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柯迦罗
生平
昙柯迦罗出生于乐善好施的富有人家,幼时聪慧过人,读书一遍,就能过目成诵、晓畅文义。昙柯迦罗早年涉猎吠陀经典及图谶学说,对于五明的学问,有广泛的学习和研究。加上优异的天赋,曾自负“天下文理,毕己心腹”。二十五岁时,在僧坊中看到《法胜毘昙》,经再三阅读,领略佛门智慧广大,教理精深,因此舍弃世间名禄,发心出家为僧,广学佛教大小乘经典及戒律。
曹魏时期,来到中国。于魏文帝黄初三年,游化在许、洛一带。齐王曹芳的嘉平二年,于洛阳集合诸僧传授戒律。这个时期,一方面,中国佛教与道教仍然在进行对话;另一方面,佛教初传,许多教典教理都还没有深耕中土。昙柯迦罗认为佛教律典文繁而杂,即便翻译之后,也有难以实行的地方,所以仅译出《僧祇戒心》,让出家人作为日常修行的轨范。这是中国传授“戒律”的开始。
《僧祇戒本》
就字面来看,这是一本关于佛教戒律、戒规的典籍。据《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皆称本书为《僧祇戒本》,但在《高僧传‧卷一》、《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都记载为《僧祇戒心》,《开元释教录》则二种用法并存。
律典的内容,记载着每一条戒规的制定初机和详细内容,较为繁长。相对而言,戒本的用途,在于简单排列每一条戒规,方便僧侣读诵遵行。在佛典里头,“心”有精要之义,如为普世所熟悉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髓精要。相对于律典的繁长,《僧祇戒心》的题名以“戒心”命名,即是取其简扼、精要之义,这也是昙柯迦罗在翻译戒本时,考量“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的用意。
参考文献
南梁慧皎 著,《高僧传》。
唐代道宣著,《大唐内典录》。
隋费长房 撰,《历代三宝记》。
元 昙噩 述,《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民国杜斗城 辑,《正史选辑(晋书、宋书、梁书、魏书、隋书、旧唐书、元史、明史)》。
民国沈善登 述,《报恩论》。
曹仕邦 著,《僧祇律在华的译出、弘扬与潜在影响—兼论五分律的译出与流传》,华冈佛学学报第七期,页217-233。
注释
^天竺是印度的古称,中天竺即印度的中部。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