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
简介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具体是指世代为高官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往往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门阀的前身是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以及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门阀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占田制,获得了政治特权与经济特权。从而形成了影响朝廷选拔官员的门阀制度,并在东晋发展到了巅峰。直至唐朝,门阀制度才被以个人考试成绩为选拔条件的科举制所代替。
门阀-科举关系图谱
查看详细关系图门阀-科举关系图谱
权力基础
士族往往拥有大量土地,宗族位于广大农村,在地方上拥有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拥有中央权力。地方有事时,士族借助其中央权力,维护其宗族势力。中央有政变时,士族在地方的宗族与地主身份仍延续不绝。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并往往供养大量奴隶、部曲和荫附民。
演变
汉代
士族阶级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无论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国的察举,大多以赡富经学者为上选;但由于经学教授不易,经学大师常将其独特见解传与子弟,经由历代传授,累世经学往往造成累世公卿,士族的雏形已逐渐浮现。
门阀观念于东汉时期萌芽,朝廷以经学取士,学者皆以经学传授子孙,以便入朝为官,随着经学这门学问代代相传,也逐渐形成了名门望族,如袁绍与袁术所在的汝南袁氏,四代人中竟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杨修所在的弘农杨氏也是如此。另一家平舆许氏则是三世三公。
东汉末期,战争不断,许多豪强、士绅家族,也逐渐崛起,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势力,也是士族的来源之一。董卓之乱后,拥兵自重的州郡官员脱离中央政府独立,士族豪强亦纷纷聚众起事自保,形成地方上的割据势力,甚至自命为“诸侯”。
三国
董卓乱后,地方割据。虽然曹操因自己父亲曹嵩是宦官养子,出身宦官家族的他,因唯才是举的政略需要,曾试图大大削弱门第的影响力,不以人才的出身决定其职务;但曹操之子曹丕继位后,接受了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的提议,反而大大加强了士族对于官职的垄断。而东吴之所以能够与曹魏长期抗衡,亦与获得江东地区的士族的合作有关。相反蜀汉的统治阶级为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的外来政权,以至于长期得不到巴蜀地区士族的支持,后期出现人才匮乏,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政权。
汉末以来的社会动荡,使人才流徙,无法进行察举,所以曹丕采用陈群等的建议,创制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扩大政权基础。其办法是,在朝廷选择贤能与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其本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负责查访散居各地的同籍贯的人事。
中正官是依据是人的族谱家世、德性、才能评定人才优劣,定为九品,据以作任官的标准。九品中政治初行时,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举”的原则,不分门第高卑。但逐渐因中正官多由高门子弟担任,他们在评选时不免偏私,所以制度到后来,中正官被门阀把持,只推选门阀子弟,加速士族阶级发展,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遂形成严格的姓氏等级制度,许多世家大族因而产生。
两晋南北朝
西晋沿用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势力继续发展。至于东晋,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司马懿家族乃出身世族河内司马氏,故常维护士族之利益。门第愈高,官职愈高。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后,东晋司马氏定鼎金陵,在江南立国时,有赖于士族门阀之支持,更受朝廷之重视。
南方
侨姓:永嘉之乱后的江南,从北方南迁的士族,多居朝廷要职,势力庞大,他们自视甚高,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标榜,号称侨姓。侨姓当中最显赫者为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等。
吴姓:自孙吴以来,原先在江南当地的名族,称为吴姓,以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吴郡朱氏、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号称“吴四姓”)为首。一开始,江南最具权威的是,义兴周氏及吴兴沈氏,号称江东二豪,甚至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但后来,周氏、沈氏与东晋官方关系交恶,涉入了政治风波,逐渐被吴四姓超过。
大体来说,吴姓地位被侨姓压抑,略次一等,且两者之间的芥蒂甚深。即使同为侨姓士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例如:东晋之初,吴郡的人以上国自居,常称南下的北方人为“荒伧”、“伧父”等,意为出于边鄙地区的粗野之人。而刘宋以后,渡江较早的北人反而以“荒伧”来称呼晚到的北人。
梁武帝末年,侯景曾请婚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两家遭辱而生怨隙,当侯景南下攻陷金陵之后,旋即大肆杀掠门阀士族。侨姓士族除兰陵萧氏以外,在侯景之乱后,已经不再兴盛。
北方
虏姓: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命令鲜卑人说汉语、改汉姓,以洛阳所在河南郡为郡望,河南元氏、河南长孙氏、河南宇文氏、河南于氏、河南陆氏、河南源氏、河南窦氏等贵族为首,号称“虏姓”,由鲜卑贵族,摇身一变为汉姓的士族。
郡姓:随着北魏政权的分裂,郡姓分裂成两支:一支为经东魏到北齐,仍然保持汉代讲经学、重儒术的传统,叫做山东郡姓,以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为大姓。在唐朝,此七族合称七姓十家。另一支是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在宇文氏的以关中文化为本位政策下,渐趋胡人化的士族,就是所谓关中郡姓,以京兆韦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弘农杨氏、京兆杜氏为大姓。
宇文泰在西魏,为了与高欢抗衡,在苏绰等人的帮助下,更改西迁关、陇地区的山东士族的籍贯为关内郡望,以府兵制为基础,建立起一个较为胡人化的,兼容鲜卑贵族、汉人士族的统治集团,也就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提出的关陇集团。
隋唐
唐代世家大族的特征是着重郡望,世官世禄世婚。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士族所操控。由于隋唐政权有赖关中士族支持拥戴,且山东士族仍保有数百年的重阀阅、讲经学之传统,所以依旧享有优越政治及社会地位。
隋唐以来都有君主致力于削弱门阀,这些长存数百年的山东士族的社会、经济地位仍十分优越。但是他们对朝代的建立有功劳,所以君主是用温和的政策改革削弱士族,将其逐渐排除。
在隋文帝任内,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目的是择取人才,削弱门阀任官系统。可惜隋朝国祚甚短,到唐初,科举并不发达。唐太宗指示以当时大臣品位高低订定等级,重新判定《氏族志》。结果改定唐朝皇族李氏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长孙氏,山东士族博陵崔氏被降为第三等。
武后为对抗掌握政权的唐宗室、大臣,在科举制度中提升进士科的地位,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备。因进士科难考,而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所以进士科逐渐受到重视。这意谓著士族在历代所享有的优势,也就是对于经学的优渥学识,随着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战,而主攻明经科的士族影响逐渐衰微。所以唐代出现了由明经科的李党,也就是山东士族官员,与牛党进士科新锐形成的牛李党争。
北方门阀,在经过了长期的门第观念影响下,民间仍存有“门当户对”这种不同门第,不互相通婚的风气,有些世家大族甚至连李唐皇室也看不上眼,《新唐书杜兼传》即有记载,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士族时,犹感慨地说:“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种风气一直持续整个唐朝,到了黄巢之乱才因破坏而快速消灭。
消亡
·从晚唐到北宋,名族贵胄为官者,由七成多降至一成多;寒族为官,则由约一成增至近六成。北宋士族尽是新兴,唐代大族几尽消亡。
·在唐末的黄巢之乱中,造成大量士族人士的伤亡,再者,于唐哀帝末年,朱温投当朝公卿三十余人于黄河中,清河崔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韦杜皆遇害,当时武夫李振在朱温侧,说道:“此辈自称清流,今投入黄河,永为浊流!”而朱温则笑着点头。史称白马之祸。富饶的家园与产业也惨遭破坏,而北方士族引以为傲的贯册族谱也流失,士族衰落,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士族的地位由地主绅士阶级取代。
唐末五代的战乱,可说是一场“阶级战争”。黄巢、朱温、柳璨之流,不仅觊觎皇位,也满腹牢骚,对旧有的社会阶级有强烈恨意,大肆杀害旧有士族。社会对所谓的世家大族,也有普遍敌对之意,不再尊敬唐代那种门阀,也不渴望与那些世族联姻。几代之后,那些散居的族人已化成许多家庭,忘记共有的传承。
五代时,旧有统治阶层毁灭,为一批新人取代,世族传统崩溃。宋代的望族,即使附会是某个唐代士族的后人,可信的世系都只由北宋时开始。北宋王清明《挥麈前录》,记录了当时最显赫的36个望族,是全新的名士集团,和唐代的社会中坚没有关系,已没有一个望族可以追溯到唐及五代。
参见
相关制度
九品官人法
占田制
土断
科举
进士科
相关事件
五胡乱华
淝水之战
侯景之乱
牛李党争
黄巢之乱
著名士族
东汉大姓:南阳邓氏、扶风窦氏、汝南袁氏、颍川荀氏、颍川陈氏
侨姓:琅邪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
吴四姓:吴郡朱氏、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
会稽四姓:会稽贺氏、会稽魏氏、会稽虞氏、会稽孔氏
关中郡姓:京兆韦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弘农杨氏、京兆杜氏
山东郡姓: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虏姓:河南元氏、河南长孙氏、河南宇文氏、河南于氏、河南陆氏、河南源氏、河南窦氏
其他
义兴周氏、
吴兴沈氏
吴兴姚氏
汝南袁氏
汝南周氏
颍川陈氏
泰山羊氏
平舆许氏
河内司马氏
安定胡氏
安定皇甫氏
琅邪诸葛氏
渤海高氏
渤海封氏
上谷寇氏
清河房氏
清河张氏
扶风窦氏
中山甄氏
武功苏氏
钜鹿魏氏
敦煌令狐氏
河间邢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