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太史慈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6
转发:0
评论:0
生平北海报恩少时好学,曾仕于郡奏曹史。后来州与郡之间出现嫌隙,都向上级交奏章,上级只受理先到的奏章,太史慈便追上州府使者,装作洛阳公车门人索看州府奏章,用刀破坏,再对使者说:“你不给我看,我也不能破坏这份奏章,我们都有罪。”说服使者一同出城逃亡后,太史慈却又寻机折回呈上了郡里的奏章,遂令有司不采信于州府,处事缜密周到,从此开始知名。但此事使太史慈被州府所仇视,于是举亲往北逃至辽东郡。后来其母以孔融多次致赠饷遗,而孔融被黄巾军管亥所围,便叫太史慈前往帮助。太史慈便奉母命往援孔融,他杀入重围与孔融会合后,先以“韬晦之计”使黄巾军懈怠(太史慈连续两天于清晨时引领从人,带备弓箭及箭靶到北海城门之下,装作练习射箭然后回城。黄巾军队起初惊疑,后来习以为常,不复为备,太史慈便于第三天突击,成功出围),突破黄巾军包围,前往刘备处求助,围解后,孔融向太史慈说:“卿吾之少友也。”表示相当看重。太史慈回家拜母后...

生平

北海报恩

少时好学,曾仕于郡奏曹史。后来州与郡之间出现嫌隙,都向上级交奏章,上级只受理先到的奏章,太史慈便追上州府使者,装作洛阳公车门人索看州府奏章,用刀破坏,再对使者说:“你不给我看,我也不能破坏这份奏章,我们都有罪。”说服使者一同出城逃亡后,太史慈却又寻机折回呈上了郡里的奏章,遂令有司不采信于州府,处事缜密周到,从此开始知名。但此事使太史慈被州府所仇视,于是举亲往北逃至辽东郡。后来其母以孔融多次致赠饷遗,而孔融被黄巾军管亥所围,便叫太史慈前往帮助。太史慈便奉母命往援孔融,他杀入重围与孔融会合后,先以“韬晦之计”使黄巾军懈怠(太史慈连续两天于清晨时引领从人,带备弓箭及箭靶到北海城门之下,装作练习射箭然后回城。黄巾军队起初惊疑,后来习以为常,不复为备,太史慈便于第三天突击,成功出围),突破黄巾军包围,前往刘备处求助,围解后,孔融向太史慈说:“卿吾之少友也。”表示相当看重。太史慈回家拜母后,其母亦说:“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

酣斗小霸王

离开辽东后,本想见同郡扬州刺史刘繇,于是来到曲阿县,却在见前孙策军已至,部下劝告刘繇可以太史慈为大将军,刘繇说:“如果我重用太史慈,许劭不会取笑我吗?”其时太史慈不被重用,只负责担任前线军情侦察。当时他独自与一骑卒来到神亭,遇到孙策,孙策那边的十三从骑都是韩当、宋谦、黄盖之辈,太史慈却仍然上前决斗,孙策与他单挑。孙策刺下太史慈的马,而揽得太史慈项上手戟,太史慈亦得孙策兜鍪。刚巧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方才作罢。

信义笃烈

后来刘繇与太史慈不敌孙策,刘繇而逃入芜湖,躲藏于山中,称丹杨太守。当时孙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太史慈则前往泾县,建立屯府,多数为山越所依附。

太史慈顽强抵抗之下,最后仍被孙策俘虏。孙策即时解开其困缚,捉其手说:“还记得在神亭认识你,如果你当时同我一齐会怎样?”慈曰:“不可估计。”孙策大笑曰: “今日起,我们一齐吧。”孙策署太史慈门下督。孙策相当重视太史慈,决定收揽他。刘繇败走后,尚有余众万多军卒未降,太史慈便受命前往安抚。其时孙策军中众人都认为太史慈会从此离去,不再回来,然而孙策却坚信太史慈必不背诺,二人更约定不过六十日后回,太史慈亦果能于期限内回来。授以兵权,拜折冲中郎将。

后来孙策分海昏、建昌设左右六县,委任太史慈为建昌都尉,主治海昏,并督各将还击以骁勇著称、曾数次作乱于艾县、西安县一带的刘表从子刘磐。太史慈成功镇服守地,令刘磐绝迹江东,不再为祸作乱。甚至连曹操都曾因闻其名而与他通信,并于信件中夹着当归,示意要招揽太史慈,但太史慈都没有加以理会。

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享年四十一岁。《吴书》载他临亡时,叹息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孙权甚为悼惜。

轶话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约178cm),有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其箭术相当了得,享誉当代,他在北海为孔融求援时,曾带弓箭冲突黄巾重围,当黄巾军队上前包围太史慈,他引弓射杀数人,箭无虚发,令黄巾贼不敢再追。投降孙策后,某次太史慈随孙策讨伐麻保贼时,有一敌将于城楼上揽著城上梁木,向孙策军大肆叫骂,太史慈便引弓一射,一箭贯穿敌人的手,直中楼中短梁,弓术如此精妙,此“贯手著棼”一事更成为千古佳话。 太史慈毕生展现了多方面的才能,其智勇双全的表现,可谓一代名将。而他尽义守信的性格,更是为古今所称道,既能报恩于孔融,又能守诺于孙策,均可见其为人磊落。然而寿命不长,所以临终有“所志未从,奈何而死”的遗憾。

《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七》中载孙元晏有一首写太史慈的诗:“圣德招贤远近知,曹公心计却成欺。陈韩昔日尝投楚,岂是当归召得伊。”

后人

太史享,太史慈之子。官至越骑校尉,仍曾任尚书、吴郡太守。

太史叔明,太史慈后世孙。南朝梁时人。

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初登场为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后来表现与《三国志》中没有太大分别,但其死亡时间却往后调了数年。于群英会、赤壁之战中,太史慈也有登场,先在群英会上为周瑜担任监酒官,于赤壁战中则负责绕到曹军背后,断绝来自合肥的曹军援兵。后来太史慈更于合肥之战一役中大战魏将张辽,可惜其所献的“里应外合”之计被张辽悉破,张辽更将计就计,安排伏兵,袭击进入合肥城的太史慈,令太史慈身中数箭,回营后伤重身亡。书中更有一首五律诗句作赞:“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李洪涛、陈之辉饰演太史慈

1996年电视剧《三国英雄传之关公》:张文进饰演太史慈

漫画游戏

真三国无双系列/无双OROCHI系列(光荣公司开发)

《苍天航路》(王欣太)

《火凤燎原》(陈某)

评价

《三国志》载孔融曰:“卿(太史慈)吾之少友也。”

《三国志》载刘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陈寿《三国志》评曰:“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三国志》引《吴历》:“(孙)策曰:‘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终不欺策。’”

《三国志》引《江表传》:“(孙)策曰:‘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

谢混《宋书·刘敬宣传》:“人之相知,岂可以一涂限,孔文举礼太史子义,夫岂有非之者邪!”

孙元晏:“圣德招贤远近知,曹公心计却成欺。陈韩昔日尝投楚,岂是当归召得伊。”

洪迈:“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一时豪杰志义之士,礌礌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为可称。”

郝经:“慈笃于信义,以气相许穿彻,劲挺克复。其言亦田畴辈流也。终委身孙氏,受其驱防,以不能为王爪士咄唶自恨,衔愤以死,其志可哀已。”

罗贯中:“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参考资料

《三国志·吴书· 太史慈传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望江县太慈镇文殊庙史话
在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太慈镇西北侧桃花岭上(原桃岭乡政驻地),昔日有一座斐声大江南北、香火鼎盛、颇具规模的文殊庙。追溯起文殊庙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悠久的轶闻传说——相传自我国历史元代理学家王幼学先生当年在其故乡——慈湖畈(在今望江县太慈镇湖村境内)创办“慈湖书院”之后,(“慈湖书院”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当时的古雷阳地区、尤其是望江县城西北侧桃花岭一带,民智日渐开化,文风益显昌盛。其后,秀才、进士、举人连年迭出,使得昔日的古雷阳桃花岭一带成了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之乡。元代未年,古雷阳桃花岭一带的文人学士们从弘扬、倡导文化教育,崇尚科举及第与孔孟理学等出发,动议发起由地方乡坤和广大百姓民众自发捐款、献物与募资,并选择在一座傍畈依水的桃花岭上,开始破土建筑起一座气势浑宏的“文殊庙”(寓意“宏开文运,及第殊荣”)“文殊庙”建成后,其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孟子、庄子与墨子等...
· 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怎么死的?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年少时已是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太史慈时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亦至,才开始求通上章。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州吏答道:“是的。”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州吏道:“在车上。”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相与。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章,便提刀截而毁之。州吏大惊高呼,叫道:“...
· 太史慈墓在哪里?太史慈怎么死的
太史慈墓在哪里?太史慈是怎么死的太史慈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青年时,曾因向刘备请兵退黄巾军以解孔融之围,被孔融成为“年轻时的好朋友”。后到曲阿(今江苏丹阳)追随孙策,辅佐孙权屡建战功,先后任折冲中郎将,建昌都尉。建安十一年(206)赤壁之战前病死,临死前大呼“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终年41岁,孙权将其厚葬于北固山上。太史慈墓位于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墓高1.7米,直径约3米,建于长6.7米、宽7.4米的石平台上,北面挡土墙长6.8米,高2米左右不等,墓前有高1.43米、宽约0.7米的大理石碑,上面刻着7个大字“东莱太史慈之墓”。太史慈墓早已不见,墓前原有碑...
· 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太史慈怎么死的
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太史慈怎么死的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太史慈在合肥与张辽交战时中伏身亡,虽然与正史的描写不符(年代及死因),但这个结局却比正史中的记载更为悲壮,也成为三国故事中深入人心的场景之一。正史中记载:孙权统事,以太史慈能克制刘磐,遂委以南方诸大事。于建安十一年卒(公元206年),享年四十一岁。太史慈临亡之时,叹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七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关于太史慈之死,早见于西晋陈寿撰《三国志。吴志》,言“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以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这里只对太史慈的岁数及卒年有明确的记载,为后世史籍征引而无异说。陈寿记事不采传闻杂说,比较真实,但语焉不详,对太史慈死因、死地及葬地均未言及,致使后世说法歧出。一说受箭伤死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亦葬于润州。一说死于海昬(今江西省永修县...
· 太州刺史柳泌
柳泌,唐方士。本名杨仁昼。元和间结识宰相皇甫傅、左金吾将军李道古,待诏翰林。旋出为台州刺史,驱吏民采药。宪宗服其所进金石药,躁怒,左右多得罪。不久暴死,时人认为系宦官王守澄、陈弘志等所弑。他在穆宗即位后被杖杀。基本信息]编辑柳泌,唐方士、诗人,出任过太州刺史,为穆宗所杀。柳沁故事]编辑宪宗望长生宪宗虽然素来有大志,要实现大唐朝的"中兴",并曾为此孜孜求治,但他也是一位专制帝王,也渴望长生不老。自从唐朝开国,就奉太上老君李聃为远祖,所以以道教为"国教",而道教又提倡"仙道",宣传通过服用丹药,就可以长生不老。对此,唐宪宗十分执著。早在元和五年(810年),宦官张惟则从海路出使新罗,回来后他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在一座孤岛上,张惟则偶然遇到了一位神仙,这位神仙告诉他"唐朝皇帝乃吾友也,烦请传语"云云。张惟则说得天花乱坠,宪宗听后深信不疑:"吾前生岂非仙人?"从此,他就不断地下诏,搜求天下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