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高谷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4
转发:0
评论:0
生平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进士,选庶吉士,任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不久,迁翰林院侍讲。英宗即位,经杨士奇推荐,侍讲读。正统十年(1445年),进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参与机务。景泰初,升任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景泰二年,进少保、东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傅。七年,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英宗复辟后,赐其金帛等令致仕。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卒。成化初年,赠太保,谥文义。《明史》有传。注释参考文献(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生平

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进士,选庶吉士,任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不久,迁翰林院侍讲。英宗即位,经杨士奇推荐,侍讲读。正统十年(1445年),进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参与机务。景泰初,升任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景泰二年,进少保、东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傅。七年,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英宗后,赐其金帛等令致仕。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卒。成化初年,赠太保,谥 文义 。《明史》有传。

 

注释

 

参考文献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高谷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犯境,英宗朱祁镇轻信宦官王振,率50万大军御架亲征。结果于土木堡一役,全军溃败,王振被杀,皇帝朱祁镇被瓦剌生俘。历史上称为“土木之变”。消息传来,朝野震惊,高谷支持兵部尚书于谦抗击外故,同时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继大统,是为代宗,年号景泰。第二年,由于于谦击退了瓦剌的侵犯,加之蒙古瓦剌部内部矛盾激化,瓦剌部酋长也先后数次表示修好,愿意赎放英宗。这使代宗朱祁钰十分尴尬。八月诏议,因代宗态度不明朗,朝廷久议不决。此刻高谷十分清醒,他坚定他的主张遣使迎驾,并提议中书赵荣可担此任。
· 高谷名震朝野
高谷历经明代五朝,处事公正,名震朝野。然而,他所处的正统、景泰两朝却是历史上的多事之秋,这个时期发生了几起历史大变故。
· 高谷身陷泥淖
未几,英宗赎还,将至京。代宗不愿张扬,具礼甚薄,群臣不敢擅议,惟高谷直言不讳,力主“礼宜从厚”。当时有一位叫龚遂荣的千户,出于忠诚,投书高谷,亦主张厚礼迎架。高谷遂将此信遍传朝臣,并教训他们说:一介武夫尚知此理,况公卿乎?事传代宗,代宗甚怒,追查此事。高谷挺身而出,出示书信,并力陈自己的主张,举唐肃宗迎上皇故事,请代宗效行。帝不纳,亦不深罪高谷,逮龚遂荣,未几亦释。英宗归銮,被奉为“太上皇“置于深宫。代宗十分恋栈,于景泰二年(1451年)迫不及待地上演了地场“易储”闹剧,废弃已立的英宗的儿子,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同时加封高谷为“太子太博”,使高谷身陷泥淖。
· 高谷学问渊博
高谷学问渊博,淹贯经史,且工诗善书。其书法文弱秀润,王世贞《艺苑卮言》谓其书“秀俊可爱”。其行书横披一轴今珍藏于兴化博物馆。一生著作甚丰,除《育斋文集》10卷入《明史・艺文志》外,其他著作大半散佚。其后,李绂曾从其姻娅郭羽、门生陆碛处搜罗20余卷,其中《诗集》17卷、《归田》3卷、《拾遗》1卷。于明弘治年间付梓行世。近年其后裔又搜得散佚诗文50余篇,如《隋堤二绝》、《盐城观海》、《咏昭阳十景》等。
· 高谷隐居故里
高谷归后,隐居故里,绝口不谈景泰、天顺间的朝廷变故。天顺四年(1460年)卒于兴化,终年七十岁,与诰封夫人郭妙宁合葬于兴化平望铺河东。墓园恢宏,有神道碑、石人石马。大学士李贤撰墓志,巡抚郑晓撰行略。成化初,尚书姚夔进言“高谷进退有道,始终不渝,宜加赐救”,朝廷乃赠高谷为太保,谥文义,祀乡贤祠。故居于城中县衙以南,隔县桥面西。门楼悬匾,额曰:“忠结主知”。府前跨街建“益恭坊”,与邑中四牌楼遥对。又悬“五朝元老”匾于邑中四牌楼,以作怀念和褒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