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扬州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9
转发:0
评论:0
古“九州”、“十二州”中的扬州和汉代以前的“扬州”相传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扬州即其中之一。虽然关于九州有多种版本,但扬州在这些版本中都是九州之一。不过关于古“九州”中的扬州到底包括哪些地区的范围也有3种版本,都大同小异:《尚书·禹贡》中的“扬州”《尚书·禹贡篇第一》写道:“淮海惟扬州。”按孔安国《尚书传》的解释,这个“扬州”的范围是“北据淮,南距海”。“惟”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是”;“淮”即淮水,今淮河;“海”即大海,按《正义》应指今南中国海。据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淮水》记载:“淮水左径泗水国(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南,故东海郡也......又东至广陵淮浦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入于海......淮水于(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游水东北入海,旧吴之燕岱,常泛巨海,惮其涛险,更沿溯是渎,由是出。《地理志》曰:游水自淮浦北入海......”,则明确的指出古代淮河向东流入洪...

古“九州”、“十二州”中的扬州和汉代以前的“扬州”

相传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扬州即其中之一。虽然关于九州有多种版本,但扬州在这些版本中都是九州之一。不过关于古“九州”中的扬州到底包括哪些地区的范围也有3种 版本,都大同小异:

《尚书·禹贡》中的“扬州”

《尚书·禹贡篇第一》写道:“淮海惟 扬州 。”按孔安国《尚书传》的解释,这个“扬州”的范围是“北据淮,南距海”。“惟”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为“是”;“淮”即淮水,今淮河;“海”即大海,按《正义》应指今南中国海。据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淮水》记载:“淮水左径泗水国(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南,故东海郡也......又东至广陵淮浦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入于海......淮水于(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游水东北入海,旧吴之燕岱,常泛巨海,惮其涛险,更沿溯是渎,由是出。《地理志》曰:游水自淮浦北入海......”,则明确的指出古代淮河向东流入洪泽湖并经由现在的宿迁市、淮安市一带径向东北部今连云港市的方向注入大海,意即古时的淮河入海口在北面的黄海而非今日这般沿长江口入南面的东海,同时亦清晰的勾勒出了古徐州和古扬州之间的天然分界限,故此“淮海惟扬州”的意思即为“扬州是西抵淮水、东达大海的一个州”。由此,《禹贡》把“扬州”的范围限定为淮河以东、东海以西的广大地域,即大约为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湖北、河南和广东的一部分。 今天的扬州市也在这个范围内。但是孔安国的《尚书传》被后人证明是伪造的,所以其解释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其“九州”的划分方式也成为多种“九州”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种。

《尔雅·释地》中的“扬州”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 扬州 。”“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即特指淮南之地 。按东晋郭璞的《尔雅注》,这个“扬州”的范围是:“自江南至海”。即是说淮南到东海是扬州。然而自孙吴政权从盘踞于淮南的袁术势力之中脱离出去并开始在长江南岸侨置扬州及各郡县之后,即开始泛指大约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广东的一部分。今天的扬州市显然也在这个范围内,因为扬州市在淮河以南(参见下文所提到的扬州刺史部)。宋代邢昺的《尔雅疏》则说:“此云江南者,举远大而言也。”也就是说最晚到了宋代之时,与淮南地区相接壤的长江以南之辖地面积毫无疑问的已大大超过了淮南至江北之辖地面积而占了扬州的大部分,但并不是说扬州只有江南部分。但是,《尔雅疏》对此的解释都来源于孔安国的《尚书传》,而孔传是伪书,以伪书的解释来解释,准确性也有疑问。

《周礼·职方》和《吕氏春秋·有始览》中的“扬州”

《周礼·夏官司马篇第四·职方氏》写道:“东南曰 扬州 。”在这个说法中,“扬州”的范围更大,似乎整个中国的东南地区都属于扬州,但具体范围则比前两种更模糊,今天的扬州市可能属于“扬州”,也有可能不属于。而且《周礼》被部分学者认为是伪造的 ,其准确性也存在问题。后来的《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写道:“东南为扬州。”与《周礼》的说法大同小异。

至于“扬州”因何得名,则众说纷纭。潘宝明认为大体有四说[1]:

与树有关。《春秋元命苞》云:“厥土下湿而多生杨柳,以为名”。沈括《梦溪笔谈》云:“扬州宜杨,荆州宜荆”。李斗《扬州画舫录》记:“扬州宜杨,在堤上者更大。……或五步一株,十步双树,三三两两,立园中”。在这种说法中,扬州常被写成 杨州 。

与水有关。《释名》云:“扬州州界多水,水波扬也。”《诗经》释文曰:“扬,如字,激扬也”。

与地气人性有关。《尔雅注》云:“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扬,故曰杨。杨,扬也。”

“扬”由“越”来。《周礼正义》云:“此州地苞百越,扬、越声转,义亦同,扬州当因扬越得名,犹荆州之与荆楚义亦相因矣”。

在589年隋朝灭陈朝、统一中国以前,“扬州”常作“ 杨州 ”,或古书“扬杨错出”,两者常常混用。

班固《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九州”为周制;三国曹魏孙炎注《尔雅》,始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遂将它们与《禹贡》“九州”合称“三代 九州”。

此外,还有“十二州”的说法,它是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出自《尚书·尧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释为“尧遭洪水,天下分绝为 十二州 ”,在禹分九州之前。马融则解释,舜帝在禹治水后,把禹所分的九州再分出三州,合为十二州,扬州也在其中。十二州之说为后世学者所采用,但近代学者人为这是汉代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马融所说的“十二州”是以《尚书》、《尔雅》和《周礼》三书的不同州名拼凑而成的 。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的“九州”或“十二州”。

“九州”或“十二州”只是古书中对于古代中国的一种地域划分,而且各种古书还不一致,它们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区,而且很可能是后人的想象创造。在汉武帝以前,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已出现“州”一级的地区名称,而“扬州”也和现在的扬州市没有直接的联系。

汉代以前,这个若有若无的“扬州”的核心部分是今长江三角洲,最早出现的中心城市为吴(又称姑苏,今江苏苏州),吴最早为吴国的首都,吴国被越国灭亡后成为越国首都,越国被楚国灭亡后仍为楚国东部(即东楚)的最大都会,曾为春申君的封地。秦朝统一全国后,正式把吴命名为吴县,作为会稽郡的治所(相当于省会、首府),统辖着吴、越两国的旧地,即大约今江苏长江以南,上海、浙江全部。项羽也正是在吴县举起义旗,反抗秦朝统治的。此后尽管政区变动频繁,但苏州作为长区的第一个中心城市,其地位维持了两千多年,直到太平天囯以后(庚申之劫)方为上海所取代。

两汉十三刺史部中的扬州刺史部

扬州

  古扬州出土汉代金印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长安和京畿七郡外,分天下为十三区,置刺史,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因为其中十一部沿用的是《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的“九州”名号,所以习惯上又称“十三州”,“扬州”也是其中之一,全称 扬州刺史部 ,辖区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区。按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所载:“江淮北,谓广陵县、徐、泗等州。”说明汉代的广陵县并非像近代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今日扬州市的旧称,初时的广陵应当是处在淮河以北临近徐州的淮河、泗水交汇之处,况且在《宋书·州郡志》中“广陵郡”、“临淮郡”篇目之下,都同时载有广陵县,显然南广陵是往后之朝代因淮北地区之沦陷所侨置 。所以处于今天的扬州市应当也属于扬州刺史部,而非属于另外一个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和当时的“扬州”并非一点关系都没有。

起初,十三刺史部(以前简称“州”)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只是监察区,而且没有固定的治所。郡虽然属于州,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一级行政区,其长官太守比州的长官刺史地位高。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刺史为州牧,从此“州”成了十三刺史部的正式名称,也有了固定的治所(但史书上没有记载)。以后虽然又改州牧为刺史,但“州”的名称固定下来,刺史的正式称号变为“州刺史”。虽然如此,但州仍然只是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

东汉时,扬州刺史部的治所在历阳县(今安徽和县)。黄巾起义后,汉灵帝为了防止农民起义再次发生,于中平五年(188年)又改部分州刺史为州牧,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位在太守之上,以随时人民起义。由此,“州”正式取代了“刺史部”的名称(例如扬州不再叫扬州刺史部,而直接叫扬州),并凌驾于郡之上,成为全国一级行政区。

东汉末年,中央由曹操当政,他把扬州的治所移到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后又移到合肥县(今安徽合肥西北),但是扬州的大部分在江东孙氏政权(后来三国之一的吴国)控制下,并不由中央直接管辖。孙氏政权的都城原先在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后迁京口(今江苏镇江)、建业(今江苏南京)。扬州实际上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由曹氏政权控制,行政中心在寿春、合肥;一部分由孙氏政权控制,行政中心在吴县、京口、建业。直到曹魏、孙吴先后建国,扬州便正式分为两部分。

由于扬州在两汉的大部分时间里并不是行政区而只是监察区,所以其治所(如历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中心,也不是经济、文化中心。两汉时的扬州最发达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汉朝以前一样依旧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吴县在129年以前为会稽郡的治所,统辖大约今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和福建的全部,地广人多。吴县也曾是荆国和刘濞吴国的首都 ,是中国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新莽末年以来,中原战乱不断,士大夫举族南迁,使吴县的人口激增,到东汉和帝时已成为仅次于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2],人口估计近10万。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以会稽郡过大,分故郡浙江(今钱塘江)以西为吴郡,郡治故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市);浙江以东仍为会稽郡,郡移治山阴县(今绍兴市)。是为“吴会分治”。尽管吴郡的辖区大大缩小,但这是人口增多的必然结果,丝毫不影响其中国东南中心城市的地位。汉末的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就在吴郡发家,孙策更在吴县定都。孙氏父子依靠吴郡当地的世家大族(主要是吴郡四姓,即顾、陆、朱、张四姓),建立起江东孙氏政权,后发展为三国之一的吴国。后来孙权迁都京口(今江苏镇江),又迁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县的中国东南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渐被建业取代,但它作为孙吴集团的发家之地,仍为重要的经济中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扬州

220年曹丕篡汉献帝位,自立魏国;第二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蜀汉;第三年(222年),孙权接受魏国所封的吴王爵位,建吴国,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魏、吴两国都拥有扬州的一部分:魏国拥有扬州的小部分,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吴国拥有扬州的大部分,治所在其首都建业县(今江苏南京)。吴国的扬州是其大本营,相对稳定。而魏国的扬州处于魏、吴两国边界,战乱频繁,后期的毌丘俭、诸葛诞叛乱也都发生在这里。而今天的扬州市在三国时属于徐州广陵郡,也是魏、吴两国互相对峙的战场,彼此争夺,多次易手。265年晋武帝代魏后,魏国的扬州成为晋朝的扬州,仍和吴国的扬州分置。

280年,晋武帝派兵攻克吴国首都建业,吴国灭亡,全国再次统一。西晋灭吴后,把晋、吴两国的扬州合二为一,治所设在原来吴国的首都建业,改名为建邺,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永嘉之乱后,晋皇室携公卿士大夫南迁江东(衣冠南渡),是为东晋。东晋定都建康,既是全国首都,也是扬州的治所。其后由于不断设立新的州(如江州、南徐州、东扬州等),扬州的辖地逐渐缩小,但东晋和南朝时,建康一直是扬州的治所 ,也是首都 。而今天的扬州市在东晋、南北朝和隋朝统一全国前仍为广陵郡,历属徐州、南兖州、东广州、吴州等,起初属南朝,侯景之乱以后所有江北地区归属北朝,广陵郡也随之归属北朝。整个六朝时期,除了孙吴外的其他漫长时期,今天的扬州市并不属于当时的“扬州”辖区。

隋唐时期的扬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克陈朝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朝灭亡,全国统一。隋改陈朝的扬州为蒋州,又将本朝原来的吴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 改为扬州。自此,今天的扬州市才和“扬州”的名称沾上了边,但并没有从此就享有了“扬州”的专名,中间还有一段曲折。

隋炀帝大业初年改州为郡,扬州也随之改为江都郡。唐代隋后,唐高祖于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扬州为兖州,而在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即原来南朝的扬州治所)置扬州。武德六年,兖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改名为邗州。直到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即位,将治所在江宁县的扬州废除,并入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而邗州则再次改名为扬州。自此,今天的扬州市才享有了“扬州”的专名。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一度又改州为郡,扬州随之改为广陵郡,但“扬州”仍为通称;直到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改郡为州,才将广陵郡改回扬州;以后虽然在扬州名称前加府(明清时的扬州府)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扬州市)等,但扬州作为一个地名再没有改过;

关于今日的扬州市获得“扬州”之名的经过,近人江都学者徐谦芳在《扬州风土记略》中说:“广陵郡被扬州之名,肇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再见于唐高祖武德九年,三定于唐肃宗乾元元年。至是扬州之名,惟广陵得以专之。何则?隋称扬州(隋炀帝杨广本人就做过扬州总管),至炀帝大业元年而革(改江都郡);唐称扬州,至明皇天宝九年亦革(再改江都郡) ;唯肃宗定名以后,沿及于清,相因不改,民国政府,名始不存(改江都县)。然俗循旧习,犹称扬州。”

宋金元时期的扬州

北宋时(960年-1127年) ,富裕商人阶层和新兴的城镇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扬州府等主要城市成为新兴商业中心,成为富裕的代名词。

北宋时扬州大部属淮南东路,扬州只辖天长、江都两县。其他县分属真州(仪征市),高邮军(高邮市),楚州(宝应县属之)。宋朝时扬州科技文化也有长足发展,科学家沈括多篇科技文章在扬州地区完成,欧阳修、苏轼等人在扬州寓居,并兴建平山堂等人文名胜,“二十四孝”扬州天长人朱寿昌的事迹也成为儒家孝道的一个典范。

1126年—1129年,金国的军队攻占了包括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北部和两浙路北部的大半个中国,赣州是其推进到的最南端,扬州在1129年也被金国军队攻占和。绍兴和议之后,淮水成为金国和赵宋的边界线。而今扬州市的北部郊县也成为了防御金国军队的前线。姜夔因此写作名篇《扬州慢》。

13世纪,大蒙古国攻占了中国全境。元朝时扬州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明清时期的扬州

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太宗迁都北平后,明清两代将近500年间中国的都城在北京,而农业经济中心在江浙和两湖两广地区,粮、盐的产量占据了全国产量的大多数。因此造成了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割。连接中国政治中心的和经济中心的是两条水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扬州正好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扬州经济凭借京杭大运河这一中国经济的主动脉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城市。

明代,扬州被列为全国16个大城市之一 。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4月,多铎铁骑南下,史可法据守扬州,5月20日城池被攻陷。清朝政局稳定后,扬州经济迅速恢复。明中后期活跃于扬州的山陕商人逐步被徽商代替,后者垄断了两淮盐业这一坐拥巨额利润的产业。盐业的垄断和漕运枢纽的位置,使得扬州经济在康乾盛世中达到唐朝之后的又一巅峰。两淮盐税在全国税收中长期占有40%以上的比例,“损益盈虚,动关国计”。与此同时,面对明清之际的兵祸,扬州当地士绅致力于根据典籍、并吸收苏州和徽州文化,重建清代扬州文化的新面貌。

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使得扬州在清朝成为高度繁华的消费型城市。大量依附于盐商的服务性行业的从业者挤满了城市,催生出独特而精致的饮食、休闲文化。而“贾而好儒”的徽商又以重金资助经学、出版、园林、绘画等文化活动,“海内文士,半集维扬” ,“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于此” 。这使得扬州在多个领域内(如戏曲)成为全国中心。

总体而言,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是:

漕运,主要是粮食的运输,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由京杭大运河运输到北京;扬州钞关的税收额在明清两代一直位居全国前八名之内。

盐运,淮盐西运,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苏北沿海)所产官盐在此集散,然后转运全国最广的食盐销售区——长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谓扬子四岸)销售。城内有两淮盐运使衙门和大批盐商,这些商贾多来自安徽 ;富有的盐商在新城南河下一带和西北郊瘦西湖沿岸修筑许多精美的园林,当时公认的说法是:“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杭州以湖山胜”。

金融,由于扬州是全国官盐最大的集散地,大量盐商聚集于此,因此带动了扬州银庄的发展以帮助盐商的周转投资,是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荣程度如同当今世界之伦敦,仅次于同省的苏州;所谓“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丽,莫盛苏扬”。

娱乐业、服务业,自隋唐以来娱乐业就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高级厨师、高级妓女、艺人、书画家、古董业者,从业者不计其数,康乾时期的扬州八怪便是其中之一。扬州与南北两京、苏杭二州一同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是全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印刷、漆器、玉器制造等手工业。清代扬州代表了多重制造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有“和田玉,扬州工”之誉。

注释

^ 《吕氏春秋·有始览》也有关于九州的说法,但其对“扬州”的描述与《周礼》相同,即指中国东南地区是扬州,和《周礼》算作同一个版本。其他书中虽也有九州的说法,但没有划定各州的范围,在此不列入。

^ 《扬州史述》,第2页。

^ 《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10月第一版)

^北宋苏辙首先写了长篇大论,言《周礼》之不可信;清代万斯同著有《周官辨非》,指书中伪著五十余处;近代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则认为是刘歆伪造。

^ 《禹贡》“九州”是夏制,三代即夏、商、周三代。

^ 见《辞海·历史地理卷》“十二州”条目。

^ 邹逸麟《长三角有过几个中心》,《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3年9月3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供稿。

^ 《江苏地方志》1996年第01期 :“刘宋临淮郡辖广陵县”应是“辖陵县” 作者:荀德麟

^ 一说刘濞首都在广陵(今扬州市)。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扬州,元帝渡江历江左,扬州常理建业。”

^南朝宋、齐、梁、陈首都均在建康,和东吴、东晋合称“六朝”。

^ 陈朝也有吴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隋灭陈后始改名苏州。

^ 当时活跃于全国的徽商这样评价全国的各大城市:“今之所谓都会者,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会);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州、景德诸镇……。”万历《歙志》卷一

^ 谢堃《书画所见录》

^ 《孔尚任诗文集》

^陈去病在《五石脂》中说:“扬,盖徽商殖民地也,故徽郡大姓,如汪、程、江、洪、潘、郑、黄、许,扬州莫不有之,大略皆流寓而着籍者也。而徽扬学派,亦因以大通。”

参见

九州 (中国)

苏州市

会稽

吴国

越国

东吴

南京市

南北朝

扬州市

参考资料

《扬州史述》,苏州大学出版社 ISBN 7-81037-867-8/K·54

《辞海·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江苏历史》,中国地图出版社ISBN 7-5031-1389-8/G·793(课)

《苏州历史》,苏州市教委教研室编(内部资料)

《扬州建置笔谈》,吴子辉,江苏古籍出版社 ISBN 7-8064-36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扬州鹅
由扬州大学新近培育的“杨州鹅”,被誉为我国第一个新鹅种。这是江苏省科委在“八五”和“九五”都下达的计划项目。杨州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扬州鹅集中了父本和母本的优点,它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繁殖率高,一般来说70日龄的仔鹅,可以达到3.3-3.5%公斤,比太湖鹅的生长速度高27.8%。第二点是后代好肉质好,肉类蛋白质含量比它的父本高1%。第三,其产蛋水平比较高,年产蛋可以达到72-75枚,可以生产62-64个雏鹅。它还耐粗饲,放牧的时候任何草它都能吃。
· 扬州大
背景唐朝蕃客的富裕引起本地人排外情绪,他们是唐朝衰落的替罪羊。大大发生在安史之乱时期,田神功叛军士兵进入城市针对外国商人,在城市富裕的数千阿拉伯和波斯商人被。
· 扬州路
参考文献《元史·志第十一地理二》
· 扬州话
音系声母扬州话有17个声母,中古全浊声母今读为同部位的清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如下表:/l/有自由变体[n],老派开、合口呼前读[l],齐、撮口呼前读[n],新派无论韵母以读[l]为多。/k/、/kʰ/、/x/和/i/、/ε/、/æ/、/ə/相拼时候,部位靠前,实为[c]、[cʰ]、[ç]。零声母开口呼音节以元音起头,齐合撮口呼音节开头带有明显的唇舌同部位摩擦。韵母扬州话有47个韵母,分阴、阳、入声韵三套,如下表:元音/a/作单韵母及在入声韵中为[ᴀ],在韵尾[-ŋ]后为[ɑ]。元音[ə]偏央。元音/o/在韵母[uõ]中偏高。元音/o/在韵母[uõ]中偏高。复元音韵母/ɤɯ/、/iɤɯ/发音动程不大,韵尾元音舌位偏低,有单元音化意味。/yŋ/韵母中元音与韵尾间有过渡音:[yŋ]。声调扬州话有5个单字调:阴平21、阳平34、上声42、去声55、入声4。除保留入声外,其他声调与中古声调...
· 扬州“卞”姓
从数字上看,扬州卞姓人员不但多而且分布较为平均。扬州市区卞姓人口占比最高,为0.68%,占比最低的仪征市也为0.26%。卞姓也有着少数民族血统,历史上满、蒙古等民族都有人改卞姓。扬州目前共有卞姓少数民族27人,包括回、蒙古、满、土家、土、布依、彝、壮等民族,回族以15人高居第一位,并列第二的满、彝族仅3人。南北朝时,以卞孜始祖的卞姓人员已寓居扬州并生根壮大,经过多少年的发展迁移,最终成为扬州卞姓的主流。古代江都(今扬州)建忠贞祠,祀晋中书令卞住!都尉钢尽芳窃兀明嘉靖年间,卞缀笠峤都卞t世代务农,治家有法,五世同居,士民推举,有司核实上之,诏旌其门,敕书“义门”,表于祠。目前已知的扬州卞姓始祖情况和来源地主要有:1.高邮卞氏,始祖卞祝晋尚书令,始迁祖祥之,自苏迁邮。2.江都卞氏,始祖卞祝字望之,谥忠贞,晋尚书令,世居山东济阴冤句,东晋咸和三年死于苏峻之难,始迁祖卞伦,字汝叙,宋靖康之难,南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