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通
后代北海王-任城景王司马陵(司马通子)习阳亭侯司马顺,因反对晋武帝受禅被废陈王-西河缪王司马斌(司马通子)参考资料《晋书》卷三十七
后代
北海王-任城景王司马陵(司马通子)
习阳亭侯司马顺,因反对晋武帝受禅被废
陈王-西河缪王司马斌(司马通子)
参考资料
《晋书》卷三十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展开![](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195 司马光写《通鉴》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245/21551f03-d7e9-4f36-a931-2d8518dde946.png)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司马光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
·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简介
![](https://imgs0.zupu.cn/zupuls/p999/e62428c9-9563-47ef-9fe8-0ff7dbd9c1b6.jpg)
《资治通鉴》是谁写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
· 宋代《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https://imgs0.zupu.cn/zupuls/p999/4d905e62-d609-44c0-bca6-ecede903992a.jpg)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叫《资质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
· 北宋司马光编纂成《资治通鉴》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司马光编纂成功《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资治通鉴》的中心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并对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回顾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程和统治阶级的政策,来警醒世人。[司马光像]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土,仁宗末任天章间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奉英宗诏令评论历代名臣事迹,遂编撰《通鉴》,以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司马光编成编年史《通志》8卷。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十月,司马光向神宗进读《通志》,深受赞赏,赐名《资治通鉴》,并由神宗亲自写序。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行新政,退居洛阳续撰《通鉴》。哲宗时重入仕途,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部,主持国政。死后追封温国公。《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
·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司马通
司马通魏安城亭侯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朗、司马懿之弟。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