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定陵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4
转发:0
评论:0
历史兴建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0岁登基做皇帝,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在位的前15年,励精图治,勤于朝政,晚年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竟有20年未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是明朝由盛转衰的一大转折点。明神宗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寝,历时6年,耗银800万两,终于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六月竣工,当时明神宗只有28岁,直到1620年他才过世,该陵墓闲置30年之久。入葬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驾崩,享年58岁。同年九月上尊谥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十月三日葬定陵,庙号“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孝端显皇后王氏(明神宗元配)病故,谥“孝端”。万历四十八年八月,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上尊谥为“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十月三日葬定陵。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皇贵妃王氏(明光宗生母)病故,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坟...

历史

兴建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 10岁登基做皇帝,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在位的前15年,励精图治,勤于朝政,晚年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竟有 20年未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是明朝由盛转衰的一大转折点。

明神宗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寝,历时 6 年,耗银800万两,终于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六月竣工,当时明神宗只有28岁,直到1620年他才过世,该陵墓闲置30年之久。

入葬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驾崩,享年58岁。同年九月上尊谥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十月三日葬定陵,庙号“神宗”。

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孝端显皇后王氏(明神宗元配)病故,谥“孝端”。万历四十八年八月,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上尊谥为“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十月三日葬定陵。

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皇贵妃王氏(明光宗生母)病故,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坟园建在天寿山陵区东井左侧。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明光宗朱常洛即皇位,下诏追谥生母为皇太后,其礼未行,明光宗先于同年九月初一驾崩。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方为王氏上尊谥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并补充一些随葬品。

发掘

明定陵

  明定陵开棺后的一瞬间(左为郑振铎,中为夏鼐)。

发掘长陵是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最先提出。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夏鼐负责发掘的技术指导,便让其学生赵其昌(后任首都博物馆馆长)做前期调研。赵其昌带探工在长陵未找到发掘线索。在向夏鼐、吴晗等人汇报后,经商讨决定先试掘献陵,积累经验再发掘长陵。后来吴晗和夏鼐认为试掘献陵对长陵的发掘参考价值不大,吴晗提议试掘永陵,遭夏鼐强烈反对,认为这与发掘长陵无异;试掘思陵,吴晗认为太小,是妃子墓改建。此后吴晗和夏鼐才想到定陵。杨仕、岳南合著的《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认为,吴晗和夏鼐想到定陵的原因有二,“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营建年代较晚的一个,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第二,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 定陵的开挖始末,《风雪定陵》一书有详细的介绍。

现状与保护

定陵玄宫(俗称“地下宫殿”)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被发掘的帝王陵寝。经有关部门批准1956年5月开始试掘,历时一年试掘成功,1957年打开玄宫。其玄宫由前室、中室、后室、左配室、右配室组成,石条起券,前室前面有隧道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多件。1959年9月30日,就定陵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郭沫若题写馆名。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56年起,定陵发掘出土明神宗、皇后的随葬物品3000多件,此后这些出土文物一直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几排平房内,因为平房内不能做到恒温恒湿,对文物造成很大破坏。2012年,十三陵斥资3000多万元人民币修建了建筑面积2435平米的地下文物库。2014年底,上述3000多件文物被转移到地下文物库内。

建筑

明定陵坐西朝东,地面建筑布局呈前方后圆,象征“天圆地方”。定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地面建筑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前有院落三进,后有宝城一座。主要建筑自东到西有:

石桥:三座汉白玉石桥,并列位于碑亭以东。

碑亭:内有无字碑。碑亭已毁。

外罗城、宫门:陵宫总体布局也呈前方后圆。外罗城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将宝城、宝城前方所有院落围绕在内。外罗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朝梁份《帝陵图说》介绍外罗城:“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称:“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檐牙玲珑嵌空,光莹如玉石。甲申之变,寸寸毁之,而不能尽毁也。”外罗城仅前部正中设宫门一座,位于碑亭以西,是外罗城的正门,为陵寝第一道门。宫门为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外罗城及宫门现已无存。

重门:为陵寝第二道门,也是陵宫区围墙的正门,现为定陵博物馆正门。单檐歇山顶式,制如外罗城门。其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道。重门内的院落无建筑,院落之前(外罗城之内)左侧建有神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

棱恩门:设在前墙之间,面阔五间(通阔26.47米),进深两间(通深11.46米),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上四周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及大小螭首。前后各设三出踏跺。现已毁。

棱恩殿:重檐顶,面阔七间(通阔50.6米),进深五间(通深28.1米),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上四周的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出月台。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左右各设一出踏跺。棱恩殿有后门,故台基后亦设一出踏跺。其中,后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一出踏跺设御路石,刻有龙凤戏珠(左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涯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一座随墙式掖门。现已毁。

棂星门:两柱牌楼门,位于棱恩殿后。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方形,顶部坐龙,前后戗石抱鼓。

石几筵:一套,位于宝城前。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为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一座)、烛台(两座)、花瓶(两座)组成。形制如长陵、永陵等陵。

宝城:

定陵地下宫殿在地下27米处,规模宏大。墓室由5个极其高大宽敞的石筑殿堂联结组成;从进口到后墙长87米;前、中、后三殿和左右配殿有5重雕刻精美的石门。

定陵卫的营房建于昌平城内。

图集

明定陵

定陵祾恩殿台基

明定陵

定陵祾恩殿柱础

明定陵

定陵石供桌与石五供

明定陵

定陵明楼

明定陵

定陵明楼内的圣号碑

明定陵

定陵地宫入口

明定陵

定陵金刚墙

明定陵

定陵地宫内景

明定陵

定陵地宫棺床及棺椁复制品

明定陵

定陵出土的“心”形金饰

明定陵

定陵出土的明神宗十二旒冕冠

明定陵

定陵出土的明神宗金丝翼善冠复制品

明定陵

定陵出土的九龙九凤冠

明定陵

定陵出土的六龙三凤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定国是诏
颁布原因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开展戊戌变法的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此外,定国是诏又名《明定国是诏》。内容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来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一再审定,筹之至熟,妥议施...
· 揭秘:康熙乾隆为什么要明定禁奢靡之风?
始建于1875年,占地608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石家大院,为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的旧宅。注重物质享受,盛行攀比斗富之风,历史上时有发生,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财富积累到相当程度时。康乾盛世之时,权贵和“土豪”们不仅挥金如土,而且,邻里与邻里之间、亲家与亲家之间,还经常相互较劲PK。邻里“土豪”攀比斗富,看谁“笑在了最后”钱泳的《履园丛话》记载,康熙初年,苏州有个富商叫朱鸣虞,“富甲三吴”。他的邻居姓赵,是吴三桂的心腹侍卫,有钱又有势。相邻而居的两个“土豪”,就像两只公鸡,一有机会就PK。凡是朱家请过的戏班子,赵侍卫“必罗致之”,朱家给戏班多少银子,赵家一定超过。某年元宵节,朱家为了显示实力,在自家门前挂了几十盏豪华精美的珠灯,把门口照得富丽堂皇,令隔壁赵侍卫家的灯显得暗淡无华。气得赵侍卫叫家人把朱家的豪华灯饰统统打碎。当时的吴三...
· 南明定武帝是否真的存在?为何史学界对此争论不已?
定武帝(1616年-1664年)其人是谁,到底存不存在,一直存在争议。顾诚《南明史》倾向为以讹传讹之虚构人物,以查继佐之《罪惟录》启其开端。野史中多认为是明朝宗室朱本鉝,现代史学界部分学者则认为是朱元璋第十九子韩宪王朱松的后裔朱亶塉。野史中关于定武帝的记载据野史记载,朱本鉝是明朝宗室,世袭封为韩王。1646年,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又名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推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定武”,因此朱本鉝被称为定武帝。朱本鉝的定武小朝廷依靠农民军的支撑,先后活动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一带,与清兵长期相抗衡,清军很难剿灭这个小朝廷,因此定武小朝廷也是南明中维持较长的一个政权。1663年,农民军进攻四川巫山时被明朝叛将吴三桂击败,郝永忠被俘杀。次年即定武十九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朱本鉝死。质疑以顾诚为代表的一些南明史学家质疑“朱本鉝”的存在,认为是查继佐讹传,其论据主要包括:郝摇旗是李自成部下,而...
· 古代盗墓的叫摸金校尉古代考古又叫什么,有什么明定吗
一说起古墓,人们就会想起考古学家和盗墓贼这两个对立的职业,随着电影电视剧的宣传,人们知道了盗墓贼历史上叫做摸金校尉,而且是官方的秘密军队,白天见不得人,晚上出动开始盗墓。这支神秘的军队最早是东汉末年曹操建立的,所以他也就成了盗墓行业的祖师爷。曹操一开始没想过要建立这支盗墓军队,毕竟古人是十分重视丧葬的,但是随着曹操势力的越来越大,军队人数的增多固然带来了势力的增长,但是军饷军粮也变得岌岌可危了。所以曹操只能向其他办法来筹措军饷,所以他就建立了一直秘密部队,这支部队昼伏夜出,专门找王侯将相的坟墓,将其中的陪葬品变卖金钱,这才解了曹操的危机。后来这支军队就被曹操成为摸金校尉,专门负责盗墓这一块儿的活动。小编就好奇了,盗墓的叫做摸金校尉,那么和他一样但是性质不同的考古呢?难道是近现代才有的名词吗?如果不是,它在古代的称呼又是什么呢?小编查阅资料,发现还真的是古代就有的称呼,而且名字还很接地气。历...
· 十三陵-明泰陵
泰陵位于长陵西北3.5公里的笔架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与孝康敬皇后张氏的合葬墓。朱佑樘在位18年,年号弘治。孝宗“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又能信用贤臣、广开言路,在位期间“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明朝出现中兴局面,史称“弘治中兴”。但在位后期对朝政有所懈怠,又纵容外戚,沉迷方术,使宦官李广、蒋琮等人乘机弄权,以致弘治晚年军备弛废,国用匮乏,弊政颇多,故不能谓之全美。明孝宗崩逝后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泰陵。(2019年12月,亲摄于北京昌平区明泰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