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王曾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4
转发:0
评论:0
家庭兄弟王皞,字子融(后皞改名子融),一字熙仲,王曾之弟。养子王绎,王皞之子。参考书目《柳弧》,第229《三元》

家庭

兄弟

王皞,字子融(后皞改名子融),一字熙仲,王曾之弟。

养子

王绎,王皞之子。

参考书目

《柳弧》,第229《三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又曾
生平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诗歌上与同乡万光泰、祝维诰相唱和。著作《丁辛老屋集》,二十卷。评论钱锺书在其《谈艺录》中称赞王又曾诗歌造诣:“轻清爽利,律体以散为偶,于排比中见游行自在,靳响相同。如《经天姥寺》云:‘天姥峰阴天姥寺,竹房涧户窃然通。老僧敲磐雨声外,危坐诵经云气中。禅榻茶烟成风世,天鸡海日又春风。回头却忆十年梦,梦与山东李白同。’”《清史稿·钱载传》:“……论诗宗黄庭坚,谓当辞必己出,不主故常。载初与定交,晚登第,乃为门下门生;诗亦宗庭坚,险入横出,崭然成一家。同县王又曾、万光泰辈相与唱酬,号秀水派。”《山西广灵县名宦朱君事状》作者钱仪吉言:“本朝自君家竹垞太史名重海内,世谓秀水派,乾隆间吾从父箨石(钱载)先生父子、汪厚石(孟鋗)、桐石(仲鈖)兄弟及王谷原(又曾)孝廉、万柘坡(光泰)诸先生振兴古学,君与同里蒋先生元龙及寓公戚先生芸生,皆学诗于箨石先生……
· 山东省-潍坊-青州王曾
王曾(978年—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后罢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宝元元年(1038年)卒于郓州,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早年经历王曾祖上世居泉州王厝埕,为“开闽三王”之王审邽的裔孙,八岁而孤,叔父王宗元收养了他,后随父兄迁居于山东省青州县益都,少力学,他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进止有礼,闲时平居,寡言少语,拜同里张震为师。他才思敏捷,擅长诗文,研习文史。状元入仕咸平五年(1002年),王曾中廷试第一名...
· 北宋名相王曾简介王曾是怎么死的?
王曾是北宋名相,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状元宰相。这位爷,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廷试第一,连中三元的牛人。王曾为“开闽三王”王审邽的子弟,算是名门之后。他八岁的时候失去双亲,被叔父王宗元收养,此后迁居山东省青州县益都。王曾小小年纪就有凌云之志,言“平生志不在温饱。”于是他少时勤奋,努力向学,最终学有所成。长大之后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进止有礼,得以科举入仕。咸平五年,王曾被皇帝钦点为廷试第一状元,此后开始进入仕途,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金榜题名之后,他将这个好消息写信告知叔父,信中言:“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泉州王审邽积德,大人不必过喜。”获得金榜第一,得圣上钦点,还能不骄不躁,让人佩服。任期满后回京,诏试学士院,授职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澶渊之盟”签订后,王曾升右正言、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当时各地都有祥瑞出现,纷纷上奏,并且大肆称赞宋真宗功绩。王曾却十分冷静,上...
· 王曾是个什么样的宰相?如何评价王曾?王曾的诗词选
王曾生于公元978年,去世于公元1038年,是北宋时期名相。八岁而孤,被叔父收养,少有大志,勤奋上进,努力读书,最终高中金榜第一状元。并且他是解试、省试、殿试都为第一名,连中三元,十分牛气。考中状元后,王曾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后为秘书省著作郎,景德初年知制诰,判大理寺,迁翰林学士,知审刑院,最终位至宰相。王曾在担任宰相期间,曾与名臣范仲淹发生过如下一段对话: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有些人认为,王曾的回答,可能是对作为后继者范仲淹的一种嘱咐,希望他在当政期间,不要太过在意自己的名声。但是小编个人认为并不是这样,王曾的回答可能是自己在为相期间的一些理念。范仲淹问:“公开地任用贤人名士是宰相的职责,您德高望重,惟缺这一点。”王曾答:“执政的人,如果将所有的功绩都归给自己,那么怨恨又给谁呢?”欧阳修在《归田录...
· 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的故事王曾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王曾(978年—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后罢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宝元元年(1038年)卒于郓州,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王曾的轶事典故有哪些王曾中状元后,回到家乡青州去。府官听说王曾回家,就命令老百姓吹奏着乐器到城外迎接。王曾听到这个消息,就换了衣服,骑了小驴子从别的城门进城。很快就来拜见府官,府官吃惊地说:“听说您来,已派人出城迎候,守门官还没来报告,您怎么就到这里了?”王曾回答说:“我侥幸得了个状元,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