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历史沿革
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门
南一楼
校内路
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1953年1月,由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正式成立三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武汉大学查谦教授任主任委员。原拟任命为中南动力学院院长的湖南大学副校长易鼎新突然逝世,一时又无适当人选担任院长职务,最后中南教育部遂决定将华中机械学院与中南动力学院合并,机电互补,命名为 华中工学院 。
1953年10月15日,由老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和南昌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华南工学院(1952年由中山大学分出)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力部分合并组成 华中工学院 ,共设机械制造、内燃机与汽车、电力、动力4个系8个本科专业,教师314人,当年招收新生1214人,使得在校学生达到2639人,物理学家查谦任院长,彭天琦任党委书记。设有武昌本部、长沙分部、南昌分部和桂林分部。同日在武昌本部举行了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10月24日,长沙分部举行开学典礼。
1954年,分部开始搬迁到武昌总部的工作,8月中旬搬迁完毕。
1955年6月,国务院的正式任命查谦为华中工学院院长,彭天琦、刘干才、朱九思为副院长。同年本科学制改为5年制。
1958年-1960年,学校新建16个专业。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1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60年代初,全校教师已有1/3左右具有科研工作能力,全校80%以上教研室进行过科研,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大多承担了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1966年,拥有6个系, 20个本科专业, 教师1097人, 职工1664人, 在校学生6087人, 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
1966年-1970年间,该校仍有两个重要研究课题组没有下马,人员没有下乡搞“斗批改”,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1971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武汉机械学院并入该校。
1975年,增加到36个专业,教师1655人,职工2500人,在校学生3600余人,当年科研经费205.94万元。
1971年-1976年底,该校进行研究的项目达到393项,其中完成并用于生产的146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105项,有25项填补了国家的空白。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开始招收4年制本科生。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获得 科学研究先进单位 称号,并有30个项目获奖,
1979年8月10日,朱九思被任命为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
1980年,华中工学院创办中国语言研究所,建立英语系。
1981年,在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授予点中,华中工学院有27个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9个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12位教授担任博士导师。
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新增10个硕士专业点、4个博士专业点、4名博士导师。
1984年7月13日,成立研究生院。12月26日,李德焕任学校党委书记,黄树槐任院长,朱九思任名誉院长。
1985年,该校共拥有24个系48个本科专业,有21个学科和专业拥有博士授予权,33位博士生导师,52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科研机构设有建筑设计研究院,19个研究所,4个研究中心,9个研究室。
1981年-1985年底,学校共完成科研课题294项,有100多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发明奖10项,国家“六五”攻关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防科技成果奖12项,国家部委级科技成果奖50项。
1988年1月,改名为 华中理工大学
199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行学分制。
1999年该校获得国际制造业界大学领先奖,成为继清华大学后中国高校再获此殊荣。
2000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中文名称改为 华中科技大学 ,英文名称不变。
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精神标志
1907年10月1日, 德文医学堂 在上海成立。
1908年,改名为 同济德文医学堂 。
1912年,增设工科,更名为 同济医工学堂 。
1917年3月17日,上海法租界当局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12月,更名为 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
1922年,学校迁往吴淞镇。
1924年5月20日,更名为 同济医工大学 。
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接管同济医工大学,并更名为 国立同济大学 ,原医、工 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37年-1940年间,由于战争爆发,师生撤离吴淞,于1940年10月到达四川省宜宾县和南溪县。
1946年7月,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回上海。
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和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合并后新成立的学校命名为 中南同济医学院 。
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 武汉医学院 ,唐哲任院长。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整来汉与学院公共卫生学馆师生合并,建立了卫生系。
1985年7月,改名为 同济医科大学 。在学生中试行学分制和学年制相结合的新制度。
2000年6月,合并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后改名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2006年9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校方发布《关于同济医学院机关和部分单位归口合并到学校相应职能部门和单位及有关干部职务任免的通知》、《关于设立华中科技大学医科管理委员会及其干部任职的通知》等文件后,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医科管理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兼任委员会主任。同济医学院从此虚体化,华中科技大学校方整合同济医学院告一段落。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城建学院校门(今华中大东区大门)
1952年12月3日,由中南地区的郑州高等工程学校 、武昌高等工程学校、 浜土木技校、长沙楚怡高等工程学校、长沙市政工程学校、湘乡高等工程学校等六所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组成的 中南建筑工程学校 在江西庐山成立。
1953年学校迁入武昌,校址设在武昌马鞍山,校名改为武昌建筑工程学校。同年,广州珠江水利学校土木本科师生并入该校。
1958年5月,学校升格为大专,定名为 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 ,同年年底更名为 武汉建筑工业学院 。
1960年,易名为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
1961年,中南给排水设计院专科学校给排水专业师生并入该院。
1964年10月,定名为 武汉建筑工程学校 。
1971年10月,与原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合并为 湖北建筑工业学院 。之后又改名为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
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隶属建设部领导
1983年8月,新校址在武汉东湖之滨、马鞍山麓动工。
1999年,在校本专科学生近5000人,硕士研究生70人,成人教育学生3200余人。教职员工1000余人。
2000年5月26日,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学校中文名称更改为华中科技大学。
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
武汉科技职工大学 是曾经存在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市属高校,又名 科学技术部管理学院 ,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湖北省计算中心,2000年并入华中理工大学,后华工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等合并组建新的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2000年2月28日,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并入华中理工大学;5月26日,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学校中文名称更改为 华中科技大学 ,英文名称不变。原华中理工大学为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原同济医科大学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为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为东湖校区 。
2003年10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建校五十周年纪念大典,并同时庆祝原同济医科大学建校96周年,原武汉城市学院建院51周年。
到目前为止,通过购并周边土地和大规模的建设规整,学校主校区已经同东校区成功融为一体,目前学校拥有主校区与同济校区两个校区。但目前主校区东部仍存在土地产权问题,还发生过东九楼附近土地的所有者在喻园大道的东九楼段修建墙壁、将东九楼前的草地围起来养鸭子、用“曙光渔场”的标识破坏东九楼外的路面等事件。
2011年10月10日,武汉大学与 华中科技大学 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互派交换学生和互相承认学分学历等。
2012年10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建校六十周年(从华工筹委会开始计算)纪念大典 。
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机械教授张海鸥,研发出的“智慧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技术”与法国空中客车公司举行技术合作签约仪式,2002年起张海鸥开始主攻金属3D打印,终将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别于“铸锻铣分离”传统制造方式。华中科技大学现有设备,已打印出飞机用钛合金、海洋深潜器、核电用钢等8种金属材料, 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可打印出大型高可靠性能金属锻件的增材制造技术装备。
校园环境
学校校园占地7170亩,其中校园面积6597亩,附属协和、同济和梨园医院面积573亩,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逸夫教学楼
东九楼前的湖泊,远处是韵苑学生公寓
又称 东九楼 ,位于 华中科技大学 东校区。东九楼在建成时是亚洲第一大教学楼,它由邵逸夫捐赠600万港币,学校配套1.22亿元人民币投资兴建,于2003年11月20日开工,2004年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
东九楼由五层建筑构成,有教室180间,能容纳18400人同时上课 。大楼由四栋楼体联合而成,分别为A、B、C、D栋,配备有常规教室、阶梯教室,均配有空调、多媒体设备。
东九楼前有一湖泊名为“马张堰” ,因在东九楼之故常被称作“东九湖”,但其产权并不属于华中科技大学 。东九楼的南面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北面则为连接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和东校区的地下通道。
师资力量
学校共有教职工12457人,其中,大学校部教职工6527人,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梨园医院及卫校职工5561人;博士生导师948人;教授919人,副教授1232人;两院院士12人、双聘院士13人、长江学者7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30人。
学术实力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1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8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点256个,博士点18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29个 国家级重点学科 ,其中一级重点学科7个,二级重点学科15个,重点(培育)学科7个;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7个。另外有一个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拥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中国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大量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用现代化实验室。拥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三座,馆藏量502万册。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个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9个(非覆盖)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生物物理学、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光学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内科学(血液病)、外科学(泌尿外)、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目前7个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数为25个,在非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的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学科)还有15个。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通信与信息系统、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药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科研机构
国家实验室一个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及中船重工集团七一七研究所等著名科研单位组成。旨在通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科研平台,推动中国光电子信息领域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和产业发展。
国家大科学中心一个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是与美、法、德并列的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2013年8月,该中心成功实现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场,刷新中国脉冲磁场最高强度记录,成为世界上继美、德之后第三个突破90特斯拉大关的国家,使我国非破坏性磁场强度水平跃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
国家重点实验室五个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
多谱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信息化(CAD)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国家安全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之一)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院系设置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学系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基础医学院
药学院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法医学系
护理学系
计划生育研究所
第一临床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
第三临床学院
大学生艺术团
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教育学院
历史研究所
国学研究院
体育部
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工程科学学院
历任校长
查谦(1953年-1975年)(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朱九思(1975年-1984年)
黄树槐(1984年-1993年,期间华中工学院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杨叔子(1993年-1997年)
周济(1997年-2000年,期间华中理工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
樊明武(2001年-2005年)
李培根(2005年-2014年3月31日)
丁烈云(2014年3月31日-)
文化传统
校训:明德 厚学 求是 创新
“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合乎该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建设无污染校园等精神。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倡导的“ 学在华工 ”精神相吻合,包含原校训中“严谨”的意义。转义出自《易·坤》“坤厚载物”。
“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符合原校训中“严谨、求实”的精神。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含有原校训中“奋进进取”的意义。与创办一流大学的现代办学理念一致。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新校训涵盖了德育、智育、发展科学、与时俱进等方面的内容,合乎办大学的理念,具有现代高校校训特征,与该校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精神相融合,发展的理念相一致,雅俗适宜,多数人能明其意,而且能找出相应出处,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参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列表
985工程
211工程
附属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梨园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光谷同济医院
校办企业
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
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同济现代医药有限公司
武汉华工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武汉拓锐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和武汉纳米药业有限公司两家下属公司
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注释
^ 一直以来,外国友人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华中科大类似评价。如,美国科学院院士坎特罗维茨(Arthur R. Kantrowitz):“华中工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在这里,我看到了新中国的未来”。 澳门特首何厚铧:“据我了解,华中科技大学在大陆高校排名第五,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办学实力很强,学术地位很高”。 2003年,中央 政治局常委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吴邦国 在有关材料上批示:华中科大是新中国凭借自己力量建起来的重点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参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七校联合办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