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
成书研考
《韩非子‧五蠹》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 商 、管之法者家有之。”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最后说:"余尝读 商君 《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认为它的思想内容和商鞅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相符合。
《汉书-艺文志》着录《商君》二十九篇,班固注曰:“名鞅,姬姓,卫后也,相秦孝公。”
《诸葛武侯集》中始有《商君书》之名,又称《商子》,《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或着录《商君书》,或着录《商子》,皆曰五卷。现有二十六篇,其中第十六篇存目无文,第二十一篇有录无文,实存二十四篇。《商君书》有严可均校本,近人朱师辙撰有《商君书解诂定本》,王时润撰有《商君书集解》。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都说今亡三篇,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说今亡其一,可能是他们所见的版本不同,因而所记的缺佚篇数也不一样。《群书治要》卷三十六引《商君书-六法》中一段,实际只有二十四篇半。
据后人考证,多为商鞅之后的人,“殆法家者流,掇鞅余论,以成是编”(《四库全书总目》)。《商君书》中《更法》、《错法》、《徕民》等多篇涉及商鞅死后之事,显非出自商鞅之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殆法家流,掇鞅余论,以成是编”,应是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其中着重论述了商鞅一派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
思想内容
《商君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
《更法》篇第一 详细记述了商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
《去彊》篇第四 论削除民不听从政令带来的弊端,并需要籍以刑罚,专心农战,少事商贾做为解决之方。
《开塞》篇第七 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这种历史变化的观点在哲学史上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在具体措施上,此书主张加强君权,建立赏罚严明的法治制度,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提倡耕战,同时反对用诗书礼乐和道德教化的手段治理国家。
《弱民》篇第二十 旨在阐述‘弱民’与‘强国’之间的相对关系。
评价
秦国部族民风强悍。商鞅为了凝聚国家的实力,不得不提出有效善用民众力量的办法,如《商君书》提到的“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彊”《 商君书·去彊 》、“民弱国彊,民彊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弱民 》。
目录
重要版本
注疏
关于《商君书》的校释,有清人严可均校本,近人王时润《商君书校诠》、朱师辙《商君书解诂定本》、蒋礼鸿《商君书锥指》、高亨《商君书注译》等。兹择要罗列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