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沈自邠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1
转发:0
评论:0
生平浙江乡试第三十二名。万历五年会试第八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历官修撰。与修《大明会典》。著作有《尚书衷引》、《诗文集》、《归省述征》。家族曾祖父沈复,曾任封刑科给事中;祖父沈谧,曾任布政司右参议赠朝议大夫;父亲沈启原,曾任按察司副使。母钱氏(封安人)。参考文献

生平

浙江乡试第三十二名。万历五年会试第八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历官修撰。与修《大明会典》。

著作

有《尚书衷引》、《诗文集》、《归省述征》。

家族

曾祖父沈复,曾任封刑科给事中;祖父沈谧,曾任布政司右参议 赠朝议大夫;父亲沈启原,曾任按察司副使。母钱氏(封安人)。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范仲淹不是邠州人:却为何一直被认为邠州人
尽管各种史料记载范仲淹先祖是邠州人,后徙居苏州,但范仲淹本人却生于徐州,在山东省邹平县长山朱文翰家生活了18年,后又进入南京(今天河南商丘市)书院度过了5年的读书生活,1015年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宦海几经沉浮直到1040年。可以说在宋夏战争未爆发前的51年里,范仲淹和邠州没有任何联系。宋夏战争爆发后,朝廷采纳了韩琦的建议,决定恢复范仲淹天章阁待制,把他从风景秀丽的越州(今天绍兴市)知州的任上调到陕西前线。朝廷先是任命范仲淹知永兴(今西安)军事,未至永兴,改陕西都转运使。后又受为龙图阁直学士,改任陕略安抚副使,管理都部署司事。在此之前,1040年正月,西夏元昊集中10万兵力发起了三川口(今天陕西延川、宜川、洛川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战役,宋军大败。仁宗撤换了镇守延州的败军之将范雍。8月,范仲淹主动请缨兼管延州军政事务,来到了西北最前线。上任后,他改革了边塞统兵弊端,主持修筑了青涧城,修复了承平、...
· 邠宁节度使
历代节度使房琯(758年—759年)李傀(760年-?)(遥领)桑如珪(760年)郭子仪(760年—761年)臧希让(761年—762年)张蕴琦(762年-763年)白孝德(764年)马璘(766年—768年)段秀实(768年—769年)郭子仪(769年—776年)浑瑊(776年—779年)李怀光(779年-784年)张昕(784年,李怀光所任)韩游瑰(784年-788年)张献甫(788年-796年)杨朝晟(796年-801年)李朝宷(801年,未任)高固(801年-807年)高崇文(807年-809年)阎巨源(809年—814年)郭钊(814年—818年)程权(818年)郑权(818年-819年)李光颜(819年-821年)高霞寓(821年-826年)高承简(826年-827年)柳公绰(827年-828年)李进诚(828年-829年)刘遵古(829年)李听(829年-832年)孟友亮(8...
· 北京市-大兴区沈自彰
沈自彰字芳杨,大兴(今北京)人。万历中进士,知凤翔府。万历四十五年(1617),编纂刊印《张子全书》,重修张载祠于凤翔城内东街。多方设法,查知张载十四代孙下落后,将其从河北滦县邀凤翔,使其主持横渠书院,并拨银一千两,于凤翔、眉县置庄田,以安置张载后裔,并作张载祠享之用。他好读书讲学,与凤翔名儒张鸡山友善,访问讲论不辍。万历四十六年,亲自勘测、规划并主持在斜峪口修渠,人称“沈公渠”。时凤翔按户口征盐税(课),凤翔县令王敬以为:“民非商,奈何输课?”沈支持王敬在凤翔县废民盐课,贷公款予衙役去贩盐,“官代民课”,除本钱归还公款外,利钱为地方兴利。自彰为官清廉,升太常卿,后致仕居京,靠收徒教书度日。凤翔公差到京探望自彰,日已过午还未见升火作饭,公差私下窥视,沈方“使人鬻衣取酒食治客”。室中十分简陋,至“一无所有”。
· 江苏省-苏州-吴江沈自征
沈自征(1591~1641)明代曲作家。字君庸,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国子监生。沈珫三子,沈璟侄,胞姐为明末才女沈宜修,其妻张倩倩才情亦极高。自幼高才自负,少喜谈兵,天启年间,因贫无策,北上燕京,游历于西北边塞,窥察地形,将山川陆原要害熟记于心,崇祯三年(1630)永平副使张椿延为幕府,为椿谋划颇周详。当时督师袁崇焕拥兵自重,不入朝。大司马招募能赴袁营人选,沈自征自告奋勇,单骑赴袁崇焕军营,晓知以理,终使其入朝见帝。自征居京十年,为诸大臣筹划兵事,料事如神,名声大振。遂携数千金而归。好义疏财,以家财悉送佛寺,自居吴江之野,茨屋躬耕度日。崇祯十三年(1640)以贤良方正科辟,竟辞不就,卒于家。沈自征工诗文散曲,有《沈君庸先生集》。尤长于戏曲,时人谓其辞“浏漓悲壮,其才不在徐文长之下”。所作杂剧《霸亭秋》,《鞭歌伎》,《簪花髻》三种,合称《渔阳三弄》因此,世人亦称其为渔阳先生。-《吴江县志》称...
· 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沈自晋
沈自晋(1583~1665),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字伯明,晚字长康,号西来,双号鞠通。生于明万历癸未年九月十八日,卒于清康熙乙巳年二月二十六日,享年八十三岁。沈自晋出身于吴江沈氏家族,淡泊功名,待人温厚,勤学博览,富有文才。他更有非凡的音乐天赋,终生酷爱,钻研不息,是剧坛的健将。著作有《黍离续奏》、《越溪新咏》、《不殊堂近草》等。人物简介]编辑沈自晋,字伯明,号西来,又号长康,晚号鞠通生,江苏吴江人。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深沉好沈自晋古,旁及稗官野史,无不穷搜。沈自晋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曾考中秀才,之后不在追求功名。明亡后,隐居吴山,与子辈作曲赋词,优游以终。由于经历了明王朝灭亡(1644年),使得沈自晋的作品风格前后有所不同:前期多是投赠祝寿、咏物赏花、男女风情等闲适的作品,清丽典雅,明亡以后,他在散曲里反复写自己的故国之思,家园之念,发抒兴亡离乱的悲痛感伤,雄劲悲凉,风格为之大变。现存传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