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
中国
魏、晋时期
魏时期的魏文帝设置贵嫔,位在皇后之下。
西晋武帝时沿用周礼中的记载而设置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称九嫔。
南北朝时期
南朝齐在南齐太祖建元元年,经礼司奏请而设置九嫔: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
南朝陈在南陈世祖天嘉初年设置许多后宫位号,其中有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容、昭仪、修华、修仪、修容等,各一人。
北朝魏在北魏高祖孝文帝的孝文汉化政策同时,改革后宫制度,后宫位号皆位视朝中官员,其中有:三嫔,位视三卿;六嫔,位视六卿
北齐初年后宫有过嫔的位号,而北齐世祖于河清年间制定新的宫制,其中亦有嫔的位号:
隋、唐时期
隋朝初年因皇后独孤伽罗善忌,因此后宫位号俭朴,虽有设置但并不实际作为皇妾,其中有:
在独孤伽罗崩后,隋文帝才又增加后宫位号,并将嫔扩充到定员九人。隋炀帝继位后,自治嘉名以充实后宫,其中有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品正第二。
唐朝初开国时,所设置的后宫位号中便有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二品。
宋、金时期
宋朝的宫制,经过几代皇帝的经营之下日渐完善,而后宫位号中有一阶级为九嫔,但和其他朝代不同的是,以往的九嫔是的确只有九位,但宋朝的九嫔却有整整十八位:太仪、贵仪、妃仪、淑仪、婉仪、顺仪、顺容、淑容、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金朝宫制虽几经修改,但仍沿用九嫔的规制: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元、明、清时期
元朝时期后宫位号朴素简单,只设有简单的皇后、妃、嫔三等级,但人数不定。
明朝前期后宫自后妃下杂置诸宫嫔,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位号。中期嘉靖帝时规定嫔位在皇后之下的第四等,人数无定。
清朝初年后宫体制较为简单,入关前和顺治朝用妃、福晋、格格等封号。康熙朝逐渐定制,康熙帝定制,皇后以下为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此时定制是嫔位在皇后之下的第四等,并定员六人。
日本
日本平安时代前期,嫔是天皇嫔御的位阶之一,为四等级中最低等的,定员四人,但到后期代称嫔的女御一词逐渐独立出来,且取代嫔的位号,之后嫔的位号便不再使用。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在朝鲜王朝时期,嫔为地位仅次于王妃(国王正妻)的后宫位号,由王妃决议赐封给该后宫的封号,封号一般以寓意吉祥或代表美德的字。
越南
越南阮朝时,嫔是后宫一个位号,分别为后宫第三级的三阶嫔(越南文:Tam Giai Tân)和第四级的四阶嫔(越南文:Tứ Giai Tân)、五阶嫔(越南文:Ngũ Giai Tân)三个等级。
参看
宫嫔
王世子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