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岳阳楼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5
转发:0
评论:0
景点简介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历史岳阳楼前身为三国东吴名将鲁肃所修阅军楼。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大将鲁肃率军驻守战略要地巴丘,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因而建巴丘城。在濒临洞庭湖处,建造了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即今岳阳楼前身。两晋、南北朝时期,阅军楼改称巴陵城楼,虽仍侧重于军事上的需要,但那壮阔绮丽的风光,已为诗人吟咏。南朝诗人颜延之《登巴陵城楼》诗...

景点简介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

历史

岳阳楼前身为三国东吴名将鲁肃所修阅军楼。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大将鲁肃率军驻守战略要地巴丘,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因而建巴丘城。在濒临洞庭湖处,建造了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即今岳阳楼前身。

两晋、南北朝时期,阅军楼改称巴陵城楼,虽仍侧重于军事上的需要,但那壮阔绮丽的风光,已为诗人吟咏。南朝诗人颜延之《登巴陵城楼》诗,即有“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的佳句。

岳阳楼

岳阳楼

 池大雅《楼阁山水图》

唐朝时,巴陵城楼始称为岳阳楼。因岳州地处南北通途,又有楼台胜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官岳州,常会文人登楼赋诗。嗣后,张九龄、孟浩然、贾至、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风邀云集,接踵而来,留下许多语工意新的名篇佳作。杜甫的《登岳阳楼》,更是千秋绝唱。

但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之后。庆历四年(1044年),环庆路都部署兼知庆州滕子京因被诬告滥用公使钱被贬知岳州。滕上任后次年便重修岳阳楼,司马光在《涑水纪闻》记载滕子京向民间欠钱不还者讨债,讨来的钱有一万缗,就用于修建岳阳楼。并邀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还请尹洙写《岳州学记》,请欧阳修写《偃虹堤记》。县志记载,新修的楼台规模宏大,极为壮丽。《岳阳楼记》通篇仅360余字,然其内容博大,气势磅礴,借景议人,堪称绝响。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出此中。名楼得名记,名声益彰。此后,历宋元明清,代有游人吟咏,不乏佳作。

修葺

岳阳楼屡毁屡修,久历沧桑。保存至现代的岳阳楼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由于年久失修,已是“墙穿瓦败,四壁空存,重门徒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湖南省政府拨款万元,重新修葺。将屋顶大琉璃瓦更换为中琉璃瓦,更换了楼身中的部分腐朽木料,并将一周四周未坏的窗棂门扇集中于正面,其余三面改砌砖墙。主楼内外陈设,均按旧制未变。竣工时,由湖南省主席何键书写“岳阳楼”匾额,悬挂于三楼正面檐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有多次维修。终因楼基下沉,白蚁蛀蚀,腐损过重,楼身有倾塌危险。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落架大修,历时十个月。大修后的岳阳楼,保存了55%以上构件原物,并加固楼基,防治白蚁,消除隐患。一楼民国时加砌的三面砖墙换为明清式样的贴金雕花门窗。二楼镶嵌有清书法家张照书《岳阳楼记》雕屏原物。三楼镶嵌毛泽东书杜甫《登岳阳楼》诗雕屏。史学家刘大年为大修后的岳阳楼纂联云:“鲁肃兵轻,范公文远,万般气象观今日;滕王歌歇,黄鹤踪杳,十面湖山上此楼。”

结构

岳阳楼建筑精巧,风格独特。楼为三层,飞檐,盔顶,木结构,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盔顶建筑。高20.35米,占地251平方米。楼中四根楠木柱直贯楼顶。楼顶承托在如意斗拱上。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顶,称为盔顶。全楼结构严谨,造型端丽。金黄的琉璃筒瓦,绿色的龙凤翘首,朱红的廊檐大柱,在阳光下“浮光跃金”,与壮美的洞庭山水相辉映。

目前岳阳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岳阳楼洞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岳阳楼
岳阳楼,在岳阳城西,八百里洞庭湖东岸,遥望群山,景色秀丽,为唐中书令张说守此州时所建。三国时,东吴于洞庭湖上操练水军,便在这里观兵。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真是水天一色,湖中波光粼粼,渔帆点点,远山苍茫,缥缈云间,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成为历代的游览胜地,文人、学士赞美题咏,多不胜数。在岳阳楼门口,有副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上联写景,下联写情,情景交融,并与《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呼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很高的。清道光年间云南罗平县人窦兰泉所撰、何绍基书写的一副长联(一百零二字),更是岳阳楼对联中的佼佼者,历来脍炙人口,其联云: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渍者!...
· 岳阳楼区
概况岳阳楼区西濒洞庭湖,北临长江,为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55.1万。辖8街道办事处、5乡。以境内岳阳楼命名。1983年分别置南区、郊区。1996年3月16日撤销,设岳阳楼区。区境西南部为历代县、州、郡、府城池所在,城建历史悠久。1949年以后不断扩建,街区面积达45平方千米,为岳阳城市主体。有洞庭路、巴陵路、南湖大道、岳州大道、洞庭大道等大街,商业繁荣。工业有化工、电力、造纸、纺织、机械等。东部冷水铺有广州铁路局岳阳机务段,岳阳北站,为湘北铁路货运枢纽和新兴工业基地。东北部城陵矶,当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为湘北水运门户、有城陵矶港。107国道经此。有城陵矶港。名胜古迹有岳阳楼、慈氏塔、鲁肃墓、岳州文庙等。政治现任区领导行政区划岳阳市行政区划岳阳楼区地处岳阳市中心城区,是岳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现辖2个乡、14个街道办事处,15个村、107个社区,总面积175平方公...
·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译文及注释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注释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乾坤(qián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
· 岳阳楼记
评价尹洙评价《岳阳楼记》是“传奇体”。孙绪《沙溪集》:“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或谓其用赋体,殆未深考耳。此是学吕温《三堂记》,体制如出一轴”。
·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代,辞赋精选,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写景,抒情,爱国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耀一作:隐曜;淫雨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