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沐英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70
转发:0
评论:0
生平早期经历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至正二十一年(1362年),沐英十八岁时,授为帐前都尉,驻守镇江。后升为指挥使,驻守广信。不久,跟随征讨福建,攻克分水关,夺取崇安,另外又攻克闵溪十八寨,生擒冯谷保。朱元璋这时命他恢复沐姓。沐英移军镇守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不久,升为大都督府佥事,晋升为同知。大都督府中机务繁杂堆积,沐英虽年轻,却聪明敏悟,剖决事务,毫无遗漏。孝慈高皇后多次称赞他的才干,朱元璋也十分器重他。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受命前往关中地区,抵达熙河,询问民间疾苦,发现有不利民众之事,便加以更置,然后上奏。第二年,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跟随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西攻川、藏,到达昆仑山。因功劳颇多,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

生平

早期经历

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 。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至正二十一年(1362年),沐英十八岁时,授为帐前都尉,驻守镇江。后升为指挥使,驻守广信。不久,跟随征讨福建,攻克分水关,夺取崇安,另外又攻克闵溪十八寨,生擒冯谷保。朱元璋这时命他恢复沐姓。沐英移军镇守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不久,升为大都督府佥事,晋升为同知。大都督府中机务繁杂堆积,沐英虽年轻,却聪明敏悟,剖决事务,毫无遗漏。孝慈高皇后多次称赞他的才干,朱元璋也十分器重他 。

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受命前往关中地区,抵达熙河,询问民间疾苦,发现有不利民众之事,便加以更置,然后上奏。第二年,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跟随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西攻川、藏,到达昆仑山 。因功劳颇多,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年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世券。第二年,沐英被授为征西将军,征讨西番,在土门峡将其击败。然后取道洮州,俘获其首领阿昌失纳,又在东笼山筑城,击擒酋长三副使、瘿嗉子等,平定朵甘纳儿七站,拓地数千里,俘获男女二万、各种牲畜二十余万,才班师回朝 。元朝国公脱火赤等驻扎和林,屡次骚扰明朝边境。洪武十三年(1380年),沐英受命总领陕西军队出塞,攻取亦集乃路,横渡黄河,攀越贺兰山,涉过流沙,七天之后到达和林。兵分四路夜间进击,沐英亲自率领骁勇骑兵直冲敌军中坚。擒拿脱火赤及知院爱足等,俘获全部敌军而返。第二年,沐英又随徐达北征,分道出塞,攻取公主山长寨,攻克全宁四部,然后渡过胪朐河,生擒知院李宣,并尽俘其部众 。

平定云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沐英担任征南右副将军,与永昌侯蓝玉一起跟随傅友德攻取云南 。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派遣平章达里麻率军十余万在曲靖抵御。沐英乘大雾率军直趋白石江。雾散之后,两军相望,达里麻大惊。傅友德想马上渡江,沐英则说:“我军应停止前进,因为我担心会被敌军所扼。”于是率领诸军严阵江边,制造即将渡江的声势。另外却派遣奇兵从下游渡江,出现在元军之后,在山谷中张开迷惑元军的旗帜,并且每人吹一铜角。元军大受惊扰。沐英迅速指挥军队渡江,命令善于潜水者先行,用长刀直砍元军。元军退却,明军全部渡江。鏖战良久,明军又派出铁骑,于是大败元军,生擒达里麻,僵尸遍布十余里。明军长驱直入云南,梁王逃亡途中自杀,右丞观音保以云南城投降,属郡全被攻下 。

大理凭借点苍山、洱海,扼住龙首、龙尾两关。两关为南诏所筑,由土酋段世驻守。沐英自己率军直抵下关,派遣王弼由洱水东趋上关,胡海由石门抄小路渡河,攀上点苍山,树立旗帜。沐英率军横渡河流、闯关而进,山上军队也奔驰而下,夹击元军,擒获段世,于是攻克大理。然后分兵收取还未归附的诸少数民族,设官立卫驻守。这才率军返回,与傅友德在滇池会合,分道平定乌撒、东川、建昌、芒部诸少数民族,设立乌撒、毕节二卫。土酋杨苴等又煽动诸少数民族二十余万人包围云南城。沐英奔赴援救,少数民族军溃窜山谷之中,沐英分兵将其捕灭,斩首六万。第二年,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而留下沐英镇守云南 。

镇守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年),曲靖亦佐酋叛乱,沐英将其征讨降服。并趁机平定普定、广南诸少数民族,打通田州粮道。洪武二十年,平定浪穹少数民族,并奉诏自永宁至大理,每六十里设一堡垒,留下军队屯田。第二年,百夷思伦发反叛,诱使少数民族入侵摩沙勒寨,沐英派遣都督宁正率军将其击败 。洪武二十二年,思伦发再次侵犯定边,军队号称三十万。沐英挑选骑兵三万奔往援救,设置三行火炮劲弩。少数民族军驱赶百象,身披甲衣,肩扛栏盾,左右挟着大竹筒,筒中装设标枪,锐气十足。沐英将军队分成三路,都督冯诚率领前军,宁正率领左军,都指挥同知汤昭率领右军。即将开战,沐英下令道:“今日之战,有进无退。”于是乘风大呼,炮弩齐发,象都掉头而跑。昔剌亦是少数民族枭将,他殊死而战,左军稍有退却。沐英登高望见此情形,抽出佩刀,命令左右将左帅首级砍来。左帅见一人握刀奔下,心中恐惧,奋力大呼而突入阵中。大军乘机冲杀,斩首四万余人,生获三十七头象,其余的象全被射死。少数民族将帅各遭百余箭,伏在象背死去。思伦发逃走,诸少数民族深受震慑,麓川从此不再被阻塞 。

不久,沐英会合颍国公傅友德讨平东川少数民族,又平息越州酋长阿资及广西阿赤部。这年冬天,沐英入朝觐见,朱元璋在奉天殿赐宴招待,赏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百锭、彩帛百匹,然后派其返回 。辞行之时,朱元璋亲切地抚摸着沐英说道:“使我对南方能高枕无忧的人,是你沐英啊。”沐英返回滇中后,在景东再败百夷。思伦发乞降,进贡土特产。阿资又反叛,沐英率军将其击败。南中全部平定。又派遣使者以兵威谕降诸番,番部有通过翻译辗转前来进贡者 。

沐英在治理云南期间,他大力发展屯田,把屯田增减情况作为考察官吏政绩的主要依据,使屯田总数超过一百万亩。沐英还兴修水利,注重商业发展,召集商人进入云南;开发盐井,修理道路,保护粮运,使人民安居乐业 。此外,他还在各地重修及兴建了一批儒学学宫,增设府州县学十几所,选择民间优秀人才及土官子弟读书。并亲颁学制、学规,礼聘人才任教 。此外,沐英在征讨思伦发时,思伦发使用大象进行攻击。沐英在使用火器时改进了射击方式,提出三段击战术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沐英获悉皇太子朱标去世,为之痛哭。此前孝慈高皇后去世时,沐英哭得吐血。到这时身染疾病,五月十七日死于滇中,终年四十七岁 。军民在里巷间相聚号哭,远处少数民族也都为之流涕。沐英归葬京城,追封为黔宁王,谥号昭靖,配享太庙 。

后代

沐英有四子,其中沐春、沐晟、沐昂,皆随父镇守云南,沐昕则为驸马,娶常宁公主 。沐英长子沐春袭封西平侯,镇守云南。沐春死后,沐晟袭爵,因征安南有功,进黔国公 。后代镇守云南直到南明灭亡 。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的女主角之一的沐剑屏被形容是沐英的后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沐晟
生平建文年间沐晟面容凝重,少言寡语,深受朱元璋喜爱,后历任后军左都督。建文元年(1399年),承袭其兄的爵位。此时,少数民族刀干孟再次叛乱,明惠帝遂拜何福为征虏将军。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干孟,招降叛军七万余人。当时诸少数民族分割占据刀干孟属地,沐晟将他们全部平定,分为三府二州五长官司,又在怒江以西设置屯卫千户所戍守,麓川地区得以安定。岷王朱楩被分封到云南府,多有不法之事,建文元年六月,建文帝将他削藩囚禁。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位,释放岷王归籓,岷王回到与云南之后更加肆无忌惮,沐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岷王。岷王愤怒,向明成祖说沐晟的坏话。明成祖因岷王的缘故训诫沐晟,并赐书给岷王,称沐晟的父亲有大功于朝廷,不要开罪与他。永乐年间永乐三年(1405年),八百大甸进犯明朝边境,中断进攻,沐晟会同车里、木邦讨平八百大甸。永乐四年,明成祖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沐晟为左副将
· 沐(mù)姓
沐(mù)姓【摘要】系承端根,始祖为端木赐。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以水名为姓。沐水在青州一带(今山东德州附近),居住在此地的人遂以这条河流名称沐作为姓。②源自端木赐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沐氏状》记载,为春秋时孔子门人端木赐之后裔,为避难改为沐姓。〔郡望〕沐姓的郡望有河间郡。河间郡,汉高帝初年置。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沐氏14例,系承端根,始祖为端木赐。沐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以水名为姓。沐水在青州一带(今山东德州附近),居住在此地的人遂以这条河流名称沐作为姓。②源自端木赐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沐氏状》记载,为春秋时孔子门人端木赐之后裔,为避难改为沐姓。〔郡望〕沐姓的郡望有河间郡。河间郡,汉高帝初年置。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名人〕《中国人名大辞...
· 带有沐字的诗句沐歌诗词
带有沐字的诗句沐歌诗词一、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译文:何进此人不过像一只披衣戴帽的猴子,没什么智慧却又想谋划诛杀宦官这等大事。出处:(汉)曹操《薤露行》二、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译文:看看自己没有讨人喜欢的馨香美,白白承受了清风吹沐。出处:(唐)李白《赠友人三首》三、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译文: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出处:(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四、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译文: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出处:(唐)韩愈《石鼓歌》五、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译文:又一次来到您这休假之地,真使人觉得这是庶民百姓居住的地方。出处:(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沐歌静婉,浅笑浮生。这句诗的出处?谢谢出自《爆发吧,蜜糖女王》这句话表明了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描绘了一种恬然的沉浸在歌声里,笑看人生百态、世态炎凉的景象。出自:喜欢行走,喜...
· 土龙沐猴
【成语】土龙沐猴【成语】土龙沐猴【拼音】tǔlóngmùhóu【解释】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出处】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 王宗沐
生平秦鸣夏对其器重,嘉靖十八年(1539年)以女妻之。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宗沐府、县考试,均获第一。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举秦鸣雷榜进士,授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王世贞有往来。嘉靖二十七年(1548),升署刑部员外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二月辛亥,迁广西按察佥事,整修宣成书院,建崇迪堂。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任广东参议。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任江西提学副使,整修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嘉靖四十年(1561年),升山西右布政使。隆庆元年(1567年)撰成《宋元资治通鉴》,时人称“其事核,其旨该质”。隆庆五年,给事中李贵和请开胶莱河,宗沐认为“其功难成,不足济运”,建议利用海运。隆庆六年(1572年)三月,运米十二万石自淮入海,五月抵天津。南京户科给事中张焕上疏云:“比闻人言啧啧,咸谓海运八舟,米三千二百石,忽遭风漂没,渺无影响。宗沐盖预计有此,令人赉银三万两籴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