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月令
背景
自西汉《氾胜之书》到后魏《齐民要术》的出现,中间相隔500多年,期间只有《四民月令》一部农业生产书籍,能反映当时的农业发展,尽管有关操作技术记述很简略,而且散佚不全,但它仍为当时的农业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在二世纪中期的著作《四民月令》,除了描述农业运作外,书中提及的经济运作,亦为中国经济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书中所述的农户,在一年中会数度卖出与买入谷物,纯粹以此谋取利润;农户亦会产腌酱类食品、酒、醋、药材、丝绸与丝绸制品、鞋等,这些物品既可供自家消费,也可拿来出售。
《四民月令》成书以来,曾于魏晋南北朝到唐初流传。贾思勰《齐民要术》对书中内容曾多作引用,杜台卿北周末年撰写《玉烛宝典》的时候,每月均录有一段《四民月令》的材料。唐末韩鄂写《四时纂要》也引述过《四民月令》。北宋时的文献亦时有提到该书,但元代所撰编的《宋史·艺文志》中已无记述《四民月令》这本书,估计该书从此时湮没。
清代开始有人重组《四民月令》,乾隆年间就有任兆麟、王谟两版《四民月令》辑佚本,惟错误颇多。嘉庆年间,严可均辑录《四民月令》一卷,作为《全后汉文》第四十七卷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中;1921年,唐鸿学以《玉烛宝典》材料重编《四民月令》,收入《古逸丛书》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立国后,中华书局于1965年曾出版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 ,1981年农业出版社又出版了缪启瑜的《四民月令辑释》。这两个辑佚本均以《玉烛宝典》为主要根据,广泛汲取《齐民要术》和各种类书中的有关资料,参考各种辑本,书中对《四民月令》的资料颇有点评。
德国学者克里斯廷·赫尔茨于是1963年把《四民月令》译成德文,在汉堡出版,书名叫《崔寔〈四民月令〉-后汉的农家历》。日本渡部武根据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按月列出正文、通释和译注,1987年由日本平凡社出版,日译本副题为“汉代的岁时与农事”。
内容
《四民月令》所反映的正是东汉晚期一个拥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世族地主庄园,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的安排。现存版本共有2371字中,与狭义农业操作有关的共522字,占总字数的22%,再加上养蚕、纺绩、织染以及食品加工和酿造等项合计也不到40%。其他如教育、处理社会关系、粜籴买卖、制药、冠子、纳妇和卫生等约占60%多。
崔寔在《政论》中描述当时的贫富差距,“上家”有“钜亿之资”,而“下户”“无所足”;“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全书内容大致包括:
一、祭祀、家礼、教育以及维持改进家庭和社会上的新旧关系;
二、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
三、纺绩、织染、漂练、裁制、浣洗、改制等女红;
四、食品加工及酿造;
五、修治住宅及农田水利工程;
六、收采野生植物,主要是药材,并配制法药;
七、保存收藏家中大小各项用具;
八及九、粜籴及杂事,如“保养卫生”等九种。
书中所述的生产规模大多已超出小农经济的规模,只有官宦之家的田庄才可体验上述的生产,由此得知,田庄就是一个相当完备小型社会,生产规范相当细致,反映东汉农耕作业园艺化程度相当高。从其记述可以看出东汉时洛阳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当中以农业占优,重视蚕桑,畜牧业仅从属农业,蔬菜以荤腥调味类较多。《四民月令》亦是最先记述中国“别稻”(即水稻移栽)和树木的压条繁殖方法。其中农业经济除了自给自足基本层次外,还有利用价格的涨落,进行粮食、丝绵和丝织品等的买卖活动。
《四民月令》里面也有关学校教育的内容,“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师法求备,勿读书传。研冻释,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八月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十一月,研水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小学。”反映当时学校教育的模式,其中避开酷暑和严寒季节,演变为每个学年都有休暑假和寒假的学制定式。
影响
《四民月令》和《氾胜之书》是汉代两部最重要的农书,两者相比,《四民月令》在农学水平上要逊于《氾胜之书》。氾胜之总结了《吕氏春秋·任地》等三篇出现以来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新成就和新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北方旱农耕作栽培技术的原则和原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把中国传统农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牌。然而《四民月令》在这方面的创新却有限,因为它只是记载着交待某月某时应该做某某事情,很少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更没有阐述有关原则和原理。
尽管如此,《四民月令》在中国农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如前所述,它是中国第一部“农家月令”书。它不但对《礼记·月令》类著作进行了推陈出新的改造,完成了从“官方月令”到“农家月令”的转换;而且它所反映的农事活动比《礼记·月令》要丰富和具体得多。在《四民月令》中,每月的农业生产,包括耕地、催芽、播种、分栽、耘锄、收获、储藏,以及蚕桑、畜牧、果树、林木的经营等等,细致而合理,又提醒人们注意农业生产安排的地区性,其中有些生产技术,如“别稻”(水稻移栽)和树木的压条繁殖,是农书中首见的记载。因此,《四民月令》不但是农家月令的开创之作,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代表作。
《四民月令》比《礼记·月令》还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基本上脱离《礼记·月令》天人感应的阴阳学的色彩。在《四民月令》有关生产活动的安排上,除了“正月上辛,扫除韭畦中枯叶”这一条记载外,其余一切农业、手工业的操作,只以节令和气候作为标准,看不出带有迷信和禁忌的成分。如果考虑到当时东汉社会上盛行“谶纬”神学风气,《四民月令》里头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秦汉史—帝国的建立》,王子今,三民书局,ISBN 978-957-14-5120-6
《中国通史—秦汉史》,邹纪万,众文图书公司,ISBN 957032532X
《中国文化通史—下》,胡世庆,三民书局,ISBN 978-957-14-4633-2
《中国文明史 第三卷 秦汉时代 中册》,地球社编辑部著,地球出版社,ISBN 978-957-9585-43-9
连结
四民月令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