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新绛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5
转发:0
评论:0
历史新绛古称绛州,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和戏曲之城。春秋时,这里称“绛”,是与晋阳(太原)、平阳(临汾)齐名的晋国重要都市。晋国在景公在位期间,从原来的绛迁都于新田,此后称原来的都城绛为故绛,而把新迁的都城新田称为新绛。这是新绛最初的由来。当时的新绛主要在现在侯马境内,只是部分地区与现在新绛东部接壤。战国时属魏国,名汾城。至北魏始置东雍州,北周改名为绛州。隋唐时设正平县,属绛州总管府。明初正平县省入绛州。1912年废州置县,因当时已有绛县,故定名为新绛。县城龙兴镇即古绛州城因形似一头牛而被称为卧牛城。其中纵贯南北的大街为牛脊梁骨,两边的几十条街巷为牛肋骨,城东西各有一大片水池为牛眼,北部的唐塔为牛尾。现城池为元代重建,但城内依然有大片历史街区和古建筑留有唐代风貌。而位于城西北的绛守居园池,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园林遗址。古代新绛为汾河和驿道交汇之所,是北方重要的水陆码头,并以先进的铸造业和多...

历史

新绛古称绛州,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和戏曲之城。

春秋时,这里称“绛”,是与晋阳(太原)、平阳(临汾)齐名的晋国重要都市。晋国在景公在位期间,从原来的绛迁都于新田,此后称原来的都城绛为故绛,而把新迁的都城新田称为新绛。这是新绛最初的由来。当时的新绛主要在现在侯马境内,只是部分地区与现在新绛东部接壤。

战国时属魏国,名汾城。至北魏始置东雍州,北周改名为绛州。隋唐时设正平县,属绛州总管府。明初正平县省入绛州。1912年废州置县,因当时已有绛县,故定名为新绛。

县城龙兴镇即古绛州城因形似一头牛而被称为卧牛城。其中纵贯南北的大街为牛脊梁骨,两边的几十条街巷为牛肋骨,城东西各有一大片水池为牛眼,北部的唐塔为牛尾。现城池为元代重建,但城内依然有大片历史街区和古建筑留有唐代风貌。而位于城西北的绛守居园池,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园林遗址。

古代新绛为汾河和驿道交汇之所,是北方重要的水陆码头,并以先进的铸造业和多种手工业闻名于世,有“七十二行,行行皆兴”之誉。春秋战国时,这里就能筑造各种青铜器。唐朝时,这里是朝廷的铸钱重地,产能约占全国的三成,并设有钱监。宋代时,当地铸造了三口大铁钟,每口重达万斤,现仍存绛州大堂钟楼内。唐至清代,绛州所产的纱布一直是宫廷贡品。此外,文房器具、漆器、刺绣、皮革、雕版印刷、制药等行业也非常发达,民间有“南绛北代(代县),忻州不赖”的说法。至今新绛县的经济仍以手工业为主。

绛州历史上戏曲演出极其繁盛。1950年时,绛州城内就有戏台16座,而全县更达500多座。从唐代流传下来的绛州鼓乐民俗色彩浓郁,天下闻名。相传唐初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后,当地居民擂大鼓、奏《秦王破阵乐》以表庆祝,从此世代相传,便成为绛州鼓乐。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社火表演和蒲剧演出等。

行政区划

新绛县辖8个镇1个乡1区: 龙兴镇、三泉镇、泽掌镇、北张镇、古交镇、泉掌镇、阳王镇、万安镇、横桥乡、商贸经济开发区,共220个行政村。(2007年11月)

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绛州大堂,福胜寺,稷益庙,白台寺,乔沟头玉皇庙,龙香关帝庙,新绛龙兴寺,三官庙,冯古庄墓地,泉掌关帝庙,绛州文庙,北池稷王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新绛面塑(面花),绛州剔犀技艺(漆器髹饰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砚台制作技艺),点舌丸制作技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裴行立
裴行立(约780~820)绛州稷山(今山西新绛)人。自幼习兵法,因军功授沁州刺史,后改蕲州刺史,迁安南经略使、桂管观察使、安南都护等。元和十二年(817),在桂管观察使任上,营建訾家洲亭。《訾家州亭记》载:“南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其富丽堂皇,极一时之盛。唐宋名人柳宗元、赵嘏、杨汉公、陆宏休、范成大、刘克庄等均曾赋诗撰文,大加赞赏。柳宗元称:“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服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陆宏休诗赞其“信是南方最胜游”。
·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尹琼
尹琼(1931.7—)山西新绛人。擅长版画。曾就读于西北艺校二部、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1954年毕业即留校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曾任四川美术学院师范系副教授、系主任、教育系主任、教授。1952年获全国年画三等奖,1993年获全国鲁迅版画奖。作品有《渔窗朗月》、《草原之夜》、《山乡之夜》、《三峡云雾》、《江南水乡》、《峨眉山林》、《熊猫》、《水牛》等。出版有《铜版画艺术》等。
·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人物生平《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
·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魏献子魏舒
献子(?—前509年),汉族,姬姓,魏氏,名舒,亦名荼。东周春秋后期晋国大夫,著名的军事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晋名将魏昭子绛之孙,晋军步战的创始者。在军事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由车战向步战的转移,仅此一件,就足已使他名垂青史。魏舒方阵的出现是春秋军事史上的大事,是我国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帜。魏舒方阵早于古希腊的多立斯(Dorians)伊菲克拉特方阵11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方阵。晋顷公12年(前514年),执政的韩宣子告老,遂让位于魏舒。魏献子主持国政。魏氏从此成为晋国主要的家族。魏舒在晋国执政6年,展尽才华,奠定了日后三家分晋魏国的基础,使魏军成为当时的一支劲旅.六卿各自采取革新措施,以期发展实力。韩、赵、魏的改革尤为彻底。后来赵又灭范氏、中行氏,迫使他们逃出晋国。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联合韩、魏消灭智氏。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战争告一段落,三家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公元前37...
·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魏简子魏取
魏取,中国春秋时代晋国的武将、政治家,魏氏第六代领袖。姬姓,魏氏,名取、谥号简。魏献子魏舒之子(《史记·卷044·魏世家》称魏襄子魏曼多是魏献子之子)。史称魏简子。魏取死后,儿子襄子魏曼多继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