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长陵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1
转发:0
评论:0
概况长陵的陵宫建筑是十三陵中保存最多也是最好的。其朝向南偏西9度,现存建筑有宝城、明楼、石五供、两柱牌楼门(棂星门)、祾恩殿、祾恩门、碑亭以及三进院落的宫墙和因墙而设的陵门、角门等。地宫未发掘,同时没有被盗墓记录。长陵目前对公众开放。明长陵为永乐皇帝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是永乐皇帝建北京皇宫(故宫)的第三年(公元1409年)自建的“寿宫”。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主峰。四面环山,绿树丛丛。南面又有龙虎两山左右对峙,势如门户。当中奔流不息的山水自西向东而去,好似天然的护陵河。陵宫建筑祾恩殿陵宫主建筑为祾恩殿,保存至今,基本完好。位于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式台基和一层陡板式的小台基上。台基之前出有三层月台,与台基连为一体。三层台基、月台皆有石雕护栏。大殿的柱网排列,采用“九五”规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排...

概况

长陵的陵宫建筑是十三陵中保存最多也是最好的。其朝向南偏西9度,现存建筑有宝城、明楼、石五供、两柱牌楼门(棂星门)、祾恩殿、祾恩门、碑亭以及三进院落的宫墙和因墙而设的陵门、角门等。地宫未发掘,同时没有被盗墓记录。长陵目前对公众开放。

明长陵为永乐皇帝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是永乐皇帝建北京皇宫(故宫)的第三年(公元1409年)自建的“寿宫”。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主峰。四面环山,绿树丛丛。南面又有龙虎两山左右对峙,势如门户。当中奔流不息的山水自西向东而去,好似天然的护陵河。

陵宫建筑

祾恩殿

陵宫主建筑为祾恩殿,保存至今,基本完好。位于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式台基和一层陡板式的小台基上。台基之前出有三层月台,与台基连为一体。三层台基、月台皆有石雕护栏。大殿的柱网排列,采用“九五”规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排列规整。殿内的大木结构为叠梁式构架体系,重檐庑殿式,不堆山。梁柱等各构件用材粗壮,且均采用整材金丝楠木加工而成。殿宇各构件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明代早期建筑特色。

图集

明长陵

长陵祾恩门

明长陵

长陵祾恩殿

明长陵

长陵明成祖朱棣铜像

明长陵

长陵焚帛炉

明长陵

长陵棂星门

明长陵

长陵方城明楼

明长陵

从长陵方城明楼俯视

参考资料

胡汉生 著 《明十三陵》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出版 ISBN 7-5006-2702-5

梁思成 著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出版 ISBN 7-5306-260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十三陵-明泰陵
泰陵位于长陵西北3.5公里的笔架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与孝康敬皇后张氏的合葬墓。朱佑樘在位18年,年号弘治。孝宗“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又能信用贤臣、广开言路,在位期间“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明朝出现中兴局面,史称“弘治中兴”。但在位后期对朝政有所懈怠,又纵容外戚,沉迷方术,使宦官李广、蒋琮等人乘机弄权,以致弘治晚年军备弛废,国用匮乏,弊政颇多,故不能谓之全美。明孝宗崩逝后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泰陵。(2019年12月,亲摄于北京昌平区明泰陵)
· 明思陵
外部链接明朝最后那些事儿---纪念崇祯皇帝诞辰三百九十九周年
· 董事长宿明明
简要介绍:宿明明,男,1965年生,3V集团董事长。现为潍坊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摄影艺术研究院副院长。1980年起,对摄影产生了爱好,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和出发的机会进行摄影艺术创作。曾先后到内蒙、云南、江西、各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进行摄影创作,其摄影作品得到了摄影界专家的好评事业成就]在山东潍坊高新区,有一个闻名遐迩的3V生物。在3V,有一位传奇式的掌门人,他就是宿明明。作为3V集团的董事长,宿明明的创业却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勇气和魄力。1988年,24岁的宿明明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化学硕士学位的他被分配到国家部委工作,在短短的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一连完成了三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年纪轻轻的他因此被破格任命为副科级研究室主任并同时获得了赴法国、澳大利亚出国深造的机会。然而就在这时,出生于安丘的宿明明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回乡创业,以自己所学报答家乡父老。1988...
· 明孝陵
简介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1961年3月,明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2月,被列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历史沿革明代时期明孝陵各景点图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
· 明祖陵
重见天日1966年2011年2011年5月以来江淮一带遭逢大旱,洪泽湖水位连续下降已近死水位。祖陵9个拱门、拱下的横梁和甬道顶端大部分深埋在潭底淤泥下,仅露出一个轮廓。考虑到文物出土后的保护问题。随后灌水淹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