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薛悌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5
转发:0
评论:0
生平薛悌于陈寿《三国志》中并无独立列传,其生平只散见于各篇之间与及裴松之注引的材料。兴平元年(194年)至2年(195年)期间,薛悌曾任兖州从事,并助程昱、荀彧等人坚守鄄城县、范县及东阿县。曹操平定冀州的时候,曾任命薛悌及东平人王国为左右长史,二人后来担任中领军,都以忠贞干练显名,成为当世良吏的表率。后来泰山太守应劭因曹嵩之死而害怕被曹操追究,于是逃亡至袁绍处。时年22岁的薛悌便由兖州从事升任为泰山太守。当时他认识了东郡功曹陈矫,对其才干十分欣赏,二人互相结为亲友。薛悌更向陈矫说笑:“你以一名郡吏的身份结交我这位二千石(太守薪俸为中二千石,此处以“二千石”借代“太守”职衔),正如邻国的君主纡尊降贵与下臣同游,也是可以的啊!”担任泰山太守时,薛悌以高堂隆为督邮。某次郡督军与薛悌争论,期间呼喝薛悌的名字,并对薛悌大加叱责。当时高堂隆便按剑喝骂督军,指他“以臣名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情在理都要...

生平

薛悌于陈寿《三国志》中并无独立列传,其生平只散见于各篇之间与及裴松之注引的材料。

兴平元年(194年)至2年(195年)期间,薛悌曾任兖州从事,并助程昱、荀彧等人坚守鄄城县、范县及东阿县。曹操平定冀州的时候,曾任命薛悌及东平人王国为左右长史,二人后来担任中领军,都以忠贞干练显名,成为当世良吏的表率。

后来泰山太守应劭因曹嵩之死而害怕被曹操追究,于是逃亡至袁绍处。时年22岁的薛悌便由兖州从事升任为泰山太守。当时他认识了东郡功曹陈矫,对其才干十分欣赏,二人互相结为亲友。薛悌更向陈矫说笑:“你以一名郡吏的身份结交我这位二千石(太守薪俸为中二千石,此处以“二千石”借代“太守”职衔),正如邻国的君主纡尊降贵与下臣同游,也是可以的啊!”担任泰山太守时,薛悌以高堂隆为督邮。某次郡督军与薛悌争论,期间呼喝薛悌的名字,并对薛悌大加叱责。当时高堂隆便按剑喝骂督军,指他“以臣名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情在理都要接受制裁。督军大惊失色,薛悌也立刻阻止了他。

建安20年(215年),曹操攻打汉中张鲁,任命薛悌为护军,协助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卫合肥。8月,孙权引军攻打合肥,众人打开曹操留下的密函,指示张辽、李典出军迎敌,乐进守城,薛悌则不得接战。此役在张辽、李典的领导下,成功击破了孙权的前线部队,为合肥守军争取士气,坚守阵地至援军到临。

薛悌曾担任魏郡太守及尚书令。后来跟随司马懿参与对蜀战事,担任督军,曾与军师杜袭一起建议司马懿提早运送谷粮至陇右,以抵御即将因麦熟足食而入寇的诸葛亮。青龙年间,薛悌担任尚书,曾与司马懿、刘放等人上奏同意曹叡更改正朔的打算。

特征

鱼豢《魏略·苛吏传》载薛悌与济阴人王思、郤嘉都是寒微出身,三人后来官位相若。薛悌虽然运用儒术进行管治,但曹丕曾诏称:“薛悌驳吏,王思、郤嘉纯吏也,各赐关内侯,以报其勤。”指薛悌是一名奉用多于一种学说流派(即类似杂家)的吏员。

三国演义

著名古典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薛悌登场于第67回《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当时曹操在汉中征讨张鲁,命薛悌将一个藏有军事密令的木匣送赴合肥战线,提示张辽等人如何应对孙权来袭。张辽于逍遥津击败孙权前线部队后,再派遣薛悌星夜前往汉中请曹操尽快派兵援救。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志注》

《晋书》

《宋书》

《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绵悌
参考文献《清史稿》高宗诸子
· 张悌
生平知名大任张悌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曾受到过诸葛恪的提拔,在孙休时期曾出任屯骑校尉。永安六年(263年,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魏国大举伐蜀,当时许多吴国人都认为曹魏被司马氏掌权以来叛乱不断,已经气数将尽,这次伐蜀必会失败。张悌却认为,司马氏接连三代掌握魏国大权,已经成功地收服了人心,如今的魏国比以前更加强大,反而是蜀国已经走到了末路。魏国即使是这次伐蜀失利,回去重整军备再来征讨即可。吴国许多人都嘲笑他的想法,不久后,蜀国果然向魏国投降。以身殉义元兴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七月,吴主孙休病逝,由孙皓继位。翌年十二月,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西晋,成为东吴的心腹大患。建衡元年(269年,晋泰始五年),吴国重臣左丞相陆凯身患重病,临死前向孙皓推荐张悌、陆喜、陆抗等人,希望孙皓予以重用。几年后,张悌被升为军师。张悌身担重任之后,迎合当时的风气,扶持包庇手下,被当时的舆论所讽刺。天纪三年(279年
· 曹悌
参考文献《三国志》
· 廉悌臣
参考资料《高丽史·卷111》
· 周以悌
生平早年为经略使、右威卫将军。依附宗楚客。景龙二年(708年),西突厥首领乌质勒之子娑葛与其父的部将阿史那阙啜忠节不和,双方时有冲突,阙啜忠节由于兵少,渐不能支。安西都护郭元振请朝廷命忠节入朝宿卫,移其部落于瓜、沙等州安置。阙啜率部落行至播仙镇(今罗布泊南)时,遇到周以悌,周以悌劝他不要入朝,贿赂宰相宗楚客、纪处讷,联合安西军与吐蕃军共击娑葛,既德报仇,又可以保存部落首领职权,胜于入朝受制于人。阙啜忠节听从周以悌的建议,遣使厚贿宗楚客、纪处讷,请求唐廷出兵攻打娑葛。郭元振上书请斩宗楚客,楚客诬元振隐蓄异志,唐中宗下诏,召回郭元振,下令周以悌接替郭元振任安西都护,并且任命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郭元振不敢行,以其子郭鸿携带奏折从小路赴京申述。周以悌被流放至白州(治今广西博白)。郭元振复任安西都护。延和元年(712年)六月,幽州都督孙俭率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等,发兵二万余人,分为三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