斧正。丛姓为金日之后裔,金日又是汉武帝赐姓为金氏,那么金日就是丛姓的第一世祖了。其后金赏为第二世,金常为第三世...
· 金丛世系源考
金丛世系源考丛喜蜜据丛禾生先生年谱中《先代志略》云:“丛氏一族,起自文登……先世原姓金氏,汉大将军敬侯金日裔。避曹魏乱,于黄初元年来(文登)……地处丛山中,固以丛为姓,且名其山曰‘丛家岘’……因宋末金元之乱,必有一二世失考,与今族谱世系不能衔接,惟族谱所载始祖讳德佑……”《志略》在这里告诉我们:丛氏原来姓金,是汉大臣金日的后裔。因东汉未年避曹魏之乱,于黄初元年东迁不夜居住,并且改为丛姓。因地外丛山中,其住地命名为丛家岘。又因为战乱,前代宗系失考,明代修宗谱遂从德佑祖开始。世系不全,是我们丛氏的一大憾事。我们的祖先曾几次修谱,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把断缺的部分补上。近几年来,鄙人有兴于我们丛氏宗族资料的研究,力图理清世系,以解个人及族人多年淤积在心中的疑团,现根据资料将金丛世系推测如下,并恭请族内贤达者斧正。丛姓为金日之后裔,金日又是汉武帝赐姓为金氏,那么金日就是丛姓的第一世祖了。其后金赏为第...
· 天下丛氏源考
文登古邑,姓氏繁多。丛氏一族,自古即为邑之望族。究其由来,丛姓虽非文登原始土著,但却是起源始于文登唯一的姓氏。因而天下丛姓皆宗文登。据初步了解和推算,丛氏现在有人口约四十多万,分布在全国的一百四十多个县市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已得知在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印度、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美国、墨西哥、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有丛氏的后裔。丛姓的由来,历史久远,其后裔分布地区较广,有的支系和后裔,已不知其宗祖何人,其宗源何处,为此深感遗憾。寻祖求源,是为人子之首要大事。笔者是丛氏后裔,为了帮助我同祖同宗的丛氏后裔,解决这一历史问题,愿提拙笔浅谈我丛氏的宗祖和宗源的问题,望我丛氏族人与知者斧正之。关于丛姓氏族的宗祖问题,在《姓氏考略》中有二说:其一,『尧时有丛枝(见《庄子》)。』其二,『又相传,汉金日之后,迁山东省文登县之丛家岘,遂以为姓(见《池北偶谈》)。』两者一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