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王弼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9
转发:0
评论:0
生平事迹王弼在年幼时已非常聪明,十余岁时,好老子,而且口才出众,与锺会齐名。未弱冠时,已为当时的官员、文人所识。王弼与吏部郎裴徽见面时,裴徽一见而感到奇异,并问:“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王弼传》。《世说新语,文学》则记载是在弱冠后见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后来亦为傅嘏所知。当时,何晏为吏部尚书,亦对王弼的才能甚是惊奇。正始年间,黄门侍郎未有人担任,何晏已起用贾充、裴秀、朱整,又商议任用王弼。当时丁谧与何晏争衡,向曹爽推荐高邑王黎。于是曹爽起用王黎,而以王弼补任台郎。在上任后,与曹爽见面,曹爽屏退左右,而王弼只与其论道,于是被曹爽轻视。当...

生平事迹

王弼在年幼时已非常聪明,十余岁时,好老子,而且口才出众,与锺会齐名。未弱冠时,已为当时的官员、文人所识。王弼与吏部郎裴徽见面时,裴徽一见而感到奇异,并问:“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王弼传》。《世说新语,文学》则记载是在弱冠后见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后来亦为傅嘏所知。当时,何晏为吏部尚书,亦对王弼的才能甚是惊奇。 正始年间,黄门侍郎未有人担任,何晏已起用贾充、裴秀、朱整,又商议任用王弼。当时丁谧与何晏争衡,向曹爽推荐高邑王黎。于是曹爽起用王黎,而以王弼补任台郎。在上任后,与曹爽见面,曹爽屏退左右,而王弼只与其论道,于是被曹爽轻视。当时,曹爽专政,任用亲信。王弼通达,并不经营名声。王黎病死后,曹爽以王沈代王黎,王弼于是不得在其门下,何晏为之叹恨。因为年资甚浅,而且不擅长公务,于是更不受注意。

淮南人刘陶,善论纵横,为时人所推举,每次与王弼谈话,常被王弼所折服。

何晏认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是精妙,锺会等人亦同意。而王弼与之不同,认为圣人的神明多于人,而五情与人相同,“神明茂,所以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在为《周易》作注后,颍川人荀融问难王弼《系辞上》中“大衍”的要义。王弼答其意,写信讽刺荀融:“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颜子之量,孔子之所预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又常狎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足下之量,虽已定乎胸怀之内,然而隔逾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故知尼父之于颜子,可以无大过矣”。

正始10年(249年),曹爽被废,王弼亦被免官。同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

人物、逸事

王弼性格和于名理,喜好

游宴,亦识音律,擅长投壶。因为常以所长笑人,被当时的士君子所厌。(《王弼传》)

王弼与锺会友好。锺会论议以校练为主,不过亦佩服王弼的高致。(《王弼传》)

初时,王弼与王黎、荀融相善。后来因为王黎被起用为黄门侍郎,于是怨恨王黎。而与荀融亦变得不和。(《王弼传》)

在未弱冠时,往见何晏,当时论客满席。何晏曾闻王弼名,以论胜者的论理问王弼:“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王弼不”,于是王弼问难,满席人都折服。王弼又数次作主客自问自答,其论皆满席人所不及。(《世说新语,文学》)

何晏曾注《老子》,未完成,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因为王注精奇,自认为不及之,不能回应,只得唯唯诺诺,于是不再继续为《老子》作注,改作《道德论》。(《世说新语,文学》)

王弼死后,司马师等有识之士亦为之嗟叹。(《王弼传》)

据说在为《周易》作注时,辄笑郑玄为儒,认为“老奴甚无意”。于时夜分,忽然听见门外阁有脚步声,有人进来,自称郑玄,叱责:“君年少,何以轻穿文凿句,而妄讥诮老子邪?”极有忿色,言罢离去。王弼心生畏恶,不久后患厉疾而死。(《幽明录,卷三》)

历来评价

何晏叹之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王弼传》、《世说新语,文学》)

王济好谈,病老、庄,常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王弼传》)

何劭:“弼天才卓出,当其所得,莫能夺也”、“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注《易》,往往有高丽言”、“然弼为人浅而不识物情”、“其论道傅会文辞,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王弼传》)

陈寿:“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三国志,锺会传》)

孙盛曰:“《易》之为书,穷神知化,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世之注解,殆皆妄也。况弼以傅会之辨而欲笼统玄旨者乎?故其叙浮义则丽辞溢目,造阴阳则妙颐无闻,至于六爻变化,群象所效,日时岁月,五气相推,弼皆摈落,多所不关。虽有可观者焉,恐将泥夫大道”。(《三国志注,锺会传》)

东晋范甯:“黄唐缅邈,至道沦翳,濠濮辍咏,风流靡托,争夺兆于仁义,是非成于儒墨。平叔神怀超绝,辅嗣妙思通微,振千载之颓纲,落周孔之尘网。斯盖轩冕之龙门,濠梁之宗匠。尝闻夫子之论,以为罪过桀纣,何哉?”、“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吾固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自丧之衅小,迷众之愆大也”。(《晋书,范甯传》)

南北朝刘勰:“魏之初霸,术兼名法。傅嘏、王粲,校练名理。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途矣。详观兰石之《才性》,仲宣之《去伐》,叔夜之《辨声》,太初之《本无》,辅嗣之《两例》,平叔之二论,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若秦延君之注《尧典》,十余万字;朱文公之解《尚书》,三十万言,所以通人恶烦,羞学章句。若毛公之训《诗》,安国之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文心雕龙,论说》)

隋朝颜之推:“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阱也”。(《颜氏家训,勉学》)

唐朝孔颖达:“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易正义序》)

宋朝朱熹:“王弼周易,巧而不明”。(《朱子语类,孟子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世弼
生平王世弼的祖父和父亲在宋武帝刘裕灭亡后秦姚泓的时候跟随刘裕南迁。王世弼身高七尺八寸,魁武伟岸,有壮气,擅于草书和隶书,喜爱经籍,在南齐以军功官至游击将军,担任军主,协助助戍守寿春,与裴叔业一起谋划归附北魏,被任命为南徐州刺史。景明初年,王世弼被授任冠军将军、南徐州刺史,计划镇守锺离,将要封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后来以冠军将军担任东秦州刺史,专靠刑罚治理州务,为百姓所怨恨,有收受贿赂的传闻。一年多后,王世弼被御史中尉李平弹劾,遇到大赦而免罪。很久以后,王世弼被授任太中大夫,加号征虏将军,很快以征虏将军外任河北郡太守,有良好的清誉。王世弼又转任转勃海相,很快升任中山郡内史,加号平北将军。直阁元罗是领军元乂的弟弟,曾经路过中山郡,对王世弼说:“堂堂两州刺史,如今变为一郡官,也真让人心不平。”王世弼说:“仪同的称号,从邓骘开始;平北将军做郡官,从下官开始。”正光元年(520年),王世弼在任内去...
· 王弼是如何死的?王弼的生平简介及学术贡献
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三国曹魏山阳(今河南焦作)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四部。其中《老子指略》、《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人物生平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据《三国志·魏书...
· 王弼的“贵无”思想探析
汉魏之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转型期。东汉末年[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更加衰微。],两汉经学已经变得烦琐;而当时的士大夫[注: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中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阶层也由于政治上的压力,也不能畅所欲言,使之在魏正始年间,谈玄说远回避现实的玄学思潮自然渐渐兴起。玄学的中心问题是有与无的问题,魏晋玄学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是有、无含义及其二者间关系的演变。虽然玄学各派对名教与自然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基本的倾向都是把“名教”指向社会伦理原则,如社会等级名分、道德规范、礼法教化等,也就是“有”;而把“自然”指向了与名教相对的天地万物的本真状态和人类的自然本性,也就是“无...
· 蒙冤而亡的武将王弼
王弼(?~1393)定远县人,明将领。初结乡里,依三台山树栅自保。后率部归明太祖,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升元帅;下兰溪、金华,授池州,复太平,下龙兴、吉安,大战鄱阳,邀击陈友谅于泾江口,平武昌,还克庐州,拔安丰,破襄阳、安陆,取淮东、旧馆,败张士诚将朱暹,遂取湖州,升任骁骑右卫亲军指挥使。进围平江,张士诚亲率锐士突围,出西门搏战,将奔常遇春军。常遇春拍王弼臂说:“军中皆称尔是健将,能为我取此乎?”王弼乃驰骑挥双刀奋击,敌小却。常遇春率众乘之,吴兵大败,人溺死沙盆潭者甚多。张士诚入城,不敢再出。从大军征战中原,下山东,定河南,遂取元都,克山西,进征察罕脑儿,师还。洪武三年(1370年)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从西平侯沐英西征,收服朶甘诸酋及洮州十八族,论功封定远侯;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至大理,土酋段世扼守龙尾关,王弼由洱水趋上...
· 安徽省-滁州-定远王弼
王弼(?~1393年),号双刀王,安徽临淮(安徽凤阳)人,祖籍安徽定远,明朝开国功臣、重要将领,定远侯。约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王弼率部投靠朱元璋,其后屡建战功。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平江战役中痛击张士诚,立下大功。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授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随沐英征伐西番。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随傅友德征伐云南。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和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先后随冯胜、蓝玉北伐北元。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因蓝玉案死。南明弘光帝追谥“武威”。早年经历约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王弼集结乡里依仗三台山树栅自保,因为擅使大刀,被称为“双刀王”。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王弼率领乡里投奔在济江归顺于朱元璋,朱元璋知晓王弼的才能,让他担任宿卫,隶属于邓愈军队。建功元末约至正十七年(公元135...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