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
生平
东瓯王摇的早期生平为正史所不载,唯知他是越王勾践的后裔,与闽越王无诸同族。《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他姓驺氏; 裴骃的《史记集解》称他姓“驺,一作‘骆’”。其后的史料和温州民间各族谱,对他的姓氏众说纷纭,有驺、越、欧、瓯、瓯阳(后裔改姓“欧阳”)、顾、芊等诸多说法。
秦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六国贵族后裔纷纷拥兵抗秦,散居在瓯越间控制今温州、丽水和台州一带地域的越王勾践后裔摇,与傅胡害跟随梅鋗起义,梅鋗又率军跟从鄱阳令吴芮投入灭秦战争。
秦灭亡后,闽君摇和闽越君长无诸一起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立下了赫赫战功。 根据《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第六》记载,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0年),越族首领“摇毋余”因功被封为“海阳齐信侯”,封地在海阳(今广东省潮州市)。 这位“海阳齐信侯”的真实身份,历史学界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此“海阳齐信侯”与“东瓯王摇”是同一人,先封于海阳,后改封于东瓯。也有学者认为“摇毋余”是“摇”的后代,“摇”之子以父名为姓。 还有些学者则认为是百越人中同名的不同人物。例如日本学者泷川龟太郎的《史记会注考证》中,援引梁玉绳的说法:“其实句践非禹苗裔,而瓯、闽非句践种族。《通志‧氏族略》引顾氏谱云句践七世孙闽君摇,汉封东瓯,亦不足信,葢越是芈姓,见《国语》。闽,东越蛇种,见《索隐》引《说文》,不得强合为一,而高祖所封之海阳矦摇、无余,同名二王,又不可晓。” 另有学者认为当断句为“摇”和“毋余”,“毋余”即“无诸”。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1年),因摇在楚汉战争期间的功绩,西汉朝廷册封摇为“东海王”,在瓯地重建被秦所废的东瓯国(包括今温州、丽水和台州大部分地区在内的浙江南部地区),世称 东瓯王 。东瓯国都也叫东瓯, 根据东晋学者徐广的考证,东瓯都城在东晋时的永宁县境内,地属今日的温州;但后世又出现了东瓯在台州境内的另一种说法。
摇复兴先祖旧业,保留了越族部落的自治形式,使东瓯与闽越、南越一样成为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的王国,并带领瓯越人对这片土地进行了开垦,故受到了后人的崇拜。《史记·封禅书》记载,越人信奉鬼神,根据越人的传说,有一位东瓯王敬鬼,得到了一百六十岁的长寿。梁章钜认为此事难辨真伪,不知此王是否为摇。
摇死后,葬于瓯浦山,立庙祭祀。他被后世的温州人尊为城隍,称 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 。至明朝洪武年间,朝廷改封他为 东瓯王 ,每年三月初八致祭。 今日温州龙湾区华盖山西麓还尚存东瓯王庙的门台。
奉为先祖
摇被后世一些姓氏尊奉为先祖,依各方宗谱有不同说法。清末学者梁章钜《浪迹续谈》称,施元孚《元孚释耒集》中有“东瓯王辨异”一篇,对摇的世袭有所考证:在世居温州一带欧阳氏的《欧阳宗谱》中记载,楚国灭亡越国之后,将无彊的儿子封于“乌程瓯余山之阳”,封号“瓯阳亭侯”。这是越王子孙中唯一一支受封者,子孙便以“瓯阳”为氏,越王的其他宗族则分散南迁,《台州府志》则认为摇“独来东瓯”,因此“氏驺,不氏瓯阳”。 宋代的《路史》与清代的《姓氏考略》则称,越王勾践之裔、无彊之次子蹄,被封于乌程(今浙江湖州南二十里)欧余山(今升山)之阳,后代便以地名为氏,发展出欧姓、欧阳姓、欧侯姓等姓氏。
参考资料
西汉东瓯考
东瓯王考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