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阿那克萨哥拉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8
转发:0
评论:0
生平阿那克萨哥拉是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老师,20多岁时,由伯里克利带到雅典,在雅典居住了30多年(约前462至前432)。雅典人相信天体是众神,阿那克萨哥拉的天文学说违背了他们的信仰,被控告不敬神,可能一度收监,由伯里克利救出,返回伊奥尼亚建校教学,享年72。哲学思想1、无限的“种子”是万物的本原受伊奥尼亚自然哲学传统的影响,阿那克萨戈拉也在物质性的东西中探寻万物的本原,不过他把本原看做是虽有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但却不可见的“种子”(speramata)。作为本原,‘种子”是永恒的、无限的、同类的、混合存在的、没有运动能力。虽然万物都是由种子结合生成,但种子自身并没有运动的能力,因而需要另一种力量在外部起作用。这种力量就是“努斯”或“理智”。2、自主的理智是运动的原因“理智”是阿那克萨戈拉哲学的重要概念,希腊语原文为nous,通常音译为“努斯”,亦意译为“心灵”、“理性”、“理智”,意在

生平

阿那克萨哥拉是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的老师,20多岁时,由伯里克利带到雅典,在雅典居住了30多年(约前462至前432)。雅典人相信天体是众神,阿那克萨哥拉的天文学说违背了他们的信仰,被不敬神, 可能一度收监,由伯里克利救出,返回伊奥尼亚建校教学,享年72。  

哲学思想

1、无限的“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受伊奥尼亚自然哲学传统的影响,阿那克萨戈拉也在物质性的东西中探寻万物的本原,不过他把本原看做是虽有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但却不可见的“种子”(speramata)。作为本原,‘种子”是永恒的、无限的、同类的、混合存在的、没有运动能力。虽然万物都是由种子结合生成,但种子自身并没有运动的能力,因而需要另一种力量在外部起作用。这种力量就是“努斯”或“理智”。

2、自主的理智是运动的原因

“理智”是阿那克萨戈拉哲学的重要概念,希腊语原文为nous,通常音译为“努斯”,亦意译为“心灵”、“理性”、“理智”,意在表明希腊理智观念的发源和连续性。   

在希腊哲学乃至西方哲学史上,阿那克萨戈拉是第一个将“理智”看做高居于物体之上的精神实体的哲学家。关于“理智”的性质和作用,阿那克萨戈拉有不少论述,最集中的一段是残篇12:“其他的东西都分有每一事物的一部分,只有理智是无限的、自主的,它不与任何东西相混合,而是单一的、独立自为的。……在万物之中,它是最精粹和最纯洁的。它有对万物的一切知识和最大力量。理智还主宰着一切有灵魂的东西,不论是较大的还是较小的。理智也主宰着整个漩涡运动,使这种旋转开始。……理智知晓一切被混合的东西、被分开的东西和被区别的东西。一切将要存在的、一切过去存在但现在已不复存在的以及一切现在存在而且将来也要存在的东西,都为理智所安排”。 

这个永恒的、无限的、无形的、独立自为的、知晓一切并支配一切的“理智”,虽然具有恩培多克勒的“友爱”和“争吵”那样的外部动力因的作用,但已经是一个全新的、纯粹的精神概念了。因为它摆脱了“友爱”与“争吵”的形象性和隐喻性,相比之下更具思辨性和概括性。“努斯”或“理智”承袭着赫拉克利特“逻各斯”的遗风,以君临一切的姿态,被阿那克萨戈拉堂而皇之地扶上了本原的宝座,与作为质料的“种子”一同共创万物。由此我们可以说,阿那克萨戈拉的本原学说,是古代哲学中比较典型的二元理论,虽然他在具体解释宇宙和生物现象时,更多的使用“种子”理论。

3、感觉由相反者生成

    在认识论上,阿那克萨戈拉着重探讨了感觉的产生问题,提出了“异类相知”说。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感觉由相反者生成。因为相同者不被相同者作用。我们感觉到一物的热和冷不是由于相似物引起的,也不能通过同样的东西来认识甜和苦,而是根据每一个的缺乏,由热而知冷,由咸而知淡,由苦而知甜,可见的东西使昏暗的东西显现出来。虽然他的“异类相知”说与恩培多克勒的“同类相知”说正好相反,但是在坚持感觉来源于物质对象的作用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阿那克萨戈拉更深刻的地方在于,他在肯定感觉作用的同时看到了它的不足,因而认识到仅靠感觉不能把握真理。显然,这一思想与他的本原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因为“种子”不可见、“理智”更是无形的力量,所以只有靠理性认识才能把握。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理论是原子论哲学的直接先驱,而他的理智学说则被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

天文学

阿那克萨戈拉主张机械宇宙论,了解到离心力, 指出天体是借助其循环运动的速度,悬浮在空中的石头,否定天体是神的信仰。 他发现太阳和星星都是赤热的石块,星星只因太遥远,热力不能传到地面;他又发现月亮是土,比太阳接近地面,上面有山岳,本身无光,月光是由太阳而来。

参考书目

陈康:《陈康:论希腊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David L. Hall(郝大维)& Roger T. Ames(安乐哲)著,施忠连等译:《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黄正谦:《东海西海“心”“理”相通——中西文化比较通释》。

Bertrand Russell(罗素),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London: Unwin Paperbacks, 19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