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郭子章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9
转发:0
评论:0
生平郭子章出生于泰和县三十一都(今属冠朝镇),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第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历任福建建宁府推官、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万历十年(1852年)迁广东潮州府知府,四年后迁四川提学佥事,再迁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郭子章受命为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与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合力剿灭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消灭了盘踞播州二十九世八百余年的杨氏土司。此后,郭子章又多次平定杨氏余党叛乱。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告老还乡。万历四十年,以前后叙功,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阴一子世袭锦衣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逝世,卒年七十六岁,葬故里井坑。赠太子少保,谥文定。平播战役与治理贵州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历代世袭播州(今贵州遵义)宣慰使的土司杨应龙叛乱,战火波及四川、贵州、湖广三省,贵州巡抚江东之进剿不敌,全军覆没。万历二...

生平

郭子章出生于泰和县三十一都(今属冠朝镇),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第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历任福建建宁府推官、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万历十年(1852年)迁广东潮州府知府,四年后迁四川提学佥事,再迁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郭子章受命为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与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合力剿灭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消灭了盘踞播州二十九世八百余年的杨氏土司。此后,郭子章又多次平定杨氏余党叛乱。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告老还乡。万历四十年,以前后叙功,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阴一子世袭锦衣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逝世 ,卒年七十六岁,葬故里井坑。赠太子少保,谥 文定 。

平播战役与治理贵州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历代世袭播州(今贵州遵义)宣慰使的土司杨应龙叛乱,战火波及四川、贵州、湖广三省,贵州巡抚江东之进剿不敌,全军覆没。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万历帝罢江东之之职,郭子章临危受命,受命为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负责贵州方面军事指挥。郭子章到任后,储备粮草,组建黔军,稳定周边各土司,并争取到贵州宣慰司水西安氏出兵助战,孤立了杨氏土司,最后会同总揽平播全权的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一起,次年即平灭了叛乱,杨应龙身亡,盘踞播州29世800余年的杨氏土司终告结束。

播州平定后,改土归流,北部设遵义府,隶属四川省,南部设平越府,仍归贵州省管辖。郭子章继续任职贵州巡抚,治黔十年,稳定黔疆,振兴文教,政绩卓异,被誉为“黔中名宦之冠”,在当地留下诸多传说与遗迹 。

文史著述

郭子章同时还是个高产作家,“天才卓越,于书无所不读”,“著述几于汗牛”。他每任职一处,均有专集,其著作涉面极为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律、历史、地理、工艺、文学、医学等,应有尽有。但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笔记小说、寓言、故事、笑话等历来为正统评论家所不重视的作品,少人关注。即便如此,《明史·艺文志》中仍记有其著作多达二十五种,二百四十六卷,《四库全书》中则存目二十一种,二百九十六卷。其方志类作品,目前已成为研究各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其中《郡县释名》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 ,“在明代地名学史上是最富理论意义的文献”

《明史·艺文志》中所录郭子章著述有 :

经类:

史类

子类:

集类:

注释及参考文献

^ 郭子章出生于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历应为1543年1月29日。但因嘉靖二十一年对应公历年为1542年,因此部分文献作1542年出生。

^ 黄万机 :郭子章与平播战役,《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6期,第94-98页。

^ 华林甫:明刻本《郡县释名》的初步研究,国学网,2003-10-13,于2009年4月11日查阅

^ 孙冬虎、李汝雯:《中国地名学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ISBN 7-80135-211-4,第108页

^ 《明史》艺文志(卷九十六至卷九十八)

其它参考资料

走进泰和-郭子章,泰和县人民政府网站,2008-11-27,于2009年4月11日查阅

明代史学家——郭子章,吉安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09年4月12日查阅

《明史》贵州土司列传(卷三百一十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郭子章驱“独鬼”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潮州城南有鬼,逢人便自称为“独”,以独腿蹦跳行走。“独鬼”日间与人看相算命,夜间奸淫人家妇女。城南有一个叫杨贾的商人,妻子和婢女都被独鬼奸淫。有一日发觉,怒不可遇遏,便将此事告诉衙门老友,叫他转达给新任潮州知府郭子章。郭子章听后大怒,随即起草文牒,交给差役去找城隍交涉。文牒大意是:知府与城隍分管阴阳事务,阳间的奸淫、盗窍,一律绳之以法,如不查办,就是知府的罪。现在独鬼奸淫人家妻女,潜藏城南,城隍应当为民消灾除患,而你对这些小事却不敢处置,民间议论纷纷,说是因为独鬼贿赂了神明,望你闻过则改,才是斩鬼除恶的正神。隔日,郭子章带文官武吏,备牲口醴酒,亲自祭祀城隍,再次对城隍提出治鬼要求。当夜,郭子章梦见独鬼跪拜在他床前,说:“知府老爷,你为什么让城隍缚我?我前世原是个独脚乞丐,大年三十夜又饥又寒,冻死后才成独鬼。作孽的事,我已知罪,求你可怜我,不要斩我,从今后,我要做个好鬼!”...
· 郭子仪
简介郭子仪(697—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人(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祖籍山西太原,是西汉光禄大夫、执金吾郭广意之子郭孟儒的后裔。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平定安史之乱等诸多乱事,历事玄、肃、代、德四帝,封汾阳郡王,世称郭令公。生平郭子仪,公元697年阴历十二月十二日(698年1月29日),一说是中秋节(697年阴历八月十五日,阳历697年9月5日)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出身官吏之家,父亲是寿州刺史郭敬之。郭子仪早年正是盛唐时期,并未受重用。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时,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联合朔方军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此时郭子仪建议皇帝,北取范阳,直捣叛军虎穴,以减轻潼关之围,但是玄宗不允。此后种下日后晚唐藩镇割据的局面,日后亦成为唐朝灭亡之远因。天宝十五载(756年)与回纥联军平定河曲,...
· 郭子兴
子女郭子兴夫人张氏,生三子,长子战死沙场,次子郭天叙与舅张天祐领军攻打集庆府,兵败被杀。第三子郭天爵阴谋对付朱元璋,被朱元璋所杀。次妻小张夫人生一女,嫁给朱元璋为郭惠妃,生蜀、谷、代三王。养女马氏,是朱元璋的皇后。参考文献^《明太祖实录》(卷一):“壬辰,春二月乙亥,朔定远人郭子兴、孙德崖及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自称元帅,攻拔濠州,据其城守之。辛丑,乱兵焚皇觉寺,寺僧皆逃散,上亦出避兵日暮。上归念无所逃难,甚忧之,乃祷于神,曰:‘今兵难如此,吾欲出避兵,志无所定,愿于神卜之。出与处孰吉明,以告我。’祝已投卜,凡三俱不吉。上曰:‘出与处既不吉,无乃欲,吾从雄而后昌乎?’一投卜而吉,上自念曰:‘今豪杰纷纷,孰堪与御乱者?况从雄非易事。’乃复祝曰:‘兵凶事。从雄,吾甚恐,盍许以避兵?’复投卜,珓跃而立。上知神意必欲从雄也,固守以待。未旬日,有故人自乱雄中以书来招,曰:“今四方兵乱,人无宁居,非...
· 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 郭子和
参考资料《旧唐书》郭子和传《资治通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