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王坦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1
转发:0
评论:0
生平王坦之成年后与郗超都有很高名声,当时人都说:“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江虨选举官员时,就打算以王坦之任尚书郎,然而王坦之却说:“自东晋建立起,尚书郎都只用次等的人才,怎可以打算由我去当此职!”江虨知道后打消念头。当时任抚军将军的司马昱于是起用他为掾,历迁参军和从事中郎,后任其司马,加散骑常侍。王坦之后来转任桓温的长史。太和三年(368年)父亲王述逝世,王坦之离职守丧。事后被征拜为侍中,并袭父爵蓝田侯。太和六年(371年),桓温废黜晋废帝,王坦之领左卫将军。后又领本州大中正。咸安二年(372年),晋简文帝司马昱临死前下诏以大司马桓温仿效昔日周公旦居摄代帝执政,更写道:“若那小伙子可辅助,你就辅助他,若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王坦之于是手持诏书见简文帝,并在他面前撕毁诏书。简文帝说:“晋室天下,只是因好运而意外获得,你又厌恶这个决定什么呢!”王坦之却说:“晋室天下,是晋宣帝和晋元...

生平

王坦之成年后与郗超都有很高名声,当时人都说:“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江虨选举官员时,就打算以王坦之任尚书郎,然而王坦之却说:“自东晋建立起,尚书郎都只用次等的人才,怎可以打算由我去当此职!”江虨知道后打消念头。当时任抚军将军的司马昱于是起用他为掾,历迁参军和从事中郎,后任其司马,加散骑常侍。

王坦之后来转任桓温的长史。太和三年(368年)父亲王述逝世,王坦之离职守丧。事后被征拜为侍中,并袭父爵蓝田侯。太和六年(371年),桓温废黜晋废帝,王坦之领左卫将军。后又领本州大中正。

咸安二年(372年),晋简文帝司马昱临死前下诏以大司马桓温仿效昔日周公旦居摄代帝执政,更写道:“若那小伙子可辅助,你就辅助他,若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王坦之于是手持诏书见简文帝,并在他面前撕毁诏书。简文帝说:“晋室天下,只是因好运而意外获得,你又厌恶这个决定什么呢!”王坦之却说:“晋室天下,是晋宣帝和晋元帝建立的,又怎由得陛下你独断独行!”简文帝于是命王坦之修改诏命,改以桓温仿效诸葛亮和王导辅政。

宁康元年(373年),桓温逝世,王坦之与谢安、王彪之等人共辅幼主,并迁任中书令,领丹杨尹。宁康二年(374年),徐兖二州刺史刁彝逝世,王坦之于是出镇,任命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守广陵。临出镇时,上表请年幼的晋孝武帝尊敬太后,亲近并信任尚书仆射谢安及中军将军桓冲,专心政事等。另一方面,当时谢安喜好音律,连为亲友服丧的丧期都没有停止音乐演奏,更成为当时士大夫的风气。王坦之于是多番苦谏,但谢安不肯接受。

宁康三年五月丙午日(375年6月16日),王坦之逝世,享年四十六岁。临终前仍与谢安和桓冲通书信,内容都是忧国家之事,并不论及私事。朝野对王坦之的死都十分痛惜,朝廷追赠安北将军,谥号为献。

性格特征

《王中郎传》写王坦之“器度淳深,孝友天至,誉缉朝野,标的当时”。《续晋阳秋》又称其“雅贵有识量,风格峻整”。

王坦之有气魄,推崇刑名之学,尤其不满当时士人崇玄放荡的风气,不敦从儒教,故曾作《废庄论》。

逸事

桓温一次入京拜谒山陵,谢安与王坦之都奉命到新亭迎接,而桓温亦在当地设下伏兵,并打算借机杀害谢安及王坦之。当时王坦之十分害怕,并问谢安有何对策。但谢安神情不变,更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二人于是同往。王坦之在场表现得很失措,连手板也倒转拿着,流汗沾衣。谢安却举止如常,并说:“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桓温只有笑着撤去伏兵。当时的人以此评定王坦之与谢安的优劣。

王坦之备受父亲疼爱,即使长大了仍会被父亲王蓝田抱着坐于膝上,故有“膝上王文度”之语。

王坦之与僧人支道林并不情投意合,一次王坦之就称支道林只会诡辩,而支道林则说王坦之:“箸腻颜恰,翕布单衣,挟《左传》,逐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又一次支道林作了即色论,并给王坦之看。但王坦之不回应,支道林问他是否以沉默表示了解,但王坦之则说:“即无文殊,谁能见赏。(两人引用典故“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己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子女

王恺,王坦之长子,嗣子,官至丹杨尹。

王愉,王坦之次子,官至江州刺史。桓玄篡位时为尚书仆射。桓玄败后因刘裕而试图谋反,被诛杀。

王国宝,王坦之三子,与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被王恭讨伐,被司马道子杀害。

王忱,王坦之四子,官至荆州刺史。

参考书目

《晋书·王坦之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喻坦之
喻坦之[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时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生平事迹、里居、字号均不详,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名列“咸通十哲”。唐懿宗咸通年间屡试不中,后久居长安,与建州刺史李频为友。其诗题材狭窄,多旅游、送别之作,间有佳篇。唐才子传》卷九:喻坦之,睦州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久寓长安,囊罄,忆渔樵,还居旧山。与李建州频为友。频以诗送归云:“従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共在山中住,相随阙下来。修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又“彼此无依倚,东西又别离。”盖困于穷蹇,情见于辞矣。同时严维、徐凝、章八元,枌榆相望,前后唱和亦多。诗集今传。《全唐诗》收入喻坦之的诗词有18首。
· 游坦之
生平父亲为游氏双雄之一游驹,游坦之不学无术,武不通,文不行,终日无所事事。在丐帮帮主乔峰大闹聚贤庄时,厅角中一个少年的声音惊叫:“爹爹,爹爹!”,这是游坦之第一次出场。那天他的父亲游驹被乔峰夺去圆盾,自杀身亡,游坦之于是对乔峰两字印下深沉的怨恨。之后乔峰改名萧峰,并当上大辽南院大王,游坦之混在人群之中偷袭萧峰未遂,被阿紫发现,待萧峰放走游坦之之后又派兵捉拿,好好折磨了一番。然而游坦之对阿紫的容貌却十分的倾倒,游坦之再次见到阿紫时,居然情不自禁的亲吻阿紫玉足的脚背脚底。后来被阿紫套上烧红的铁头模型,成为毁容的奴隶,阿紫取了个绰号—“铁丑”。阿紫为了练“化功大法”,命游坦之搜寻毒虫咬自己,完全不理会游坦之死活,游坦之因为捡到萧峰掉的“易筋经”(旧版,新修版为“神足经”),依法修练才得以存活。一次偶然机缘中,游坦之被“冰蚕”给咬到,遂练就了“冰蚕寒毒”,成为正邪武功俱备但唯力是视的暴汉。之后,因...
· 喻坦之
参考书目《全唐诗》卷七百一十三
· 揭秘王坦之与“书圣”王羲之是否是亲属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关东晋名臣王坦之简介的内容较为简单,只简略提到过他是尚书令王述之子,为太原晋阳人,年轻时颇善书法,与郗超齐名,是东晋有名的大书法家。相传,他参与编写的《淳化阁帖》被后世书法名家所称颂,是不可多得的书法名作。图片来源于网络据王坦之简介描述,王坦之自幼家学渊源,备受父亲疼爱。青年时期,他曾一度入朝为官,担任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也曾参与过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与谢安等人在朝中联手抗衡主要桓温并取得胜利。在东晋的诸多朝臣中,王坦之素来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连当时的皇帝简文帝对他都有几分畏惧,因此,不难判断,王坦之是一位不惧王权、民众口碑不错的正直官员。王坦之简介中对他从政经历有所描述的内容,主要是在公元373年,王坦之出镇广陵的一段经历。这一年,恒温病逝,王坦之迁任中书令,与谢安等人共辅幼主。不久之后,王坦之被任命为北中郎将,奉命镇守广陵,由此,他不得不离京任职。临行前,王坦之...
· 揭秘王坦之与“书圣”王羲之是否有亲属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关东晋名臣王坦之简介的内容较为简单,只简略提到过他是尚书令王述之子,为太原晋阳人,年轻时颇善书法,与郗超齐名,是东晋有名的大书法家。相传,他参与编写的《淳化阁帖》被后世书法名家所称颂,是不可多得的书法名作。王坦之像据王坦之简介描述,王坦之自幼家学渊源,备受父亲疼爱。青年时期,他曾一度入朝为官,担任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也曾参与过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与谢安等人在朝中联手抗衡主要桓温并取得胜利。在东晋的诸多朝臣中,王坦之素来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连当时的皇帝简文帝对他都有几分畏惧,因此,不难判断,王坦之是一位不惧王权、民众口碑不错的正直官员。王坦之简介中对他从政经历有所描述的内容,主要是在公元373年,王坦之出镇广陵的一段经历。这一年,恒温病逝,王坦之迁任中书令,与谢安等人共辅幼主。不久之后,王坦之被任命为北中郎将,奉命镇守广陵,由此,他不得不离京任职。临行前,王坦之特地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