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家世
在传到刘敏的曾祖父为刘绰这一代以前的历代祖宗,都一直居住在徐州彭城郡。等到刘绰受朝廷拜为零陵郡守时,整个家族才从彭城郡迁居到零陵郡生活,也在定居后生下儿子刘优。刘优在少年时的名声十分良好,而被推举为孝廉,也于汉献帝在位时,先后担任侍御史、御史大夫和尚书右仆射。另外,刘敏的家族与同郡人士蒋琬的亲戚,结为姻亲关系。
官宦生涯
早期
刘敏在年龄二十岁左右时,与表兄蒋琬成为享有名声的人,并受推为孝廉。建兴年间,以侍御史的身份从官员的名誉与功过中,进行相关的举发和督察时,丝毫没有危害任何无辜人士,而得到众多朝廷官员的赞赏。后来,改任右护军兼偏将军,也在建兴九年(231年)与诸葛亮等多位蜀汉官员,连署上书要求朝廷罢免李严的官爵。
破敌立功
延熙六年(243年),镇北大将军王平二度成为汉中都督时,刘敏迁为汉中都督左护军兼扬威将军,派往到汉中协助王平做好镇守的任务。隔年二月,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十万名的兵力往汉川攻打时,其前锋部队已达到骆谷。当下,汉中守军不到三万人,使在场将领感到惊慌,于是其中有人受双方兵力的差异极大,而提议先采取坚守二座城池、再以开城门使敌军入城来等候援军的报到。不过,王平认为这项计划难以执行,而提出受他作为后援之下,先派遣刘敏与参军杜祺,一同据守兴势山,再等到敌军攻进黄金县时,自己率兵下山阻抗他们的前进,好让援兵有充分时间能赶来救援。同样地,反对守城的刘敏认为男女仍遍布四方田野,且正耕耘的粮食堆积于田间。假如任由敌军侵入更深处,会造成我方的不利。所以,刘敏赞成王平的想法,就即时率兵与王平占领兴势山,更连绵不断地安置到有一百里多远的旗帜队形。过了一会儿,大将祎与涪县地方军终于从成都赶来协助,促成曹爽只好采取撤军返回曹魏。战争结束时,刘敏凭借在这场战役立下的汗马功劳,而受封为云亭侯。
晚年
然后,刘敏因被加任中书侍郎这一职,则必须要进出宫廷,故在与每名官员见面前,会无不注重仪容的端庄。接着,于就任蜀郡太守期间,为当地百姓努力实施政策。往后的事迹受不见于任何史书的阻碍,则无法得知其生死与下落。
小说形象
三国演义
不论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发行的《三国通俗演义》,还是由黄正甫刊行的《三国志传》,甚至是透过毛宗岗批改的《三国演义》,刘敏皆在丞相诸葛亮对曹魏出征的参与名单出现,并一致设定其官职为右护军兼偏将军。只是,在往后的任何回目当中,就再未出现过一次。
后汉演义
刘敏只在《后汉演义》第九十六回〈承遗诏司马秉权〉登场,就没出现之后的任何回目。于延熙六年发生的兴势一战当中,已任护军的刘敏在镇北大将军王平的指挥下,以一万名的军力作为据守兴势山的兵力,并当场安放长达一百里的旗帜阵仗,更以兴势山当作与关内互相呼应的关口保障。接着,顺利阻止曹爽的进军。然而,与这小说叙述有差异的史实部分,刘敏在这场战役中,并非像小说一样是由王平下令才率军据守兴势山,而是主动率军与王平一同到山上,并当场开始以摆旗阵牵制敌军。
评价
关于刘敏得到的评价多为正面。像是,宋朝文臣曾公亮和丁度奉命编辑《武经总要》时,把刘敏在兴势山之战摆旗阵和同时期的东吴使曹丕离临江、贾逵设旗鼓退吴军等表现,作为以疑兵退敌军的实例。然后,明朝凌迪知编写《万姓统谱》时,称赞刘敏为擅长草书的书法家,也对他的做官风格极有赞赏。以及,清朝康熙时的永州知府刘道著与底下属吏在编修《永州府志》时,将刘敏的介绍列入当地名贤的传记,表达对他的致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