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壶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89
转发:0
评论:0
参考文献《汉书·卷52》

参考文献

《汉书·卷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壶
历史及沿革壶的产生年代很早,甲骨文上就已经发现壶字。壶在诞生之初是陶器的一种,有盛水、盛酒之用,后来发展为铜器,兼作一种盛酒的礼器,有圆壶、方壶两种。壶的甲骨文随着饮茶品茗风尚的普及,壶也用来泡茶、盛茶,这种壶叫作茶壶,发展出“壶嘴”用于倒水,手柄也变为一支,不再是对称的两支,可能还带有提环,体型也变得小巧、便携。虽然茶壶一般用来泡茶,但因为带壶嘴和手柄也方便盛水、倒水,因此也为水壶所采用。这时的水壶不仅可以在家中泡茶、盛酒,也可拿在手中。老北京夏天常可见到如此景象:白发老头坐在胡同门口,一手扇扇子,一手端着酒壶,不时啜几口。在历史发展中,“壶”也成为盛放液体的大肚器皿的代称,发展出汤壶、喷壶、油壶等有别于水壶的器皿。图例妇好扁圆铜壶西周恭王时期的“已其”仲壶西周方壶参考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ISBN7-81047-065-5.
· 茶壶
名称唐代至宋代称为急须、急烧,潮汕称冲罐。用法在煮茶法中,茶壶同时是烹茶的器皿,而瀹茶法则是把热水注入茶壸泡茶。世界纪录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世界最大的紫砂茶壶可在中国江苏省宜兴市找到,该壶名为“苏坡提梁”。壶高1.8米、宽1.5米,每次可以放入10公斤的茶叶。另外有报导,目前世界最大的紫砂壶应该是壶高3.6米、宽1.8米,重1吨的“松鼠提梁”。世界最大的茶壶造型建筑物则是位于中国名茶之乡贵州省湄潭县天壶公园内,这个天下第一壶从1999年开始建造,2006年完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壶高48.2米,最大直径24米,体积28,360立方米,壶内是茶文化陈列馆。世界最小的茶壶造型雕刻为毫芒雕刻家陈逢显以黄金所创作的作品,大小只有约0.2公分。参见注子茶垢
· 桐壶帝
与桐壶更衣在桐壶更衣入内后,桐壶帝相当偏爱她,因此使桐壶更衣遭受宫中许多嫔妃的怨恨,之后桐壶更衣生下光源氏,却在光源氏三岁时逝世。桐壶更衣的死带给桐壶帝很大的悲痛。尔后,宫中传闻先帝的第四皇女貌似桐壶更衣,桐壶帝因而将其迎入宫中,是为藤壶女御,之后藤壶女御生下了桐壶帝的第十皇子-日后的冷泉帝(日语:冷泉帝),但实际上却是藤壶女御与继子光源氏之间私通所生,至于桐壶帝是否知道真相则不得而知。后妃弘徽殿女御(日语:弘徽殿女御)(弘徽殿太后):右大臣之女。东宫(后来的朱雀帝)的生母。桐壶更衣:按察大纳言之女。入宫后居于桐壶(日语:淑景舎),倍受桐壶帝的宠爱。光源氏之母。藤壶女御:桐壶更衣逝世后,因貌似桐壶更衣而入内。冷泉帝(日语:冷泉帝)之母。之后晋升为中宫。丽景殿女御:花散里之姊。桐壶帝崩御后退出宫廷,姐妹俩得到了光源氏的庇护。承香殿女御:四之宫的生母,在源氏物语中的“红叶贺”之卷曾被提到过。(...
· 藏文化—文物—清宫的贲巴壶、藏草瓶、多穆壶、僧帽壶
流行于地区的贲巴壶、藏草瓶、多穆壶和僧帽壶,清代宫廷都有仿制,清宫珍藏的这些精美的藏域特点的文物,是汉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贲巴壶、多穆壶和僧帽壶等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有的来自生活用器,有的直接成为藏传佛教的法器。“贲巴”为藏语音译,梵音原作“军持”。密宗《千手千眼观音大悲心经》曰:“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手。”其手印图解为握水瓶。贲巴壶则从军持演变而来。在2001年8月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展》中,有一件包银的贲巴壶,是为神像和信徒本人沐浴时所用的。多穆壶原是、青海地区藏胞盛奶茶或酒的一种银制品,藏语称为“勒木”,内地称为“多穆壶”。在《文物展》中,有一件曾用的象牙多穆壶,是夏宫罗布林卡所藏之物。僧帽壶因其形似僧侣之帽而得名。有人认为是外来之物,有人认为是地区的茶壶,后成为藏传佛教法器。藏草瓶,亦称“甘露瓶”。为藏传佛教用于盛水或插草,作为礼佛陈设。这些器物地方风格明显,在清廷备受...
· 赵遂
(?—1512)明文安(今属河北)人,号赵疯子。县增广生员。正德六年(1511)七月被刘六、刘七强行挟入义军。刘六与杨虎兵分二路后,随杨虎、刘惠转战河南等地。杨虎战死后,刘惠称奉天征讨大元帅,他任副元帅,改名怀忠,分义军为二十八营,打出旗帜:“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一”,征战河南、湖广间。七年五月义军在应山(今属湖北)受挫,刘惠战败自焚,他削发为僧,游食至黄陂被俘,押赴京师,碟于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