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森选侯国
历史
黑森选侯国的前身黑森─卡塞尔伯国在1567年时由 黑森伯国 ( 英语 : Landgraviate of Hesse ) (Landgraviate of Hesse)分出,在“慷慨的”菲利浦一世(Philipp I of Hesse, "the Magnanimous")逝世后,长子威廉四世(Wilhelm IV)继承了一半的领地,包括首府卡塞尔(Kassel)在内,称黑森─卡塞尔伯爵;其兄弟则分别继承 黑森─马尔堡 ( 英语 : Hesse-Marburg ) (Hesse-Marburg)及 黑森─莱茵菲尔斯 ( 英语 : Hesse-Rheinfels ) (Hesse-Rheinfels)等领地,但后两者都只存在一代,随后分别由黑森─卡塞尔与 黑森─达姆斯塔特 ( 英语 : Landgraviate of Hesse-Darmstadt ) (Hesse-Darmstadt)伯国继承。
威廉一世时期(1785-1821)
在威廉九世(Wilhelm IX)于1785年继位后,黑森─卡塞尔伯国参加了反法同盟,但却在战争中失去了莱茵河左岸的领土,却也获得了一些位于美茵兹(Mainz)附近的土地作为补偿,同时也被拿破仑提升为选侯(Prince-elector, Kurfürst) ,改称威廉一世(Wilhelm I),这个称号一直沿用到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后。
1806年,威廉一世虽然在拿破仑与反法同盟之间保持中立,但法国方面仍怀疑他的态度,因而在耶拿会战(Battle of Jena-Auerstedt)后也占领了黑森,迫使威廉一世流亡国外。随后,黑森选侯国被并入西发里亚王国,由拿破仑的幼弟热罗姆·波拿巴担任国王(Jérôme Bonaparte)。
法军在1813年的莱比锡会战失败后也撤出黑森,使得选侯国得以复国;威廉一世于11月21日回到首府卡塞尔。依据黑森与反法同盟之间的条约规定,黑森在战后得以收回其旧有领地,或取得相等的补偿;但他的要求在维也纳会议中遭到列强的拒绝。威廉一世在1818年的亚琛会议(Congress of Aix-la-Chapelle)中又提出了晋位为王的主张,希望升格为 卡提 ( 英语 : Chatti ) 国王(King of the Chatti, König der Katten,黑森地区在罗马时代的古称),但仍然未得偿所望,只能保留着选侯的虚衔。
威廉一世后全面废除了法国带来的各项改革,一切事物都恢复到1806年11月1日之前的景象 ,甚至连官员的升迁亦是,连军队也换回了旧制服,并扎起传统的辫子。选侯国的三级会议(The Estates)虽然在1815年3月召开,但制定宪法的计划胎死腹中;议会虽然期望法兰克福的 德意志邦联议会 ( 英语 : Federal Convention (German Confederation) ) (Bundesversammlung)介入,但后者也无能为力。黑森议会也在奥地利的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干预下于1816年5月遭到解散,在威廉一世任内从未恢复。
威廉二世时期(1821-1847)
威廉一世于1981年2月27日逝世,由其子威廉二世继承。威廉二世与其父亲一样是位任性又贪婪的君主,他一即位便将出身普鲁士的情妇 爱蜜莉·奥尔特勒普 ( 英语 : Emilie Ortlöpp ) (Emilie Ortlöpp)封为莱辛巴赫─莱松尼茨(Reichenbach-Lessonitz)女伯爵,并赠予她大笔财富;同样来自普鲁士的元配 奥古斯塔公主 ( 英语 : Princess Augusta of Prussia ) (Princess Augusta of Prussia)与子女则搬出王宫,许多反对派的政治人物也聚集到选侯妃这一方。
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很快波及到黑森,威廉二世被迫重新召开议会,并于1831年制定了偏向激进的宪法草案;恶名昭彰的选侯随后被迫移居到哈瑙(Hanau)、法兰克福等地,由次子腓特烈·威廉摄政,实际上已形同逊位。
腓特烈·威廉时期(1847-1866)
腓特烈·威廉虽然比父亲相对开明,但仍与议会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双方就宪法的管辖范围问题不断争执。1832年, 维希·哈森弗鲁格 ( 英语 : Ludwig Hassenpflug ) (Hans Ludwig Hassenpflug)出任首相;腓特烈·威廉与威廉二世即利用他的司法经验对会中的,包括操纵选举、判决等手段,哈森弗鲁格于1837年下台后,这些斗争依然永无休止。
在威廉二世于1847年11月20日逝世后,腓特烈·威廉正式成为选侯,但随即便面临1848年的革命风潮。腓特烈·威廉被迫解散保守派政府、推动改革,并参加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但当奥地利回主导权后,选侯见风转舵,于1850年2月再度任命哈森弗鲁格出任首相,议会在9月遭到解散,国家进入状态。然而,黑森的平民、军队与多数公务人员仍同情议会一派,腓特烈·威廉遂在哈森弗鲁格劝告下秘密离开卡塞尔,并向奥地利求助。11月,奥地利与巴伐利亚军队进入黑森。
奥地利对黑森的干预同时威胁到普鲁士的地位,普军随后亦越过国境,双方在前线爆发了小规模的冲突。然而,普鲁士最终选择退让,奥地利获得了外交上的胜利,黑森选侯国暂时由德意志邦联接管,拒绝承认的官员则全被逐出政府。1852年,邦联议会废止了1831年以来的历次改革,并重新颁布新宪法。新的宪法大幅限缩了议会的权力,选侯则获得扩权;同时也限制工厂与铁路的兴建,教育政策亦受到严格的规范。与腓特烈·威廉一同回国的哈森弗鲁格仍担任首相直到1855年。
1860年5月,屡败屡战的终于取得成果,德意志邦联议会同意了宪法的更改。的目标是恢复1831年的宪法,这个目标也在1862年,透过普鲁士的军事威胁下获得通过;腓特烈·威廉虽然试图反抗,但徒劳无功。
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黑森选侯国支持奥地利,但奥地利在战争中惨败,黑森亦被普军占领,腓特烈·威廉遭到俘虏。布拉格条约(Peace of Prague)签订后,黑森选侯国与汉诺威王国(Kingdom of Hanover)、什列斯威公国(Duchy of Schleswig)、荷尔斯泰因公国(Duchy of Holstein)、纳索公国(Duchy of Nassau)及法兰克福自由市(Free City of Frankfurt)一同并入普鲁士。
腓特烈·威廉晚年定居布拉格,1875年1月6日逝世后归葬卡塞尔。由于他的选侯妃格特鲁德(Gertrude)出身平民,两人之子嗣无法继承爵位,选侯头衔即遭废除;而黑森─卡塞尔家族的领导权则转移到远亲 黑森─鲁彭海姆 ( 英语 : Hesse-Rumpenheim ) (Hesse-Rumpenheim)家族手中,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