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智顗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5
转发:0
评论:0
生平其先祖出身颖川郡(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县),为颍川陈氏,在东晋初年,家族迁居荆州华容。其父陈起祖,通经传,有武略,在萧绎任荆州刺史时,为其幕僚。在萧绎登基为梁元帝后,封益阳县开国侯。其母徐氏,是位虔诚佛教信徒。智顗是家中次子,其长兄陈鍼。智顗目有双瞳,因出生时有祥瑞,幼名王道,又名光道,后成为他的字。7岁时就表现出对佛教的兴趣。554年(梁承圣3年),西魏宇文泰派于谨等人领军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后被杀。因此战乱,在其15岁时,智顗全家北至硖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因而升起出家的愿望,但未获父母同意。在其父母过世后,经其兄同意与王琳的资助下,在他18岁时,至湘州(县治位于今湖南长沙),在果愿寺法绪门下出家,法绪为他授十戒,并教导其律藏。20岁时,智顗受具足戒,师事慧旷律师,学习大乘经典。之后进入大贤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县)潜修,学习法华三部经(包括《法华经》、《无量义...

生平

其先祖出身颖川郡(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县),为颍川陈氏,在东晋初年,家族迁居荆州华容。其父陈起祖,通经传,有武略,在萧绎任荆州刺史时,为其幕僚。在萧绎登基为梁元帝后,封益阳县开国侯。其母徐氏,是位虔诚佛教信徒。智顗是家中次子,其长兄陈鍼。

智顗目有双瞳,因出生时有祥瑞,幼名王道,又名光道,后成为他的字。7岁时就表现出对佛教的兴趣。554年(梁承圣3年),西魏宇文泰派于谨等人领军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后被杀。因此战乱,在其15岁时,智顗全家北至硖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因而升起出家的愿望,但未获父母同意。在其父母过世后,经其兄同意与王琳的资助下,在他18岁时,至湘州(县治位于今湖南长沙),在果愿寺法绪门下出家,法绪为他授十戒,并教导其律藏。20岁时,智顗受具足戒,师事慧旷律师,学习大乘经典。之后进入大贤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县)潜修,学习法华三部经(包括《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等,并进行方等忏法。当时慧思禅师驻锡在光州(县治位于今河南省光山县)大苏山,智顗在23岁时,前往参学,修习禅法,证得法华三昧前方便,发初旋陀罗尼。他曾代慧思说法,开讲大品般若经。

慧思后移居衡山,命他往南方传播佛法,智顗在567年(陈光大元年)到达陈朝的首都金陵(今南京市)。智顗获得当地著名佛教僧侣,如兴皇法朗、长干慧辩等人的支持,官员徐陵、毛喜等人都成为他的信徒。沈君理请智顗住锡瓦官寺,讲《法华经》。智顗在此居住八年,开讲《大智度论》与《次第禅门》。因徒众过多,事务繁杂,妨碍修行,智顗决定入山林修行。575年(陈太建7年)秋天,入天台山(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在此隐修,后建立寺院,即后来的国清寺。智顗在北峰上独修头陀行,证入一实谛法门。在此居住一段时间后,陈宣帝下诏建寺,以始丰县的税收,来作为国清寺的支出之用。其徒众慢慢扩大。

智顗在天台山修行11年。陈后主即位后,诏请智顗回金陵。584年(陈至德2年),智顗回到金陵,入宫说法。初居灵曜寺,在此开讲《仁王般若经》。因此地房屋狭小,后移居光宅寺。陈后主及太子陈深等,皆尊崇智顗,太子曾请智顗授菩萨戒。587年(陈祯明元年),于光宅寺讲《妙法莲华经》,其讲课内容在其弟子章安灌顶收集后,集成《法华文句》。

588年(陈祯明2年,隋开皇8年),隋文帝派兵南下,陈朝覆亡。为避金陵战乱,智顗准备回到荆州,途中居留在浔阳匡山(即庐山,位于今江西九江)。秦孝王杨俊曾想招募智顗,但因为发生叛乱,智顗并没有前往。590年(隋开皇10年),原担任并州总管的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调任扬州总管,镇守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在此创立慧日道场,招请各地著名佛教僧侣,前往讲学。591年(隋开皇11年),在晋王杨广的召请下,智顗至扬州总管寺,为其授菩萨戒,受赠“智者”称号。592年(隋开皇12年)3月,智顗由扬州返回庐山,途中曾至衡山,至慧思墓塔所在探视。在当年底,回到荆州,在当阳县玉泉山建造精舍,即玉泉寺。智顗在玉泉寺讲经的内容,后经其弟子章安,集成《法华玄义》与《摩诃止观》。

596年(隋开皇15年),受晋王杨广邀请,智顗再度至扬州,居禅众寺,撰写《净名经疏》,面呈给杨广。同年9月,回到天台山,与弟子整理旧有居所。智顗向其弟子预告其死期将近。口授《观心论》。597年(隋开皇17年)冬天,智顗在天台山过世,年60岁,僧腊40。

思想

智顗眼见佛教教义复杂,佛经文义互相抵牾,遂建立“判教”的学说,认为佛教教导的不同阶段,对应佛陀生平的不同时期,以及佛陀在那一时期的受众。教义的每个层次都有效,都是迈向佛教真理的一步,而最终最圆融的教义见于《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智顗依此经立“五时八教”的判教理论。所谓“八教”,即为“化法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化益的内容,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化仪四教”,是说佛教的教化过程和方式,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化仪譬如药方,化法譬如药味。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智者大师的独到见解。何谓三千呢?先说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每一界又有十法界,比如人中,有人间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样十乘十就是一百法界。每一界又具《妙法莲花经》中所讲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一百法界乘十如是,就是一千如是。再乘以三种世间:国土世间、众生世间、五阴世间,就是三千世间。三千世间就在一念心中,所以称为“一念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云:“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 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界。”

主要著述

智顗专志于讲学,少有著述。现存着述,多由其门下弟子笔记。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小止观》等,流传久远,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

往生

智顗早年发愿生弥勒佛的兜率净土,临终时见观音来迎。其临终时,认为自己修行至第五品位。

亦见《报恩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智顗是什么人?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智顗生平简介
父亲是梁朝的官吏。十七岁时,值梁末兵乱,家庭分散,颠沛流离,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发愿为僧。十八岁投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绪出家,授以十戒;师叫他去慧旷律师处学律,二十岁受具足戒。这时他已精研律学,深好禅观。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听说慧思禅师从北方南下,居于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他就前往请益。慧思为他演说四安乐行,他日夜勤习,造诣甚深。二十三岁拜慧思为师,修习禅法,证得法华三昧。陈光大元年(567)慧思临去南岳时,嘱他往金陵(今南京)弘传禅法,他就和法喜等二十七人一同东下,到达陈都讲禅。过了两年(569),受请主瓦官寺开讲《法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一宗教观的基础。智顗住瓦官寺前后八年,除讲《法华经》而外,还讲《大智度论》和《次第禅门》(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写出《六妙法门》等。陈太建七年(575)离开金陵,初入天台山,于北面山峰,创立伽蓝,栽植松栗,引入流...
· 河南-许昌-魏都区智顗
智顗俗姓:陈生卒:538—597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简评:天台宗开山祖师生平简介智顗,俗姓陈,字德安,常被尊称为智者大师,也被后人奉为“东土释迦”。这位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生于538年,就是梁武帝大同四年。当时是一个佛法得到普遍遵奉的时代,也是一个干戈四起的时代,早在智顗出生之前,为避战乱,他的家庭就已随着衣冠南渡的浪潮迁至荆州华容。他的父亲陈起祖在梁朝做官,文武兼通,深受萧绎的赏识——那时萧绎还以湘东王的身份担任荆州刺史——至萧绎即位,其更被封为益阳侯。他的哥哥也身任中兵参军一职。总之,这个家庭在当时仍能享有较为平静而舒适的生活。到智顗十五岁时,江陵为西魏军队攻破,梁元帝被杀,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况一朝黯淡,这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昔梁荆百万,一朝仆妾”、“叹荣会之难久,痛凋离之易及”,当他深深感到三界火宅,世间无常的时候,便“发弘大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然...
· 袁顗
生平袁顗初获授豫州主簿,举秀才,但他没有应职。后来当过始兴王刘濬的后军行参军、著作佐郎、庞陵王刘绍的南中郎主簿、武陵王刘骏的征虏及抚军主簿、庐江太守、尚书都官郎、江夏王刘义恭的骠骑记室参军,汝阴王文学、太子洗马等职。元嘉三十年(453年),刘劭起兵变弑宋文帝,当时袁顗跟着担任吴郡太守的父亲袁洵住在吴郡,及后会稽太守随王刘诞出兵讨伐刘劭,板授袁顗为其咨议参军。同年刘劭被杀,武陵王刘骏即位,是为宋孝武帝,当过正员郎及晋陵太守。袁洵去世后,袁顗在守丧期过后再出仕,任中书侍郎,再除晋陵太守,并承袭父爵南昌县五等子。大明二年(458年),袁顗出任东海王刘袆的平南司马,兼寻阳太守,行江州事。同年十月,义阳王刘昶代刘袆江州刺史,袁顗留任寻阳太守,转为刘昶的前军司马,但不久刘昶罢前将军府,袁顗就解司马职。大明四年(460年),孝武帝以寻阳郡为寻阳国,封第六皇子刘子房为寻阳王,袁顗职位就改为寻阳内史,加宁朔...
· 周顗
生平周顗年少时已极有名气,受到当时的人亲近。司徒掾贲嵩和广陵名士戴渊都对他甚为欣赏。成年后承袭父亲武城侯爵位,任秘书郎,后迁尚书吏部郎。及后东海王司马越儿子司马毗任镇军将军,任命周顗为镇军长史。当时琅邪王司马睿移镇建康,在王导等人协助下初立名望,并请周顗任军咨祭酒,以宁远将军出任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但周顗到荆州后,正值永嘉五年(311年)的杜弢之乱,侵扰湘州各郡。建平流民傅密叛迎杜弢,周顗因没有据点十分狼狈。负责平乱的陶侃此时派将领吴寄率兵援救,周顗才得以保命,后投奔在豫章作平乱后援的王敦,并被留下。及后司马睿召周顗为扬威将军、兖州刺史。但周顗到建康后被司马睿留下来,不派到兖州,再任命他为军咨祭酒,后转左长史。建武元年(317年),长安被刘曜攻陷,晋愍帝被俘,司马睿统摄政事,周顗任吏部尚书,但及后因门生伤人而被免官。大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在接到晋愍帝的死讯后继位为帝,是为晋...
· 张顗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