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类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4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中国类书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战国时期,秦国相国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不具有原创思想,而以取各家所长,避各家所短为主旨。三国魏文帝时编纂《皇览》40余部,专供皇帝阅览。其后历代相继沿袭仿效,依据皇家藏书纂修巨型类书。宋代王应麟称“皇览”为类书的始祖。南北朝时期类书非常繁荣。有刘杳的《寿光书苑》200卷,刘峻的《类苑》120卷,徐勉的《华林遍略》620卷,祖珽的《修文殿御览》360卷等。现存最早而较完整的类书之一,是隋唐虞世南所编的《北堂书钞》,原为173卷。唐代类书相当发达,现存世有四种:《北堂书钞》、唐高祖令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100卷)、徐坚《初学记》和《白氏六帖》宋朝有李昉等奉宋太宗之命而主编的《太平广记》500卷和《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等编的《册府元龟》1000卷。1267年南宋王应麟编《玉海》,共240卷。明成祖永乐年间,解缙、姚广孝编《永乐大典》22877卷,

历史

中国

类书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战国时期,秦国相国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不具有原创思想,而以取各家所长,避各家所短为主旨。

三国魏文帝时编纂《皇览》40余部,皇帝阅览。其后历代相继沿袭仿效,依据皇家藏书纂修巨型类书。宋代王应麟称“皇览”为类书的始祖。

南北朝时期类书非常繁荣。有刘杳的《寿光书苑》200卷,刘峻的《类苑》120卷,徐勉的《华林遍略》620卷,祖珽的《修文殿御览》360卷等。

现存最早而较完整的类书之一,是隋唐虞世南所编的《北堂书钞》,原为173卷。唐代类书相当发达,现存世有四种:《北堂书钞》、唐高祖令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100卷)、徐坚《初学记》和《白氏六帖》

宋朝有李昉等奉宋太宗之命而主编的《太平广记》500卷和《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等编的《册府元龟》1000卷。1267年南宋王应麟编《玉海》,共240卷。

明成祖永乐年间,解缙、姚广孝编《永乐大典》22877卷,卷册最具规模,惜毁于战火,缺佚甚多,今约仅及原书三十分之一。

清代陈梦雷、蒋廷锡编《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分6编、32典、6109部,成为今日中国之最大类书。

到清朝嘉庆年间,监考官姚元之发现考生经常夹带一些《类典》、《文海题备》、《四书人物类典串珠》等应考的类书进场作弊,于是在1815年向嘉庆帝奏请查禁此类类书。嘉庆皇帝认为抄录类书不是真才实学,谕令查禁类书。自此,类书的发展走入了末路。

日本

日本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从平安时代开始也出现了类书。第一本是源顺在934年编写的《和名类聚抄》。1446年出版了《壒囊钞》,汇集了日本和中国的佛教与世俗事物知识。江户时代有寺岛良安模仿中国的《三才图会》所撰的《和汉三才图会》。

19世纪编成的类书《古今要览稿》已经具有近代百科性质,1914年完成的《古事类苑》则更加接近于百科全书。此后,日本完全转入现代百科全书的编撰和出版。

体裁

“类书”体裁颇特殊,晋朝将之归入史部,《隋书·经籍志》将之归入子部,唐宋时又在子部中新立“类事”,将类书归入此类。《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类书类小序〉提到:“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四库全书》沿袭《隋书·经籍志》的惯例,将类书归入子部。

评价

中国古代学者有整理经籍,编撰类书,进行治学的传统。类书便于查阅,又保存了许多已经亡佚的古书的内容,对于知识的传播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但是科举制度实施以后,类书成为了读书人的一种捷径,渐渐被学者所轻蔑。朱熹认为类书只是采录文章的片断,使人不读全书。他在《与吕东莱书》说:“近见建阳印一小册,名《精骑》,云亦出贤者之手,不知是否。此书流传,恐误后生辈,读书愈不成片段也。虽是学文,恐亦当就全篇中考其节目关键。又诸家之格辄不同,左右采获,文势反戾,亦恐不能完粹耳。”

参见

中国百科全书史

参考文献

^1.01.11.21.31.41.51.61.71.8金常政. 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03. ISBN 7501326231. 

^闻一多:《唐诗杂论》中的《类书与诗》

^邓嗣禹,《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

^《汉书·艺文志》:“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宋代王应麟《玉海》:“类事之书,始于皇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类书鼻祖王象
王象,河内人,魏时受诏撰《皇览》40余部,800余万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类书。今佚。
· 《北堂书钞》: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类书
《北堂书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类书。唐虞世南编辑。北堂是隋秘书省后堂,刘禹锡《嘉话录》曰:“虞公之为秘书,于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为《北堂书钞》。”此书成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在北宋初已是难得之书。宋元及明代中朝均未刻印,直至清初朱彝尊在《曝书亭集》中仍有“原书罕觏”的记述。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是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常熟陈禹谟刻本。此本多处删补窜改,并将唐太宗贞观以后和五代十国的书增入其中,已尽失其本来面目,被公认为是一个较劣的本子。另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海孔广陶三十有三万卷堂刻本。此本以元陶宗仪的影宋抄本为底本,这一底本经过严可均、王引之等诸家手校,孔氏等人又加续校,至此《北堂书钞》始有一凝众校雠家心血而得近于原貌的传本,也是近几十年来通行的本子。1989年北京中国书店新印本即据孔氏本影印刊行。该书160卷(《唐书·经籍志》和《...
· 明末清初文学家顾炎武:酷爱收集各类书籍碑文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昆山千墩(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他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著作等身,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作为耕读世家,顾炎武家族藏书历时四代,从高祖顾济“寒家藏书”到倭寇焚书,从曾祖顾章志重新收藏到子侄分藏,从嗣祖顾绍芾藏书抄书到鼎革之际藏书散亡,几经磨难,最终造就出明末清初爱国主义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算得上是天下藏书之家最为圆满的一个结局了。关于祖辈的藏书,顾炎武《抄书自序》中说:“自先高祖为给事中,当正德之末,其时天下惟王府官司及建宁书坊乃有刻板,其流布于人间者不过《四书》、《五经》、《通鉴》、《性理》诸书,他书即有刻者,非好古之家不蓄,而寒家已有书六七千卷。”没料到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侵犯江东各州县,高祖顾济收藏的数千卷书籍连同顾家的老宅子全都被倭寇焚毁了。又言:“洎万历初,而先曾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