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翁大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1
转发:0
评论:0
简介嘉靖十七年(1538年)登戊戌科进士,授刑部广东司郎中。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累官至山东左布政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以右副都御史身份,任应天巡抚、苏州府巡抚,是为封疆大吏。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巡按山东兼理营田,因母丧丁忧去官。隆庆二年(1568年)翁大立奉旨接替朱衡,总督河道。次年七月,黄河在沛县大决口。京杭大运河中有二千多艘粮船,在台庄以南的邳州河段受阻。翁大立上疏言:“臣按行徐州,循子房山,过梁山,至境山,入地浜沟,直趋马家桥,上下八十里间,可别开一河以漕。”即所谓的泇河。朝中廷议准奏,但不久黄河水退,京杭运河得以顺畅通行,翁大立的奏折建议就束之高阁彻底搁浅了。隆庆四年(1571年)六月,鸿沟、境山、淮河疏浚等水利工程竣工。明穆宗非常高兴,想要擢升翁大立。但此时黄河、淮河同时发水灾,引发决口,不少河道被淤塞。更严重的是,泰山庙到七里沟,十多里淮河被淤塞,淮河水从朱...

简介

嘉靖十七年(1538年)登戊戌科进士,授刑部广东司郎中。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累官至山东左布政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以右副都御史身份,任应天巡抚、苏州府巡抚,是为封疆大吏。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巡按山东兼理营田,因母丧丁忧去官。隆庆二年(1568年)翁大立奉旨接替朱衡,总督河道。次年七月,黄河在沛县大决口。京杭大运河中有二千多艘粮船,在台庄以南的邳州河段受阻。翁大立上疏言:“臣按行徐州,循子房山,过梁山,至境山,入地浜沟,直趋马家桥,上下八十里间,可别开一河以漕。”即所谓的泇河。朝中廷议准奏,但不久黄河水退,京杭运河得以顺畅通行,翁大立的奏折建议就束之高阁彻底搁浅了 。

隆庆四年(1571年)六月,鸿沟、境山、淮河疏浚等水利工程竣工。明穆宗非常高兴,想要擢升翁大立。但此时黄河、淮河同时发水灾,引发决口,不少河道被淤塞。更严重的是,泰山庙到七里沟,十多里淮河被淤塞,淮河水从朱家沟满溢而出,居然改道至清河县河南镇,与黄河合流。此时翁大立正在京师担任工部右侍郎一职。隆庆皇帝下令让新上任的河道总督都御史潘季驯总管水利工程,负责防洪治灾。不料,黄河在邳州大决口,睢宁水道被淤塞长达一百余里。翁大立马上上奏,建议开泇口、萧县二河道。翁大立并配合潘季驯的工作,重新筑造堤坝,弥补决口。水灾不久消退,漕运得以再次畅通。但事后翁大立、孔昭等人仍因“迟误漕粮”遭削籍 。

隆庆六年(1572年)锦衣卫指挥使周世臣在自己家中被杀,把总张国维前来捕盗,惟有死者的婢妾荷花儿及家奴王奎在,遂声称二人通奸弑主。狱成,刑部郎中潘志伊对此怀疑,许久未结案。及翁大立以侍郎署部事,愤怒荷花儿弑主,强迫潘志伊尽快处决凶手。潘志伊依然存疑,翁大立就委命郎中王三锡、徐一忠同谳。两人竟无所平反,被置极刑。数年之后,真凶被捕获。京城人竞称荷花儿冤死。明神宗大怒,欲重谴翁大立等。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复劾之,乃追夺翁大立职,调王一忠、王三锡于外。潘志伊已升九江府知府,亦贬为陈州知府 。

万历二年(1574年)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次年担任刑部右侍郎,不久升任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六年(1578年)致仕归乡 。

参考

《行水金鉴》卷一百二十,转引自《明神宗实录》

《明史》 卷223 列传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治水功臣翁大立
翁大立(1517―1597),字儒参,余姚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明中期为治水功臣。隆庆二年,翁大立受朝廷委任,接替朱衡总督河道。中文名翁大立出生地余姚出生日期1517逝世日期1597性别男字儒参目录1人物经历2明史记载人物经历翁大立隆庆三年七月,黄河大决于沛县,运河中二千月多艘漕船在台庄以下邳州段遇阻不能动弹。隆庆皇帝听从翁大立的奏请,大行振贷。翁大立知道皇帝深居宫中,市民百姓受灾的生活情景他肯定不能全知道,就绘了十二幅图并附上奏折呈给隆庆皇帝。隆庆皇帝留下他所绘的图以便随时浏览,把他的奏折转给了相关的机构。这期间,翁大立首次提出了开v河的建言:“臣按行徐州,循子房山,过梁山,至境山,入地浜沟,直趋马家桥,上下八十里间,可别开一河以漕。”。关于开通v河的理由,翁大立说:“治河当视其大势,虑患务求其永图。顷见徐,邳一带,河身垫淤,壅决变徙之患,不在今秋,则在来岁,幸而决于徐、吕之下犹可言也,若...
· 皮立翁山
当地景观皮立翁山及其所在半岛的卫星照片皮立翁山下的海滩皮立翁塔,为一历史建筑物山上的窄轨铁路(600毫米)山上的传统建筑
· 里翁-安提里翁大桥
技术数据建造过程中的桥墩大桥全长2,883米,其中跨海的主桥长2,252米,从里翁方向的引桥长392米,从安提里翁方向的引桥长239米。主桥有四座桥墩,边缘的桥墩到引桥间的距离为286米,桥墩之间的距离为560米。里翁-安提里翁大桥是世界上第二长的斜拉桥。每座桥墩在海面以上的高度为160米,水下的高度达65米。每个桥墩位于一直径为90米的地基上,每个地基有200根长达30米的钢柱插入海底组成。由于大桥位于强地震区上,在建筑施工时为了保障高度的桥梁安全性采取了非常费力的措施。按照设计强度达七级的地震以及桥墩之间距离错位两米均不应该导致桥梁受破坏。此外总登记吨位达18万吨的油轮的碰撞和风速达250千米每小时的大风也不应该造成破坏。里翁-安提里翁大桥的伸缩缝是目前类似桥梁中最大的。在其最高处桥面宽27.2米,厚2.82米,离海面的高度为52米,这样即使大船也能够通过。建筑历史早在1880年当时的...
· 翁姓三大来源
因地得姓周昭王封庶子食邑于翁,国亡后其子孙以地为姓。因掌得姓传说周昭王庶子出生时双手握拳,他人掰不开,独昭王能掰开,周昭王掰开后见初生儿左掌纹似篆文的“公”字,右掌纹如“羽”字,便将儿子取名‘翁”,后来翁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古书称“氏以王父字”)。因人得姓上古夏朝初建时期,启为夏王,当时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相传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 大埔翁万达墓
翁万达墓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的凤翔山麓。坐西向东,墓地面积2400平方米呈梯形,长16.25米、宽11.1米,水泥灰沙构筑。花岗岩石墓碑,高1.6米、宽0.78米,碑文:"明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襄敏崇祀名宦乡贤东涯翁公墓"。墓前左右对称竖有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寓意千里扬威,是封建时代皇帝诏封有军功的大臣将士的一种殊荣。这些石像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品,但石翁仲的头部被不法分子盗走,其后人依照原造型做了修补。墓左是新建的翁衙书屋,内陈列翁万达生平事迹,墓右侧建有一凉亭,供游人歇息。墓基下置一方圹志。198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翁万达是汕头市人,明嘉靖年间曾任兵部尚书等职。传说,当时翁万达受奸臣馋言逼害假死,令家人装入棺木,并在棺底凿孔通气,内放有干粮、水囊,特别吩咐几位官员送其还乡安葬,至乡开棺,宣告万达还生,以了此案。路上,官员们要求抬棺者,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