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5
转发:0
评论:0
生平他是唐肃宗宰相李揆的族孙,唐宪宗宰相李逢吉的堂侄。擢进士第,形貌魁梧,神情洒落;辞敏智捷,善揣人意。宝历(825年-827年)中,从父李逢吉为宰相,以李训阴险善计事,愈亲厚之。初与茅汇等欲中伤李程,及武昭事发,李训连坐长流岭表,遇赦得还。大和六年,44岁时丁母忧,居洛中。太和八年(834年),自流人补四门助教,召入内殿,面赐绯鱼。其年十月,迁国子《周易》博士,充翰林侍讲学士。是宦官王守澄的推荐,期间向唐文宗教授自注《易》义,皇帝向群臣宣讲其义之后却多受耻笑。次年,升礼部侍郎,官至同平章事。与郑注结党,排挤李德裕、李宗闵。献《太平之策》,宣称“应首除宦官,次收复河湟,再次收复河北”,受到文宗重用。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与百官在紫宸殿早朝,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夜生甘露,为祥瑞之兆。李训等人劝文宗亲自前往观看,文宗到含元殿,命宰相及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前...

生平

他是唐肃宗宰相李揆的族孙,唐宪宗宰相李逢吉的堂侄。擢进士第,形貌魁梧,神情洒落;辞敏智捷,善揣人意。宝历(825年-827年)中,从父李逢吉为宰相,以李训阴险善计事,愈亲厚之。初与茅汇等欲中伤李程,及武昭事发,李训连坐长流岭表,遇赦得还。大和六年,44岁时丁母忧,居洛中。

太和八年(834年),自流人补四门助教,召入内殿,面赐绯鱼。其年十月,迁国子《周易》博士,充翰林侍讲学士。是宦官王守澄的推荐,期间向唐文宗教授自注《易》义,皇帝向群臣宣讲其义之后却多受耻笑。次年,升礼部侍郎,官至同平章事。与郑注结党,排挤李德裕、李宗闵。献《太平之策》,宣称“应首除宦官,次收复河湟,再次收复河北”,受到文宗重用。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与百官在紫宸殿早朝,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夜生甘露,为祥瑞之兆。李训等人劝文宗亲自前往观看,文宗到含元殿,命宰相及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前去左仗视察,众人回报那不是真甘露。于是,文宗派仇士良等众宦官前去查验,李训等人事先暗藏甲兵,以伏杀宦官。

仇士良抵达后,看到韩约神色惊慌,又发现周围有伏兵,立即返回含元殿劫持文宗回内殿。李训见状,叫金吾军上前护驾。金吾军及其他举事兵卒虽然杀了少数宦官,却阻止不了宦官带走文宗。仇士良等人带文宗返回内殿后,派出神策军五百人砍杀众大臣,举事兵卒溃败。李训逃出长安,但最终被捕。为免受辱,他以防止他人争功为由说服押送士兵将他的头斩下送往长安。仇士良等人将他的首级献于太庙,又密令凤翔监军诛杀在外地的郑注。此次事变中,死者数以千计,除李训、郑注外,李训党羽多人被捕杀,宰相王涯、舒元舆等人被腰斩,家族也受连累被杀。史称“甘露之变”。

事后,文宗怀念李训,数次对继任宰相李石、郑覃言说李训的才干。李训兄李仲京等逃奔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后刘从谏侄刘稹败亡,李仲京等也被杀。

家庭

母亲

裴清,出自河东裴氏的东眷裴,唐朝行军长史、蒲虞等十六州兵马总管裴文度五世孙女,魏州司马裴大方玄孙女,殿中监裴居士曾孙女,光禄少卿、驸马都尉裴虚己孙女,尚衣奉御裴侑之女,融州刺史裴汉卿姐姐

兄弟姐妹

李仲文,进士

李仲宣,衢州龙丘县县令

李仲京,度支巡官、试大理评事

李婴甫,怀州武德县县令

李仲褒,进士

李氏,嫁侍御史太原王鼎

李氏,嫁右补阙、史馆修撰博陵崔周桢

夫人

范阳卢氏,卢宁之女

参考资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训
唐朝宰相李训简介,李训策划的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后改名训,字子垂,祖籍陇西,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李训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得还。后投奔郑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推荐,被引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教、国子监博士、侍讲学士、兵部郎中。太和九年(835年),李训拜相,担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谋划诛杀宦官,并策划甘露之变。结果行动失败,引起宦官反扑,李训在逃出长安后被捕,押送京师途中被士兵斩首,死后首级被宦官送往太庙。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训年轻时考中进士,补任太学助教,后被辟为河阳节度使幕僚。他形貌魁梧,善于辩论,但好说大话,自以为是,因阴险善谋深受叔父李逢吉信任,与张又新﹑李续等人并称“八关十六子”。宝历元年(825年),石州刺史武昭被罢为袁王府长史,并对宰相产生怨恨之情。当时,宰相李程与...
· 李思训
艺术风格他擅画华丽色山水树石,笔力遒劲;好写湍濑潺湲、云霞缥缈之景,鸟兽花木,亦得其态,以金碧山水著称,不过其作品还没有脱离魏晋南北朝以来求仙访道的内容,常取神话故事人物作点缀,但无损他“国朝山水第一”的时称,为中国山水画北宗之祖。唐玄宗曾说过,“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尽其妙处。”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帆楼阁图》传为其作品。李思训之子李昭道,继承家学,也是著名画家。由于李思训曾任左武卫大将军一职,时人称他为“大李将军”,而他的儿子则称为“小李将军”。
· 唐李邕李思训碑
李邕,字泰和,唐江都人。是著名学者李善之子,官至汲郡北海太宗,人称“李北海。”《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书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书迹有《李思训碑》、《岳麓寺碑》等。其书法个性明显,高势左低右高,笔力遒劲,舒放,有险峭爽朗之感。李邕提倡创新,有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精僻论点。
· 唐李邕李思训碑
李邕,字泰和,唐江都人。是著名学者李善之子,官至汲郡北海太宗,人称“李北海。”《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书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书迹有《李思训碑》、《岳麓寺碑》等。其书法个性明显,高势左低右高,笔力遒劲,舒放,有险峭爽朗之感。李邕提倡创新,有似我者俗,学我者死,的精僻论点。
· 唐朝宰相李训,李训人物生平简介
李训年轻时考中进士,补任太学助教,后被辟为河阳节度使幕僚。他形貌魁梧,善于辩论,但好说大话,自以为是,因阴险善谋深受叔父李逢吉信任,与张又新﹑李续等人并称“八关十六子”。宝历元年(825年),石州刺史武昭被罢为袁王府长史,并对宰相产生怨恨之情。当时,宰相李程与李逢吉不和,李程族人李仍叔故意激怒武昭,称李程曾欲授其官职,但被李逢吉所阻。武昭醉后,向左金吾兵曹茅汇狂言,称要刺杀李逢吉,结果被人告发。李训便胁迫茅汇,让他诬陷李程与武昭合谋,茅汇不肯。不久,武昭被杖杀,李训也被流放象州。深受帝宠宝历二年(826年),唐文宗继位,大赦天下。李训遇赦北归,后因母亲去世,留居东都洛阳。当时,郑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宠遇,李训叹息道:“当权者尽皆龌龊,我听说郑注重视士人,又有宦官相助,可以共事。”他便前去求见郑注,二人相处甚欢。太和七年(833年),东都留守李逢吉将价值数百万的金帛珠宝交付李训,让他去长安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