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之变
开端
崇祯二年(1629年),蒙古与女真发生严重饥荒 ,蒙古诸部请求袁崇焕开粜互市,后崇祯严令只准按口换粮 。同年六月,翰林院编修陈仁锡出使辽东,认为这是偷袭女真的最佳时机 ,同时,王怀达、陈国威二人又预料到了指出了皇太极的军事行动 ,但袁崇焕虽然没能采取行动,仍上奏称及后金会绕道蒙古进攻明朝 。
十月,皇太极在“屈尊”与明蓟辽督师袁崇焕议和失败且毛文龙已死的情况下,兵行险招,“暗度陈仓”,发生了清军兵临京都城下的“ 己巳之变 ”——后金约十万精兵,在皇太极率领下,绕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11月18日,女真大军兵临北京城城下,北京,兵部侍郎王洽急调各路勤王军保卫京师。
入卫京师
袁崇焕得知爱将赵率教阵亡、遵化陷落的消息,急行军三百余里,比清军早到二天,九千骑兵有四千人掉队,步兵不能兼进 ,崇祯立即召见,大加慰劳,赐御膳和貂裘,袁崇焕请求让疲惫的士兵入城休整,却没被批准,只好驻军北京广渠门外 。两日后(11月20日)清晨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祖大寿阵于南侧,王承允阵于西南侧,袁崇焕阵于西侧,一战将后金左翼大军击溃,随后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取得左安门之捷,二十九日南海子袭营,敌军大乱,遂解京城之围。先前清军在北京郊外大举劫掠,袁崇焕兵少不能制,固守营寨,等待主力援军。城外戚畹中贵园亭庄舍惨遭蹂躏,引起戚畹权贵的极度不满,向朝廷告状。清军早先在得知袁崇焕入援后,散布流言:“袁督师约我来。”于是京城内议论纷纷,谣言日炽。明季北略载:“都中又喧言崇焕导虏入犯,上甚切齿。先是,虏出猎,掳我多人。中有二珰,上命侦崇焕者,亦被掳。虏视之,知为珰也,乃设一记,佯为袁遗书约犯边,答云:“知道了,多谢袁爷。”又佯惊云:“乃为珰闻,缚珰亟斩之!”又故遗一奴私放珰归。珰归,上其事。〖批云:此用武穆反间之计〗。上再召崇焕入,即下诏狱。此言周延儒亲语余者,延儒久与虏比,虏每输情,故知其言不诬。”十二月初一,崇祯因中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袁崇焕部下闻讯,顿时大愤,全军望城痛哭,三日后,关宁军东溃,情势再度逆转。不久皇太极复至京城安定门,崇祯令大将满桂出战,满桂以兵少婉拒,崇祯不准,于是满桂含泪而出,与清兵在安定门大战。此一战场由皇太极亲自上阵,明军节节败退,大将满桂、孙祖寿战死。清军得知关宁军溃走后大喜,开始写信招降一时激愤不已的袁崇焕部下,但得到袁崇焕手书的关宁军并无投降之意,只有用战功救出自己主帅之意,最后,祖大寿斩杀了皇太极的招降使者。
十二月初一日, 祖大寿闻讯,顿时大愤,率大军疾归山海关,情势再度逆转。此一战场由皇太极亲自上阵,明军节节败退,大将满桂、孙祖寿战死。时兵部尚书王洽“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遵化陷,再日始得报。帝怒其侦探不明”,遂下狱,隔年四月,病死狱中。
原因
明亡清兴
皇太极不知从何知道了袁崇焕向崇祯说过“五年平辽”的话,终于发现之前自己“屈尊”议和,竟受到对方如此愚弄。于是写信斥责袁崇焕:“我欲和好,尔复败和议,不念军民将士之死伤,更出大言,则兵并非易事也。”又云:“我诚心和好,尔自大不从,谅天亦鉴之,人亦闻之矣。”随即起大军,出兵征明,让阿敏留后。崇祯二年二月,后金的汉人副将高鸿中曾上疏皇太极:“若此时他来讲和,查其真伪何如?若果真心讲和,我以诚心许之,就比朝鲜事例,请封王侯,从正瘚,此事可讲。若说彼此称帝,他以名分为重,定是要人要地,此和不必说。他既无讲和意,我无别策,直抵京城,相其情形,或攻或困,再作方略……。”皇太极曾经说过:“坐视汉人开疆拓土、修建城廓、缮治甲兵,使得完备,我等岂能安处耶?”可见,后金此次军事行动,属于先发制人的策略。“未及期而虏已在目中矣,是以奴眈眈欲先发破我成局(辽西入卫纪事)。
后果
己巳之变之后清军曾先后五度入长城,其中两次打到北京城,最远的一次侵犯到山东济南,皆大举劫掠而归。例如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第二次攻入长城,遍蹂京畿,历时四个多月,明称“丙子虏变”。崇祯九年(崇德元年,1636年),清军第三次入塞,宣大总督梁廷栋与兵部尚书张凤翼无兵无饷,自知死罪难逃,每日服食大黄取泻求死。
崇德三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第四次入塞,卢象昇拼死奋战,最后阵亡。崇祯年间明廷始终和战不定,在清军与流寇之间陷入两面作战之困境。崇祯十二年(1639年),洪承畴奉命镇守蓟辽边境,给予李自成、张献忠趁势崛起的机会。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洪承畴在松锦之战战败被清军俘获,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初三,孙传庭部被李自成部歼灭,自此明朝内外尽墨,注定明朝灭亡的命运。
参见
清兵入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