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京师保卫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0
转发:0
评论:0
1449年土木堡之变中,明朝皇帝朱祁镇被俘虏,瓦剌首领也先乘明军主力溃散,率军南进,进军北京,明朝国都危在旦夕。明朝爱国重臣于谦于家国危亡之际,用一场漂亮的保卫战,击退瓦剌大军,守护住了大明江山。事件起因还得从那个未谙世事的明英宗朱祁镇说起,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受宠信太监王振的蛊惑,决定率领三大营(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御驾亲征,当时这三大营是明朝主要军事力量,人数差不多为二十几万。在此次军事行动之中,由于军事长官是王振,这人就是一个权势熏心的的太监,半点军事才能也没有。于是在军事行动中,明英宗朱祁镇被活捉,王振被杀,二十万大军几乎片甲不留。这个消息传到北京,众臣皆慌。也怪不得他们,因为三大营是明王朝最主要军事力量,几乎片甲不留,这搁谁身上都慌。而且北京毗邻蒙古,所以当时众臣基本希望南下,如果按照这样发展,那明朝又是第二个宋朝。危急时刻总有...

1449年土木堡之变中,明朝皇帝朱祁镇被俘虏,瓦剌首领也先乘明军主力溃散,率军南进,进军北京,明朝国都危在旦夕。明朝爱国重臣于谦于家国危亡之际,用一场漂亮的保卫战,击退瓦剌大军,守护住了大明江山。

事件起因还得从那个未谙世事的明英宗朱祁镇说起,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受宠信太监王振的蛊惑,决定率领三大营(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御驾亲征,当时这三大营是明朝主要军事力量,人数差不多为二十几万。

在此次军事行动之中,由于军事长官是王振,这人就是一个权势熏心的的太监,半点军事才能也没有。于是在军事行动中,明英宗朱祁镇被活捉,王振被杀,二十万大军几乎片甲不留。

这个消息传到北京,众臣皆慌。也怪不得他们,因为三大营是明王朝最主要军事力量,几乎片甲不留,这搁谁身上都慌。而且北京毗邻蒙古,所以当时众臣基本希望南下,如果按照这样发展,那明朝又是第二个宋朝。

危急时刻总有力挽狂澜之人,于是从小视文天祥为偶像的于谦于少保出来了,尽管此时他的官阶并不高,但是官小能力大,此时对应于少保身上正适合。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军,于谦主张抗战,拒绝南下,认为而且如果任由蒙古扩大势力,大明王朝终将不保。在于谦的号召下,众军决定奋力一搏。

京师保卫战

兵部尚书于谦

想要救国,先得做好战前准备部署。于谦首先将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的一族抄家灭门,借此打击宦官势力,以解民愤。

由于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以英宗作为政治工具威胁明朝,以达到其攻城掠地的目的,正所谓国不能一日无君,面对如此形势,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拥立朱祁钰即位,也就是明代宗,使得瓦剌阴谋不攻自破。

行兵作战中,任命合适的将领极为重要,于谦知人善用,释放了土木堡之变中战败获逃后被下狱的石亨,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而石亨其后战争中的表现也证明于谦并没有看错人。为了让于谦本人也能大展拳脚(于谦此时为兵部尚书,依照明朝官制,不能直接领导军队),新登基的明代宗下令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的重任,挟令京城兵马。此外,改三大营为10个团营,以适应作战需要;其后加大力度操练军队,加紧制造兵器。后勤方面,更是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准备,以备前线不时之需。

在保卫都城的准备中百姓也是重要的一环,于谦大力发动百姓参与作战备战,将城内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统一编成工程队,进行训练。而百姓在家国危亡之际,亦是纷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

保卫都城的备战中,北京城50余天内已经集结了20来万人,且刃甲充足,粮草充裕,军饷也预支半年,于是军心大振,此时城内人民对这场战争充满了信心。

京师保卫战

京师保卫战作战图

瓦剌大军兵分三路,大举进攻京师,战争正式爆发。瓦刺首先派出小股人马试探进攻德胜门,遭遇火器打击,立即撤出,随即集结主力进攻西直门,猛将孙镗悍然不畏,面对蒙古军团,一马当先,甚至手刃数人,随后被引入包围圈,幸好坚持到援兵来临。瓦刺见援兵势众,只得退兵,第一次进攻宣告失败。

第二次进瓦刺改变进攻方向,从彰义门进攻,然而于谦早已做好两手准备,事先让神铳手、短枪手埋伏在城外,又派兵在彰义门应战。瓦剌深陷于谦的计谋,此次进攻也宣告失败。

瓦刺见久攻不下,勤王军队又陆续来临,便撤兵而逃。此时石亨乘胜追击,彻底把瓦刺信心打崩溃。至此,北京保卫战落幕,明军用自己的血肉击退了北方民族的进攻,保卫了明王朝。

此战后,明廷加紧边防建设,收复了许多要塞和重镇,使明王朝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也先退至塞外后,又曾数次南下,但都无疾而终。反而因其屡屡发动对外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势力渐衰。无奈于景泰元年(1450年),释放了英宗归明,以示重修旧好之诚意。

令人遗憾的是,于谦作为此次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战后却遭到石亨等一众奸人所害,被捕下狱,冤死崇文门,可谓千古奇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京师保卫战
背景及起因瓦剌是当时漠北蒙古三部之一,另外两部是鞑靼和兀良哈。明初,脱欢统治瓦剌。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其子也先继父位,自称淮王。也先即位后以武力统一蒙古各部,逐渐强盛,多次侵犯明朝北方边塞。正统十四年(1449年)初,也先遣使2000人向明朝贡马,诈称3000以冒领明廷赏物。明廷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削减了马价。瓦剌首领闻悉大怒,在当年七月召集所部大举进犯明朝边境。时太监王振专权,他怂恿皇帝朱祁镇率五十万大军亲征。八月初,明朝大军刚到山西大同,前线即传来各路明军溃败的消息。王振不敢冒进,便令大军撤退,途径土木堡时被瓦剌大军包围,明军被瓦刺大军围攻数日,全军覆没。王振及众多将领皆死于乱军之中,皇帝被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也先乘明朝主力溃散廷内无主,国无重臣,京师空虚,人心未固之机,率大军继续南攻,试图攻占明都城京师,迫明投降。明朝备战正统十四年八月,明军战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京...
· 明京师保卫战
土木蒙尘,保卫北京明京师保卫战是明朝以于谦为首的军民抵抗蒙古瓦剌军侵犯的正义战争。瓦剌是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三部之一。明朝初年,脱欢统治瓦剌。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子也先继父即太师位,自称淮王。他东征西讨,势力大盛,梦求再现大元的局面,其锋芒直指中原的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初,也先遣使2000人向明朝贡马,诈称3000,希图冒领赏物。明廷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削减了马价。也先闻悉大怒,七月,统率所部进攻明朝,自己率领人马攻打大同。时太监王振专权,他挟英宗仓促亲征。八月初,英宗带领50万大军前往大同迎战,刚至大同,王振听说各路军马接连失败,急忙退兵至四面环山的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境内),被也先追至,从征官员和士兵死伤过半,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也先乘明廷无主,国无重臣,主力溃散,京师空虚,人心未固之机,继续南攻,企图占取明都城京师,迫明投降。败讯传到京师,举朝震恐,文武百...
· 京师保卫战的结果:京师保卫战带来什么历史影响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首先是由于以于谦为首的一部分文武大臣坚决抗战,他们诛杀宦党,稳定局面,激发了广大军民抗击瓦剌军的勇气。同时,注意发现和使用人才;其次是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在情况万分危急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即时拥立新君,使也先以为奇货可居的政治王牌英宗失去了其实际的意义,从而使抗敌军民能够放开手脚,一心保城杀敌。再加上于谦能够知己知彼,冷静地分析敌我双方长处和短处。瓦剌军队擅长骑射和野外作战,但是存在着兵力有限,不善于攻坚,并且火器很少等弱点。而明军在于谦的带领下,士气高涨,以城池为依靠,以战代守,充分发挥自己火器多,装备精良的优势,在与敌对阵中,先以少数兵力引诱敌军,待敌迫近时,再突然以火铳、火炮火箭等进攻。等敌人阵势被火器打乱之时,用步兵、骑兵发起猛烈反击。这就较充分地发挥了己之所长,削弱了瓦剌军队的优势,从而使明军能够迅速地变被动为主动,仅在五天时间内便迅速地击败敌军,取得了北京...
· 京师保卫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京师保卫战?
明成祖朱棣率军在忽兰忽失温大败瓦剌军后,瓦剌开始接受明朝的称号,与明朝保持着臣属关系。但瓦剌军仍然比蒙古族内诸部强大,他们经常发动战争,兼并弱小部落。到明正统年间,瓦剌的势力空前强大,控制了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抵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继元而起的一个最大的蒙古政权,严重威胁着明朝的北部安全。瓦剌是当时蒙古三部之一,另外两部是鞑靼和兀良哈。明正统年间,瓦剌逐渐强盛,多次侵犯明朝北方边塞;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借口明廷侮辱贡使、削减马价、拒绝联姻,率四路大军南下,统率所部大举进犯明朝边境,前锋直指大同。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率二十万大军七月十六日冒险亲征;明朝大军刚到山西大同,前线即传来各路明军溃败的消息,王振不敢进军,便令大军撤退。退至土木堡时,瓦剌军追来,明军溃败,王振及众多将领死于乱军之中,明英宗被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也先乘明军主力溃散、京师空虚,...
· 京师保卫战:明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兵围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铁骑大举南下,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王振等人的唆使下贸然出征。八月十五日,明军被蒙古兵团团包围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沙城镇),十几万明军被歼,就连英宗也做了俘虏。这场形如儿戏的御驾亲征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土木之变”。网络配图“土木之变”把明王朝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也先大军挟新胜余威,欲乘胜追击,拿下北京城,再现昔日元帝国的辉煌。而明朝一方,英宗亲征时已将京畿大军悉数带出,导致京城防备空虚。此时人心大乱,许多富家大户收拾财物、携带家眷,纷纷南逃。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皇宫,皇太后和皇后将宫内的金银珠宝搜罗一空,整整装了八辆马车,派人送到也先大营,希望能换回英宗;朝廷上,文武百官六神无主,束手无策。侍讲徐跳出来说,据他观察天象,只有放弃北京,迁都南京才能保全性命,一些官员也随声附和。临时听政的皇太后和英宗弟弟王听后都不知所措。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