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畏兀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87
转发:0
评论:0
高昌回鹘的历史回鹘人在蒙古草原取代后突厥汗国而兴起,到840年被黠戛斯人击破后,一部分迁移到高昌城建国,即汉文史籍所称的高昌回鹘。穆斯林史家称为托古兹古兹。他们的国王名为亦都护,即是幸福之主。“亦都护”原来是拔悉密人领袖的名号。高昌回鹘立国之初,国势大盛(仆固俊部下拓跋怀光斩吐蕃人论恐热),北达阿尔泰山,南越罗布泊,西南至喀什。其重心是在新疆东部的别失八里与高昌。别失八里是夏宫,高昌是冬宫,转向半农牧和商业的生活。先是成为辽朝(契丹)的属国,后成为西辽的属国。西辽派一位沙黑纳(太师僧少监)监督政事,这位少监不断逼迫畏兀儿,国王巴而术·阿儿忒·的斤在1209年袭杀少监,投降成吉思汗。他因此成为成吉思汗的第五子。畏兀儿是第一个和平并入蒙古的定居国家,对蒙古帝国的架构大有影响,他们是帝国的出色管理者。大元帝国与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交战,畏兀儿人首当其冲,受到重大破坏。吐鲁番被察合台汗国攻陷,亦

高昌回鹘的历史

回鹘人在蒙古草原取代后汗国而兴起,到840年被黠戛斯人击破后,一部分迁移到高昌城建国,即汉文史籍所称的高昌回鹘。穆斯林史家称为 托古兹古兹 。他们的国王名为 亦都护 ,即是幸福之主。“亦都护”原来是拔悉密人领袖的名号。

高昌回鹘立国之初,国势大盛(仆固俊部下拓跋怀光斩吐蕃人论恐热),北达阿尔泰山,南越罗布泊,西南至喀什。其重心是在新疆东部的别失八里与高昌。别失八里是夏宫,高昌是冬宫,转向半农牧和商业的生活。先是成为辽朝(契丹)的属国,后成为西辽的属国。西辽派一位 沙黑纳 (太师僧少监)监督政事,这位少监不断逼迫畏兀儿,国王巴而术·阿儿忒·的斤在1209年袭杀少监,投降成吉思汗。他因此成为成吉思汗的第五子。畏兀儿是第一个和平并入蒙古的定居国家,对蒙古帝国的架构大有影响,他们是帝国的出色管理者。

大元帝国与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交战,畏兀儿人首当其冲,受到重大破坏。吐鲁番被察合台汗国攻陷,亦都护带着大量部众迁居大元帝国境内。元末开始,畏兀儿之地渐渐被化的东察合台汗国占领,以王族亦都护家族 为代表的拒绝化的畏兀儿人东迁甘肃永昌一带 ,大部分同化于汉族等其他民族,一部分成为裕固族的一大族源 ,留在原地的畏兀儿人慢慢被察合台人同化而消失成为人族源之一。畏兀儿人曾经居住的地方历史上被称为斯坦(主要指北疆,而不包括南疆喀什等地的阿尔蒂沙尔)。

九姓与托古兹古兹

学者们发现八世纪王朝的文碑文有 Toquz-oghuz 一词,如《阙特勤碑》南面第二行、《毗伽可汗碑》东面第十二行,学者将此语词汇比对为汉文的“九姓回纥”及的“托古兹古兹”。

然而 Toquz-oghuz 的名号百多年来让学者十分混淆,不知此名从何而来。Toquz 是语“九”,但 oghuz 却是不明其意,现代学者起名为“九姓乌古斯”。

1962年,法国学者哈密屯 (James Hamiltion) 指出,这个不明的 oghuz 其实来自 ughus,ughus即“姓氏”,Toquz-ughus 即“九姓”,此正是唐代汉文史籍的正确翻译——回纥人有内九姓与外九姓之分,其纪功碑的汉文名为《九姓回鹘可汗碑》。由于“九”Toquz 与“姓”ughus 连写,前者 -z 将后者的 -s 顺同化了变成 -z,变成了 Toquz-ughuz ~ Toquz-oghuz。就是这种语的音韵学现像令到现代学人数十年来百思不得其解,最终被哈密屯所破解。

所以,“九姓乌古斯”已经被证实是一个历史的错会之译法,该正名为“九姓”,以免混淆了十世纪中亚咸海一带兴起的“乌古斯人”(Oghus ~ ghus)。

波斯文史籍如《世界境域志》、《故事的装饰》等记载的“托古兹古兹”(Toghuzghuz),拥有如“中国城”(波斯语 Chinanj-kath)即“高昌”(语 Qoco)、“五城”(波斯语Penj-kath)即“别失八里”(语 Besh-baliq=五城),如“哈密”(波斯语 Qomul)跟——蒙古语一样(元明将哈密译为“哈密力”、“哈梅里”)等等,其描述的领土只拥有新疆的绿州城市。 由此可见,史籍的“托古兹古兹”并非漠北草原的回鹘王朝,而是指高昌回鹘国。

亦都护

语“亦都” (iduq) 意为神圣。语“护”(qut) 也译作“骨”,意为福气。也解神圣陛下。

亦都护 (iduq-qut) 最早见到735年所立的文《毗伽可汗碑》。碑文东面第25行写着“拔悉密 (Basmil) 亦都护是我的族人”。拔悉密人是一个语部落,却并非回鹘九姓的部落。后来回鹘人兴起,袭破拔悉密人。或许此后回鹘君主就已有“亦都护”的称号。

然而要迟到回鹘人在840年后迁居高昌、建立高昌回鹘国之后,才看到回鹘君主使用“亦都护”称号的记载。也有可能是回鹘人迁居高昌后才使用此称号。

高昌回鹘君主列表

参见:回鹘可汗列表

仆固俊,?864-874?

颉利·毗伽·天王 (il Bilga: Tngri ilig),约954

阿儿思兰·毗伽·天王·孙古律可汗 (Arslan Bilga: Tngri ilig, Su:ngu:lu:g Qaghan),约981, 984

圣·毗伽·王天 (Bu:gu: Bilga: Tngri ilig),约996-1007

合·阿儿思兰·骨咄禄·阙·毗伽·天汗 (Alp Arsla Qutlugh Ku:l Bilga: Tngri Qan),约1007-1019/24

阙·毗伽·王汗 (Ku:l Bilga: Tngrika:n),1019/24后

天圣国·毗伽·阿儿思兰·天·回鹘·答儿罕 (Tngri Bu:gu: il Bilga: Arslan Tngri Uighur Ta:rka:n),1068后

毕勒哥(Bilga:),约1123

月儿帖木儿,1229前

巴而术·阿而忒·亦都护(Barchuq-Art iduq-qut),1229-1241

怯失迷思(Kesmez),1242-1246

撒怜丁·的斤(Sali:ndi: Tigin),?-1253

玉古伦赤·的斤(O:gru:nch Tigin),1253-1257

马木剌·的斤(Mamuraq Tigin),1257-1265

火赤哈儿·的斤(Qosqar Tigin),1266-1280

纽林·的斤(Negu:ril Tigin),1280-1318

大元帝国回鹘亦都护

由于察合台汗都哇的进攻,高昌被攻陷,回鹘亦都护内迁到甘肃永昌。

纽林·的斤(Negu:ril Tigin),1280-1318

帖睦尔普化(Ta:mir Buqa),1322-1330

篯吉(Senggi),1330-1332

太平奴(Taipindu),1332-1352

察合台汗国回鹘亦都护

回鹘亦都护迁居甘肃后,高昌当地另立亦都护,受察合台汗国统治。

吃剌失思·亦都护 (Kira:siz iduq-qut),?-1309/1318

宽彻·亦都护 (Ko:nco:k iduq-qut),1309/1318-1326/1334

?·亦都护,约1339

成帖木儿·亦都护 (Ching Timu:r iduq-qut),约1352, 1348/1360

参考文献

^ Brown, Keith; Ogilvie, Sarah, Uyghur,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s of the World,Elsevier: 1143, 2009, ISBN 978-0-08-087774-7.

^Hahn 1998,第379页

^ 王宗维:《高昌回鹘亦都护家族及其迁居永昌始末》,《新疆社会科学》(新疆社会科学院,1989年第2期)

^ 贾从江:《元代畏兀儿迁居永昌事辑》,《西域研究》(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2002年第4期)

^ 锺进文:《裕固语地名“西至哈至”考释》,《西北史地》(兰州:西北史地杂志编辑部,1997第2期)

^ 芮传明:《古碑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页232-234,注3。

^ James Hamilton, "Toquz-oguz et On-uygur", Journal Asiatique , vol. 250:1 (1962);耿昇译:〈九姓乌古斯和大姓回鹘考〉,《敦煌学辑刊》,1983:4、1984:1。注意,中译本有严重排版错误,将希腊字母 gamma ʏ (gh) 误改为 r 。

^ Hudud al-"Alam [世界境域志](回历372年、公元982年)= V. Minorsky, Hudud al-"Alam: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London, 1937, 1970), pp. 94-95. Gardizi, Zayn al-Axbar [故事的装饰](约公元1050年)= A. P. Martinez, "Gardizi"s two Chapters on the Turks", Archivum Eurasiae Medii Aevi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2), pp. 109-1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察兀儿
资料来源《新元史》
· 考古发现:大兴安岭现“畏兀儿蒙文”岩画
导读:在中国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发现了蒙古文字的岩画,这一发现,对大兴安岭地域的时代历史具有了重要的考究价值。网络配图中国岩画学会理事、大兴安岭岩画发现与研究学者崔越领12日对外,近期,他在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发现一处黑色竖排笔书岩画,经请教内蒙古文字专家,分析认为为“畏兀儿蒙文”(亦即老蒙文)岩画。据崔越领介绍,新发现的这一处岩画,其黑色竖排笔书有的尚能清晰看清楚,有的因遗存痕迹惨淡,而无法“辨识”。他在请教当地蒙文学者辨认,蒙文学者称,像是蒙文,但不认识。随后崔越领又请内蒙古当地蒙文学者鉴定,分析认为是“老蒙文”,即史称的畏兀儿蒙文,但具体内容尚不能释义。网络配图笔者了解到,老蒙文也称畏兀儿蒙文、回鹘蒙文。据崔越领介绍,蒙古社会原无文字,祖先的历史和文化千百年来仅以口耳传承而延续,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后,从俘虏的乃蛮部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处了解到文字的作用和重要性,于是成吉思汗命...
· 元代畏兀儿亦都护谱系及其地位变迁(D)杭氏先祖
纽林的斤为火赤哈儿的斤之子。其父死时,纽林的斤方幼,曾“诣阙请兵北征,以复父仇”,终因时势不济,壮志未酬。纽林的斤嗣为亦都护时间较晚。《元史》载:“武宗召还(纽林的斤),嗣为亦都护,赐之金印,复署其部押西护司之官。”回鹘文《高昌王世勋碑》记载纽林的斤嗣为亦都护是在“幸福的猴年”,猴年即戊申年,亦即至大元年(1308)。这样,自至元二十二年火赤哈儿的斤战死到至大元年纽林的斤嗣位,畏兀儿似应没有亦都护,但事实却不然。在此期间,亦都护称号不时出现在史料文献中。例如:至元三十一年(1294)五月,成宗“赐亦都护金五百五十两,银七千五百两”;元贞二年(1296),成宗“诏驸马亦都护括流散畏吾儿户”。《元典章》所录大德五年(1301)圣旨,也提到亦都护:“大德五年七月二十一日,钦奉圣旨:‘在先易都护为头畏吾儿每,的b迭林为头哈迷里每……’。”这些地方提到的亦都护应确有所指,但所指究竟为谁,因史无明载,...
· 元代畏兀儿亦都护谱系及其地位变迁(D)杭氏先祖
帖木儿补化为纽林的斤长子。这位畏兀儿亦都护比起其父、祖来,与元朝皇室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他既是蒙古公主八卜叉所生,又于大德年间与阔端太子孙女朵儿只思蛮结缡成亲,成为当朝驸马。亲上加亲,帖木儿补化自然倍受信用,很早就步入仕途:“至大中,(帖木儿补化)从父入备宿卫。又事皇太后于东朝,拜中奉大夫、大都护,升资善大夫。又以资善出为巩昌等处都总帅达鲁花赤。”其父死时,他正在巩昌任上,“奔父丧于永昌,请以王爵让其叔父钦察台。不允。嗣为亦都护、高昌王。”这说明帖木儿补化本无意承袭爵位,只是由于朝廷的“不允”,才勉强嗣为亦都护、高昌王。看来这倒不是他的虚情矫饰,因为后来他还是执意将亦都护称号连同高昌王位让给其弟W吉。帖木儿补化长于内地,汉化程度较深,他前后仕元40余年,深深介入元朝的政治生活中,可称是一位大臣化的畏兀儿亦都护。帖木儿补化嗣为亦都护、高昌王后,“至治中,领甘肃诸军,仍治其部。泰定中召还,与威...
· 元代畏兀儿亦都护谱系及其地位变迁(D)杭氏先祖
元人有不少记载明确指出畏兀儿为唐代回纥(回鹘)的后裔。漠北回鹘一支大约于9世纪中叶西迁至西州(又称交州、高昌,元代称火州、和州、哈剌和卓等)一带,建立西州(高昌)回鹘王国。关于高昌回鹘可汗(后改称亦都护)的史料十分缺乏,自唐末、五代之际(约9世纪末10世纪初)至13世纪初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归附蒙古,时间长达300年之久,其可汗(亦都护)名号,从汉文史书得知者仅5人,即:(1)称为“师子王”的智海;(2)喝里可汗;(3)毕勒哥;(4)月仙帖木儿;(5)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大约自毕勒哥时起,高昌回鹘王国就沦为强大西辽王朝的附庸。据13世纪波斯史学家志费尼记载:起初,西辽皇帝仍让各附庸国国主继续统治本土,发给他们一块银牌作为归附标志,只是“满足于征收一小笔年贡和将沙黑纳派驻在他们那里”。所以,尽管失去了完全独立的地位,畏兀儿国仍旧维持了一个时期的安定。在菊儿汗直鲁古当政时期,西辽王朝的统治已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