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1
转发:0
评论:0
早年巴克莱·德托利1761年11月27日出生于立窝尼亚的帕穆希斯,是在Žeimelis(今立陶宛北部)的一家教堂受洗的路德宗教徒,祖先是从17世纪迁来立窝尼亚的说德语的苏格兰贵族家庭的后代,他的祖父是里加市长,他的父亲博格丹·巴克莱·德托利受承认为俄国贵族。服役历史年轻的巴克莱在1767年5月13日加入了普斯科夫卡宾枪骑兵团,1778年5月成为小号手。1788—1789年巴克莱参加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并在奥恰科夫和阿卡曼攻城战中有杰出的表现。1790年参加了俄国与瑞典的战争,四年后,巴克莱跟随苏沃洛夫元帅前往波兰镇压柯斯丘什科起义。1794年巴克莱作为一名在近来的几次重大战役中担任多位高级军官的杰出副官,被晋升为中校。同年,他被任命为艾斯特兰猎兵军指挥官,三年后改任第四猎兵团指挥官直到1799年,随后出于对他在1794年波兰战役中的优秀表现,巴克莱获晋升陆军少将。在1806年与拿破仑的战争中

早年

巴克莱·德托利1761年11月27日出生于立窝尼亚的帕穆希斯,是在Žeimelis(今立陶宛北部)的一家教堂受洗的宗教徒,祖先是从17世纪迁来立窝尼亚的说德语的苏格兰贵族家庭的后代,他的祖父是里加市长,他的父亲博格丹·巴克莱·德托利受承认为俄国贵族。

服役历史

年轻的巴克莱在1767年5月13日加入了普斯科夫卡宾枪骑兵团,1778年5月成为小号手。1788—1789年巴克莱参加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并在奥恰科夫和阿卡曼攻城战中有杰出的表现。1790年参加了俄国与瑞典的战争,四年后,巴克莱跟随苏沃洛夫元帅前往波兰柯斯丘什科起义。1794年巴克莱作为一名在近来的几次重大战役中担任多位高级军官的杰出副官,被晋升为中校。同年,他被任命为艾斯特兰猎兵军指挥官,三年后改任第四猎兵团指挥官直到1799年,随后出于对他在1794年波兰战役中的优秀表现,巴克莱获晋升陆军少将。

在1806年与拿破仑的战争中,巴克莱在东普鲁士的普乌图斯克会战(1806年11月)中表现杰出,并在之后的艾劳会战(1807年2月7日)中负伤,两次会战中巴克莱的表现使他升为中将。

伤愈后,巴克莱于1808年回到军队指挥了对瑞属芬兰的军事行动。1809年巴克莱迅速而勇猛的穿越冰封的波的尼亚湾的行动使他的名声哄传欧洲,此举使得俄军出敌不意的占领了瑞典的于默奥。对于这一战术的运用,巴克莱的事迹被俄国著名诗人Baratynsky(曾被普希金称赞过的某人)写入其不朽的诗篇中。巴克莱在此战后晋升陆军上将,并被任命为芬兰总督。一年后,巴克莱回到京师担任战争大臣直到1813年。

拿破仑入侵俄国

在整个1812年拿破仑征俄战争中,巴克莱一直担任西部第一军团的最高指挥官,该军团是当时俄军用以抗击拿破仑的最大军队。他提出了如今相当有名的焦土战术,将敌军一步步引入本国的领土,率军撤退到Tsaryovo-Zaymishche(在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之间,维亚济马西面)。在战局初期,巴克莱率俄国第一军团从维尔纳退往德里萨,继而转向维捷布斯克,再退向斯摩棱斯克,巴克莱和第二军团的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亲王一直凭著丰富的作战经验与拿破仑周旋,避免正面交锋,拒不实施富耳将军制订的2B作战计划(富耳想让巴克莱固守德里萨而巴格拉季昂进到法军主力背后),最终两军在斯摩棱斯克会师。

但无论如何,俄国人相当反对一个外国人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巴克莱的竞争对手甚至到处散播巴克莱是拿破仑的代理人的谣言,连随着俄军不断撤退的俄国民众也指责他的懦夫行为。巴克莱承受着下属和皇帝的压力下开始了斯摩棱斯克会战(1812年8月17—18日)。拿破仑威胁了巴克莱唯一的退路以致巴克莱不得不率军从斯摩棱斯克撤退。丢失了俄国的圣城斯摩棱斯克,巴克莱遭到了将领和俄国人的强烈,以致亚历山大一世皇帝也无法再置之不理。其时巴克莱已几乎无威信可言,如巴格拉季昂亲王之类的同僚和康斯坦丁大公等下属,甚至是士兵、平民,都公开表达对统帅撤退战略的不满。出于违背亚历山大一世本身意愿的决定,皇帝任命了曾在奥斯特里茨败于拿破仑之手的库图佐夫上将为俄军总司令,尽管皇帝与库图佐夫完全无法相处,但库图佐夫在朝臣和人民中却有极高人气。卸任后的巴克莱继续担任了西部第一军团的指挥官。

在博罗金诺战役(1812年9月7日)中巴克莱勇猛而冷静的率领俄军右翼,出于对巴克莱个人品德的信任,巴格拉季昂在战况危急时不经过库图佐夫直接向巴克莱求援,巴克莱闻讯后立刻派出6个防卫团、8个掷弹兵营、24门12磅炮全速支援。在战后的菲利军事会议上,巴克莱建议库图佐夫放弃未设防的莫斯科。随后由于巴克莱染病而不得不离开军队静养。

拿破仑在俄国战败后,巴克莱的战术所带来的最终胜利使得他成了一个浪漫的英雄,不仅被同时代的人误解,甚至被宫廷所厌恶。他的荣誉被皇帝恢复,再一次,他在俄国的声望急剧上升。

国外的战役

巴克莱重返战场并参加了在德国的战役。库图佐夫死后,巴克莱再一次成为俄军总司令参加了包岑会战(1813年5月21日),在职期间他参与德累斯顿战役(1813年8月26—27日),库尔姆战役(1813年8月29—30日)和莱比锡战役(1813年10月16—19日),在第六次反法联盟后期的战斗中,巴克莱有效地指挥了反法盟军中的主力军团,因此亚历山大一世授予巴克莱伯爵头衔。

巴克莱参加了1814年联军入侵法国的行动并指挥了对巴黎的劫掠,这使他得到了陆军元帅权杖作为奖赏,成为著名的冬宫六十四元帅之一。1815年,巴克莱再次担任西征俄军总司令准备入侵法国,未几拿破仑于滑铁卢败绩,巴克莱班师回朝。战争结束后,巴克莱获封为亲王。单单是劫掠巴黎和未成行的远征,就能让巴克莱分别获封元帅和亲王,这也只能说明亚历山大一世在尽力补偿在1812年战局时无法保护巴克莱的愧疚吧。

战后不久,巴克莱的健康状况便开始恶化。他只好离开军队回到他在Jõgeveste(在今爱沙尼亚南部)的庄园。1818年5月26日,巴克莱崩逝于东普鲁士的因斯特堡,此时他正想从他在立窝尼亚的庄园前往德国养病。

他的妻子Helene Auguste Eleonore von Smitten"在对他的尸体做了防腐处理后于1832年放入由Apollon Shchedrin 和 Vasily Demut-Malinovsky 设计的陵墓中。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即位后,下旨于首都圣彼得堡喀山大教堂前面建立一个壮丽的巴克莱的雕像。在里加也有元帅的雕像,在因斯特堡有Vladimir Surovtsev设计的巴克莱元帅青铜全身塑像,在塔尔图有个半身像,以及被“巴克莱最爱的屋子”(在其死后由他的遗孀接收)。

巴克莱·德托利亲王的儿子Magnus于1871年10月29日去世后,亲王的男性后嗣便断绝了,俄皇亚历山大二世下诏由元帅的姐姐的外孙Alexander von Weymarn继承亲王的世系,幷于1872年6月12日继承巴克莱·德托利—魏玛恩亲王的头衔。

纪念

1880年Nesvizhskiy第四掷弹兵团(伟大的元帅、亲王巴克莱·德托利,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专属)以亲王的名字命名。

评价

巴克莱·德托利并不算是一位被遗忘的名将,在战后他的荣誉得到了恢复,在这一点上远比同是外国人但一直是伯爵、上将的本尼格森幸运得多,甚至据传这两人都曾遭库图佐夫。在之后的日子里,库图佐夫作为拿破仑的实际击败者地位不断升高,在苏联时期达到顶峰,而巴克莱却不断被遗忘。甚至在小说《战争与和平》中,作者托尔斯泰也借主角鲍尔康斯基之口对巴克莱做出评价:“巴克莱·德托利是个好大臣,但不是个好将军。”

来源

本条目出自已经处于公有领域的:Chisholm, Hugh (编).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一版.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米哈伊尔·古列维奇
外部链接米哈伊尔·古列维奇(棋手)-在ChessGames.com的棋手档案
·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
统治米哈伊尔的父亲费奥多尔·尼基季奇·罗曼诺夫,是伊凡四世的中央顾问。1600年和母亲一起遭到流放。这是鲍里斯·戈都诺夫当选沙皇的结果,在1598年,他的父亲被诬告叛国。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在1613年2月21日被国民议会推选为沙皇,是为米哈伊尔。米哈伊尔当时还是一个16岁的少年,此前名不见经传。如果按照家谱算起来,米哈伊尔也可以算是皇亲国戚,和留里克王朝有些渊源:他是伊凡四世的第一个妻子,也就是皇后阿纳斯塔西娅的侄孙。此外,罗曼诺夫家族在俄罗斯内忧外患交迫的“王朝混乱时期”也因为大义不屈的举动赢得俄罗斯人的爱戴,获得一定的声誉。当年戈东诺夫强行把米哈伊尔的父亲费奥多尔·尼基季奇·罗曼诺夫强行送进修道院,当了教士,改名为神父菲拉列特;后来季米特里三世又把菲拉列特神父掠走,任命他做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在波兰被米宁和波扎尔斯基起义军赶出莫斯科后,菲拉列特大牧首拒绝与波兰国王西格蒙德合作,在民...
·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京
主要作品《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诗学问题》(1929)《对话的想像:巴赫汀的四篇论文》《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语艺类型与其他的晚期论文》《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庶民文化:佛朗斯瓦‧拉伯雷的脉络》《拉伯雷与他的世界》(1968)
·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生平1711年11月19日,罗蒙诺索夫生于俄国阿尔汉格尔斯克省霍尔莫果尔附近的一个杰尼索夫卡村里,父亲是个兴旺的渔民。阿尔汉格尔斯克是当时俄国最大的海港城市,英、荷等国的商船经常来往于此,这种环境对他从小的兴趣和志向颇有影响。他从10岁起就协助父亲捕鱼,与狂风恶浪搏斗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美妙幻化的自然景色开阔了他的视野。罗蒙诺索夫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目不识丁的父亲不能给他以任何帮助。他只能向邻居学习识字,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得到的一切书籍。1735年他保送到圣彼得堡科学院学习。1736年被派往德意志学习矿业,先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等,后到弗莱贝格学习矿业和冶金学。1741年罗蒙诺索夫回圣彼得堡科学院,任物理学副教授。从此,他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1745年8月成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和化学教授。1748年秋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创建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75...
· 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
外部链接卡拉托佐夫基金会官方网页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