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
参考资料《新唐书·志第二十九·地理三》《明史·志第十六·地理一》《清史稿·志二十九·地理一》
参考资料
《新唐书·志第二十九·地理三》
《明史·志第十六·地理一》
《清史稿·志二十九·地理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冀州区
历史秦属巨鹿郡,西汉置信都县,为信都郡郡治。曹魏时信都郡改为安平国,信都县仍为安平国都,并为冀州州治。西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均为冀州州治、信都郡治。隋朝开皇年间废郡,遂为冀州州治。唐宋金皆因之,隋大业和唐天宝年间曾改冀州为信都郡。元朝属真定路,明朝省信都县入冀州,属真定府。清升为冀州直隶州。1913年废州为冀县,属冀南道。1994年设冀州市。2016年,撤销冀州市,设立衡水市冀州区。地理位置东与枣强县(衡水)为邻,南与南宫市、新河县(邢台)接壤,西与宁晋县(邢台)、辛集市(石家庄)相连,北隔衡水湖与桃城区(衡水)相望。地势全境东南部和西北部稍高,东北部较低,海拔高度为21.5至26.5米,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质地适中,土层深厚。气候冀州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光热资源比较丰富。...
· 冀州直隶州
参考资料《清史稿·志二十九·地理一》
· 冀州刺史部
名称由来“冀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大体指黄河与汾河之间的大片区域。因为古代尧、舜帝王曾在此处立国建都,遂成中国之号。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冀州即其一。《尚书·禹贡》载:“冀州既载。”《周礼·职方》:“河内曰冀州。”《释名》载:“冀州取地为名,有险易,帝王所都。”《太康地记》曰:“冀近其气,相近也,其地自太行,东至碣石、王屋、底柱。”《吕氏春秋》云:“两河之间为冀州,正北方。”《尔雅·释地》云:“两河间曰冀州。”西汉冀州刺史部西汉时,领赵国、魏郡、广平郡、钜鹿郡、信都郡、河间国、清河郡、真定国、常山郡、中山国10个郡国。东汉冀州刺史部东汉时,领魏郡、钜鹿郡、常山国、中山国、安平国、河间国、清河国、赵国、勃海郡9个郡国。出处^《汉书》:“河内曰冀州:其山曰霍,薮曰扬纡,川曰漳,浸曰汾、潞。”^顾炎武《日知录‧惟彼...
· 吕布传——效力冀州
这时候的冀州,是在关东反董联军盟主袁绍的手中。当初十一路诸侯结成反董联盟,大家曾经庄严对天起誓,那誓言的末尾说道:“凡我同盟之后,毕力致命,以伐凶丑,同奖王室,翼戴天子。有渝此盟,神明是殛,俾坠其师,无克祚国!”真是慷慨激昂,大有诚贯金石而义薄云天的模样。可惜很快这誓言便变成空话,先是联军开到前线后,大多数人怕自己实力受损害,不愿带头冲上去与董卓的人马交锋;接着各路诸侯又发生内讧,彼此之间倒先打得你死我活。魏文帝曹丕后来在他的《典论·自叙》中曾形容当时的情况是“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知道了这一背景,那么对攻入洛阳只有孙坚一支队伍就不会感到奇怪了。作为盟主的袁绍,就没有带一个好头。他是最早参加内部争夺的诸侯之一,并在初平二年(191)的七月,以软硬兼施的手段,赶走冀州的军政长官韩馥,霸占了冀州。冀州的首府,当时在邺县(今...
· 冀州冯氏家族
冀州冯氏家族探源2011-09-1400:21:45来源:中华冯氏网作者:【大中小】浏览:1013次评论:0条当我们走进岳良村的时候,已是下午。还有两天就是春节了,阳光下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浓浓的喜庆气氛中。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正领着孩子放风筝的冯庆双。我和他算是老相识,几年前曾采访过他。如今,他手里仍珍藏着那部光绪年间修订的《冯氏家谱》。在宽敞的客厅里,冯庆双一边翻着古香古色的家谱,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岳良村冯氏家族的渊源,89岁的老父亲也闻讯踱过来,坐在我们旁边。冯姓出自姬姓。始祖是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在春秋时期做晋文公的大夫,他辅佐晋文公灭掉了许多小国,被封于魏地。后来他的子孙中一脉食邑于冯(今河南荥阳),是为姓。关于“冯地”在今天的准确位置,许多书籍还认同另一种说法,就是河南新郑说。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食邑于此,他的子孙便以冯为姓。冯庆双收藏的《冯氏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