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神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8
转发:0
评论:0
生涯按照《日本后纪》延历25年4月24日条记载,神王死时为70岁,因此逆算出生年份为天平9年(737年),而按照《公卿补任(日语:公卿補任)》记载出生年份则为天平15年(743年)。神护景云元年(767年),神王获任为从五位下。宝龟元年(770年),神王的伯父光仁天皇即位,神王获二世王待遇,并且从从五位下升至从四位下。宝龟2年(771年),神王出任左大舎人头(日语:大舎人寮)。宝龟8年(777年),神王出任大藏卿后,在宝龟11年(780年)升至正四位下参议,位列公卿。期间,神王亦曾在美作和下总担任国司。桓武天皇即位后不久,神王作为议政官,先后兼任大藏卿和弹正尹(日语:弾正尹)。延历后半段期间,神王屡次升官,分别在延历12年(793年)升任从三位、延历14年(795年)出任中纳言、延历15年(796年)就任大纳言和在延历17年(798年)升至从二位右大臣。延历16年(797年),大纳言纪古佐...

生涯

按照《日本后纪》延历25年4月24日条记载,神王死时为70岁,因此逆算出生年份为天平9年(737年),而按照《公卿补任(日语:公卿補任)》记载出生年份则为天平15年(743年)。神护景云元年(767年),神王获任为从五位下。

宝龟元年(770年),神王的伯父光仁天皇即位,神王获二世王待遇,并且从从五位下升至从四位下。宝龟2年(771年),神王出任左大舎人头(日语:大舎人寮)。宝龟8年(777年),神王出任大藏卿后,在宝龟11年(780年)升至正四位下参议,位列公卿。期间,神王亦曾在美作和下总担任国司。

桓武天皇即位后不久,神王作为议政官,先后兼任大藏卿和弹正尹(日语:弾正尹)。延历后半段期间,神王屡次升官,分别在延历12年(793年)升任从三位、延历14年(795年)出任中纳言、延历15年(796年)就任大纳言和在延历17年(798年)升至从二位右大臣。延历16年(797年),大纳言纪古佐美(日语:紀古佐美)死去后,神王晋身首席太政官,与同样是桓武天皇的堂兄弟大纳言壹志浓王一同作为天皇近亲,在桓武天皇后半任期内作出贡献。其中,在延历16年(797年),神王便曾参与编撰《删定令格(日语:刪定律令)》。

延历24年(805年)11月和延历25年(806年)3月,壹志浓王和桓武天皇相继死去,神王在平城天皇即位后不久也死去,享年70岁,其后追赠为正二位。

人物

神王为人有礼谨慎,不作花巧之事,对事情亦不坚持己见,乃潇洒之人。虽然升至高位,但仍然保持认真的态度。

官历

※未有标明的项目是基于《六国史》

神护景云3年(767年) 1月19日:从五位下

宝龟元年(770年) 11月6日:从四位下

宝龟2年(771年) 闰3月1日:左大舎人头(日语:大舎人寮)

宝龟5年(774年) 3月5日:美作守

宝龟7年(776年) 闰8月20日:下总守

宝龟8年(777年) 10月13日:大藏卿

宝龟11年(780年) 3月16日:正四位下参议

延历3年(784年) 4月2日:大藏卿

延历4年(785年) 5月20日:弹正尹(日语:弾正尹)

延历5年(786年)

延历8年(789年) 12月29日:皇太后高野新笠御葬司

延历9年(790年)

延历12年(793年) 1月7日:从三位

延历13年(794年) 10月27日:中纳言

延历15年(796年) 7月28日:大纳言

延历17年(798年) 8月16日:从二位右大臣

大同元年(806年) 12月6日:追赠正二位

家族

父:榎井王(日语:榎井王)

母:不详

妻:美弩摩内亲王(光仁天皇之女)

参考文献

宇治谷孟(日语:宇治谷孟) (编).续日本纪(下) 全现代语訳. 讲谈社学术文库(日语:講談社学術文庫). 1995. ISBN 978-4061590328. 

森田悌(日语:森田悌) (编).日本后纪(上). 讲谈社学术文库(日语:講談社学術文庫). 2006. ISBN 978-4061597877. 

黑板胜美(日语:黒板勝美) (编). 公卿补任(日语:公卿补任) 第一篇. 吉川弘文馆(日语:吉川弘文館). 1982. ISBN 978-4642003568. 

宝贺寿男(日语:宝賀寿男) (编). 古代氏族系谱集成. 古代氏族研究会. 19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神念
北魏、南梁将领王神念简介,王神念在史上有何成就?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南梁将领,南梁太尉王僧辩之父。王神念喜欢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起家并州主簿,累迁至颍川太守。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据郡投奔南梁,封南城县侯。历任安成、武阳、宣城三郡内史,颇著治绩。在青、冀二州刺史任内,严禁淫祠,移风易俗。在此期间,屡次领军对抗北魏,但多以失败告终。晚年入朝拜右卫将军、散骑常侍、爪牙将军等。普通六年(525年),王神念去世,年七十五。梁元帝时累赠侍中、中书令,谥号“忠”。人物生平初仕魏朝王神念为太原郡祁县人。他自少研习儒术,尤其通晓内典。在北魏时,他最初任州中的主簿。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十月,王神念隶属于任城王元澄麾下,以统军身份与党法宗、傅竖眼出兵进攻南梁的大岘、东关、九山、淮陵等地,并攻克关要、颍川二城,斩杀南梁军主费尼。大约在此时...
· 王子神
概要自古以来,日本一般以“本宫”称呼原主祭神之神社,从中分灵出来的则称为“若宫”((日文)わかみや)、御子神((日文)みこがみ)。后来佛教与神道相互习合,这一类的子神以“童子”之姿表现,遂习称之为王子。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熊野权现信仰,自平安时代末期起将熊野十二所权现里的五位神明称为“五所王子”。在五所王子里排行首位的若一王子神像,便是以少男或少女外貌表现,而全国分灵出去的熊野权现神社里大多供奉此神祇。此外,同时期祇园神社的牛头天王、日吉大社的山王权现的眷属神,也就是素盏呜尊八位御子神的八王子权现,因为治疾去病的灵威显著,获得广大信徒的信仰。地名因王子信仰香火鼎盛之故,以“王子”作为地名的城镇增多,乃至于扩大到全日本。比如东京都北区的王子町,因当地的王子神社威名远播,遂以王子当作地名。同样地,东京都八王子市亦是八王子城里的八王子神社祭祀八王子权现的缘故。不过,也有人认为“王子”这个地名音同“...
· 神贞王后
生平赵氏于纯祖八年(1808年)二月六日,生于豆毛坊私第。纯祖十九年(1819年)与世子李旲于义洞本宫行嘉礼-册封世子嫔,每日都向孝懿王后、纯元王后问安、呵护备至,两殿都称赞赵氏为孝妇。纯祖二十七年(1827年)七月十八日于昌庆宫之景春殿生下宪宗李奂。纯祖三十年(1830年)五月六日世子李旲于昌德宫之熙政堂过世,得年二十二岁(虚岁),谥号“孝明”(继志成事曰“孝”,照临四方曰“明”),庙号曰“文祜”,墓号曰“延庆”,得年二十一岁。同年,其子李奂册封为王世孙。丰壤赵氏势道政治前期纯祖三十四年(1834年)十一月十三日纯祖逝世,同年十一月十八日世孙继位,是为宪宗,母亲赵氏被宪宗尊为王大妃,翌日宪宗上尊号孝裕,称孝裕王大妃,父亲孝明世子被宪宗追尊为翼宗,任命丰恩府院君赵万永之弟弟赵寅永为领议政,自此开始了丰壤赵氏的势道政治,同时以赵万永、赵寅永为首的丰壤赵氏开始想办法铲除以金祖根、金左根为首的安...
· 神懿王后
生平高丽忠肃王后六年(1337年)农历九月,韩氏于永兴出生,15岁时嫁给李成桂。高丽恭让王三年农历九月廿三(1391年9月12日),韩氏因肠胃病去世,虚龄55岁。两年后(1393年),即太祖二年时追封她为节妃(절비),七年后改称神懿太王后(신의태왕후)并祔宗庙。太宗八年(1408年)时,儿子朝鲜太宗增加韩氏的谥号为六字,即承仁顺圣神懿王太后,但又在肃宗九年(1683年)复称王后(承仁顺圣神懿王后)。高宗八年(1899年)大韩帝国建立,高宗为韩氏升格为皇后,为神懿高皇后(신의고황후),葬于齐陵(제릉)。家族父:安川府院君韩卿母:三韩国大夫人申氏夫:朝鲜太祖李成桂姐:贞夫人南平文氏姐:贞夫人李氏弟:安山君韩成己弟:判敦宁府事安原君良靖公韩昌寿,(1365~1440)弟:检汉城尹韩金刚,(?~1433)弟:知敦宁府事韩隆田,(1368~1442)弟:领敦宁安川君良精公韩剑,(?~1433)妹:适...
· 晋的王朝——神助王浚
?元康二年三月,三位亲王(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发兵讨伐赵王司马伦时,安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浚(非灭吴的王濬),手里握着精兵,却坐山观虎斗,对时局冷眼旁观。王浚,也算是西晋后期数得着的猛人了,有必要对他的身世做一介绍。王浚字彭祖,他母亲姓赵,家境贫寒,所以经常到大户人家王沈(曹魏司空王昶的侄子,父母早亡,被叔叔王昶收养)做事。王沈名声很不好,甘露五年(公元260年)的时候,当时的曹魏帝曹髦和他等几个人一起商量起兵讨伐司马昭,但王沈转身就告密司马昭,结果导致曹髦被司马昭手下贾充命人杀死,所以遭到众人的唾弃。不过依我看,这里情况很复杂,王沈是忠于司马家的,因为当年太原人王昶是经由司马懿推荐后逐步升任高官的,后来一直坐到三公的位置上,王沈这么做也许有他的道理,当然这是后话。再拐回来说赵氏,赵氏颇有几分姿色,经常出现在王沈面前,引起了王沈的注意,被主人看上,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