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仙蕙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5
转发:0
评论:0
生平公主早年生平不详,在她出生之前(684年),其父李显仅当了两个月皇帝,即被祖母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流放均州、房州,公主自幼端庄秀美,深得中宗喜爱。墓志称她为唐中宗第七女,但未提及生母。《旧唐书》载其为韦皇后所生。墓志称:公主姿色艳丽,端庄娴雅,“使桃李之花为之逊色”,公主端庄艳丽,且才智聪慧,生知百行,中宗极其宠爱。圣历二年(699年),父亲李显被祖母重新立为太子。第二年即久视元年九月六日,李仙蕙受封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永泰郡主美丽端庄,聪颖达慧,十五岁时,下嫁武承嗣之子魏王武延基。大足元年(701年),永泰郡主和丈夫武延基以及哥哥邵王李重润(懿德太子)议论祖母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此事被张易之密告,祖母武则天大怒,史书记载武则天“皆逼令自杀”。中宗继位后,伤心爱子爱女惨死,李重润追封为懿德太子,则追封她为永泰公主,采用号墓为陵制度将她重新安葬,陪葬乾陵,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

生平

公主早年生平不详,在她出生之前(684年),其父李显仅当了两个月皇帝,即被祖母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流放均州、房州,公主自幼端庄秀美,深得中宗喜爱。墓志称她为唐中宗第七女,但未提及生母。《旧唐书》载其为韦皇后所生。墓志称:公主姿色艳丽,端庄娴雅,“使桃李之花为之逊色”,公主端庄艳丽,且才智聪慧,生知百行,中宗极其宠爱。圣历二年(699年),父亲李显被祖母重新立为太子。第二年即久视元年九月六日,李仙蕙受封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永泰郡主美丽端庄,聪颖达慧,十五岁时,下嫁武承嗣之子魏王武延基。

大足元年(701年),永泰郡主和丈夫武延基以及哥哥邵王李重润(懿德太子)议论祖母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此事被张易之密告,祖母武则天大怒,史书记载武则天“皆逼令自杀”。

中宗继位后,伤心爱子爱女惨死,李重润追封为懿德太子,则追封她为永泰公主,采用号墓为陵制度将她重新安葬,陪葬乾陵,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陵级别的公主坟墓(只有皇帝葬地才称“陵”)。

永泰公主墓

1960年9月,在发掘永泰公主陵的过程中,出土了《永泰公主墓志铭》,其上记载的永泰公主去世日期为九月初四,而武延基和李重润是在九月初三遇害。另外,墓志铭中有“珠胎毁月”的记载,加上根据骨片所还原的永泰公主骨盆比正常女性窄小,因此也有人据此认定,永泰公主没有随夫兄一起被逼自杀,而是怀孕待产,但因先天骨盆窄小,又受了夫、兄双双惨死的刺激,于其夫、兄去世次日,死于难产。

永泰公主陵陪葬品丰富,墓制宏大,封土堆高14米,东西南北各长56米,占地90.75亩,墓室全长87.5米,宽3.9米,深16.7米。此墓虽然被盗过,出土文物仍很丰富,共达1354件,其中各类彩绘、唐三彩俑占878件。墓内有1200多平方米的壁画,画面以人物为主,颜色鲜艳生动(后为空气氧化失色),是研究唐代历史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中宗之女永泰公主李仙蕙简介永泰公主生母是谁
李仙蕙(684年-701)字秾辉,唐中宗所有女儿中排行第六。韦皇后所生之女中排行第三,初封永泰郡主。李仙蕙在其父李显复位东宫之后,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长子武延基。兄懿德太子李重润和夫魏王武延基私议二张兄弟与武则天内帏之事,为武则天杖杀。根据墓志铭记载事件发生后第二天,身怀有孕的李仙蕙因难产而死,但《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记载永泰郡主亦死于坐罪。中宗复位后追赠李仙蕙为永泰公主,以礼改葬,号墓为陵。1960年9月,永泰公主墓志铭出土。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永泰公主(685年?-701)李仙蕙,字秾辉,唐中宗第七女,母为韦皇后,公主姿色艳丽,端庄娴雅,“使桃李之花为之逊色”,且才智聪慧,生知百行,中宗极其宠爱,圣历二年(699年),中宗被重新立为太子。第二年即久视元年九月六日,李仙蕙受封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下嫁武承嗣之子魏王武延基...
·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地为何与帝王规格的相等
永泰公主是唐中宗的第六女,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这位十七岁就香消玉殒的公主一生经历的悲欢离合宠辱心酸就像一部传奇,令人同情。图片来源于网络夜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间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她,是唐中宗的第六女永泰公主李仙蕙,母亲是韦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这位十七岁就香消玉殒的公主一生经历的悲欢离合宠辱心酸就像一部传奇,令人同情。父亲落难公主降生永泰公主是武则天的亲孙女。抛开武则天的治国之才政治贡献不说,作为武则天的儿孙是一件非常可悲又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永泰公主一生的悲剧都由武则天而起。武则天是一个在获取权力的过程中丧失基本母性的女人,她对儿孙的残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章怀太子李贤是武则天第二子,被武则天以“忤逆”罪废为庶人后派人弄死于巴州(今四川巴中县);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皆是武则天丈夫唐高...
· 陕西省-西安-新城区唐中宗永泰公主李仙蕙
永泰公主李仙蕙(684年-701)字秾辉,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之女,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长子武延基。其兄李重润和夫武延基忤武则天男宠张易之,为武后所杀,身怀有孕的永泰公主则在第二天因难产而死。父亲李显复位后,将她以礼改葬,号墓为陵,永泰公主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人物生平永泰公主(685年?-701)李仙蕙,字秾辉,唐中宗第七女,母为韦皇后,公主姿色艳丽,端庄娴雅,“使桃李之花为之逊色”,且才智聪慧,生知百行,中宗极其宠爱,圣历二年(699年),中宗被重新立为太子。第二年即久视元年九月六日,李仙蕙受封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下嫁武承嗣之子魏王武延基。大足中,其兄李重润和夫武延基忤武则天男宠张易之,为武后所杀。根据墓志铭记载事件发生后第二天,身怀有孕的李仙蕙因难产而死,但《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记载永泰郡主亦死于坐罪。中宗复位后追赠...
· 李蕙仙是谁?一个比林徽因更伟大的女人
当下用“林徽因的婆婆”称呼李蕙仙,恐怕比“梁思成”的母亲或“梁启超的夫人”更具吸引力,尤其对文艺女青年,李蕙仙恐怕想不到,她的未来儿媳隔了一个世纪依旧是全民女神。因为李蕙仙完全不是女文青,女文青回形针一样曲折绵密的心路历程她get不到点,她是一个剑胆琴心、直来直去、利落泼辣的女人。1李蕙仙出身名门,父亲李朝仪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为官,最高做到顺天府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她是父亲极其宠爱的女儿,在京城最优越的环境养尊处优当大小姐,受到最好的教育,然,读书多可不等于矫情,教育从来都让女人更洒脱,而不是蹩在自己的心灵花园里出不来。李蕙仙识文解字却一丁点都不矫情。1889年,广东乡试,她的堂哥李端棻担任主考官,17岁的梁启超是众多参考的举子之一,发榜后他名列第八,成为当时耀眼的新星。李端棻马上想到了堂妹,此时李蕙仙21岁,待字闺中,就由堂兄做主和梁启超订婚,两年后完婚。婚后,首都姑娘李...
· 苏蕙
各种版本的传说苏蕙作回文诗的故事有多种版本传说,主要有112字和841字两种。苏蕙与璇玑图112字回文诗在这一版本传说中,窦滔获罪于苻坚,被迁至沙州(今甘肃敦煌)服役。窦滔发配后,苏蕙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写成一首112字的回文诗:这段回文诗的读法是从第一行的“夫”字开始,向右斜念下去,然后再按网状顺序念到第一行中间的“妻”字上,便成为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传说中锦帕传到苻坚手中,他看了后很受感动,传旨赦免窦滔,官复原职。841字回文诗(璇玑图)这一版本的传说是窦滔移情于宠姬赵阳台。苏蕙知道后,责打了赵阳台。赵怀恨在心,在窦滔面前专进谗言,窦滔对苏蕙日渐疏远。苏蕙二十一岁时,窦滔镇守襄阳,任安南大将军。窦滔携赵阳台赴任。苏蕙在秦州苦等两年,悲愤不已,意欲感悟其夫,用五彩丝线在锦帕上织就回文织锦图。送至襄阳,窦滔读后,悔恨交加,把苏蕙接到襄阳。两人恩爱如初,白头偕老。后来武则天为苏蕙创作的回文诗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