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王徵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3
转发:0
评论:0
宦途万历五年(1577年),年仅七岁的王徵随舅父张鉴读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其后屡试不第,天启二年(1622年)方中进士。中进士以后,王徵历任直隶广平府推官、辽海监军道等职。后因登州战事失利获罪,充军。后遇赦回乡,购地归隐山林。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夺得西安,欲征王徵出仕。王徵闻讯后,自书墓碑,又写下“精白一心事上帝,全忠全孝更无疑”的诗句表明心志,并着手准备自尽事宜。次年,李自成的使者抵达泾阳县。王徵不愿出仕,在使者面前拔刀自刎,但被使者所夺。使者拘王徵养子王永春还。王徵决心以死殉国,遂绝食七天而死。信仰王徵起初信佛。在母亲去世以后,王徵又出于“一子成仙,九祖升天”的目的开始修道。修道期间著有《周易参同契注》、《百字牌》、《了心丹》等道教书籍。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修道将近二十年的王徵蒙朋友赠书,得到了耶稣会传教士庞迪我所著的《七克》,阅后竟大受感动,以至于

宦途

万历五年(1577年),年仅七岁的王徵随舅父张鉴读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其后屡试不第,天启二年(1622年)方中进士。

中进士以后,王徵历任直隶广平府推官、辽海监军道等职。后因登州战事失利获罪,充军。后遇赦回乡,购地归隐山林。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夺得西安,欲征王徵出仕。王徵闻讯后,自书墓碑,又写下“精白一心事上帝,全忠全孝更无疑”的诗句表明心志,并着手准备自尽事宜。

次年,李自成的使者抵达泾阳县。王徵不愿出仕,在使者面前拔刀自刎,但被使者所夺。使者拘王徵养子王永春还。王徵决心以死殉国,遂七天而死。

信仰

王徵起初信佛。在母亲去世以后,王徵又出于“一子成仙,九祖升天”的目的开始修道。修道期间著有《周易参同契注》、《百字牌》、《了心丹》等道教书籍。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修道将近二十年的王徵蒙朋友赠书,得到了耶稣会传教士庞迪我所著的《七克》,阅后竟大受感动,以至于把它放在床头,每天研读。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王徵进京赶考。借此机会,王徵得以面见《七克》的作者、耶稣会传教士庞迪我,后跟随庞迪我学习天主教教义,而后领洗入教,教名 斐理伯 。

成为天主教徒以后,王徵潜心钻研天主教教义,写有《畏天爱人极论》、《圣经要略汇集》、《圣经直解》、《崇正述略》、《事天实学》、《真福直指》、《活人丹方》等著作,惜多已散佚。王徵还从事翻译活动,协助汤若望翻译《崇一堂日记随笔》等书。

西学

王徵素好工巧之学。天启六年(1626年),王徵在耶稣会士那里见到了大量的西方机械工程书籍,如获至宝,潜心研读。而后,在邓玉函的协助下,冒着被指摘从事“末流之学”的压力,译著并刊行《奇器图说》,后又著有其他机械工程书籍。他自己也有设计农民用于灌溉的“鹤饮”、自转磨、代耕、轮壶等水利工具和农具。

王徵还钻研音韵学,著有《西洋音诀》一书,又资助金尼阁刊行字典《西儒耳目资》,并参与了其中的校对、修改等工作。王徵也被认为有可能是最早学习拉丁文的中国士大夫之一。

家乡贡献

王徵回到泾阳以后,修建教堂等建筑,参与赈灾、防盗等本地慈善事业,还曾经在泾阳设立名为“景天台”的天文台。该天文台直到1960年代才被拆除。

家庭

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五岁的王徵娶了舅母的侄女尚氏为妻。尚氏生有多个儿子,但都得了天花死了,只剩下两个女儿。  

王徵在天启三年(1622年)纳十五岁的申氏为妾。

为了摆脱绝嗣的压力,王徵从兄弟处过继了两个儿子,即王永春和王永顺, 其后裔主要聚居于泾阳县鲁桥镇尖担王村。

王徵殉难以后,申氏本欲自杀殉夫,但为尚氏所挽留。不久后,尚氏病逝,申氏苦节三十年,独力抚养孙子。七十大寿时,自觉责任已了,遂效法夫君,殉夫。  

坟墓开挖

王徵墓前面的封土、石碑等在1950年代修建水利设施时被毁。在1992年王徵墓被评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树立了保护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徵
宦途万历五年(1577年),年仅七岁的王徵随舅父张鉴读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其后屡试不第,天启二年(1622年)方中进士。中进士以后,王徵历任直隶广平府推官、辽海监军道等职。后因登州战事失利获罪,充军。后遇赦回乡,购地归隐山林。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夺得西安,欲征王徵出仕。王徵闻讯后,自书墓碑,又写下“精白一心事上帝,全忠全孝更无疑”的诗句表明心志,并着手准备自尽事宜。次年,李自成的使者抵达泾阳县。王徵不愿出仕,在使者面前拔刀自刎,但被使者所夺。使者拘王徵养子王永春还。王徵决心以死殉国,遂绝食七天而死。信仰王徵起初信佛。在母亲去世以后,王徵又出于“一子成仙,九祖升天”的目的开始修道。修道期间著有《周易参同契注》、《百字牌》、《了心丹》等道教书籍。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修道将近二十年的王徵蒙朋友赠书,得到了耶稣会传教士庞迪我所著的《七克》,阅后竟大受感动,以至于
· 王徵是谁?明朝思想家王徵生平简介
王徵父亲是个擅长数学的私塾先生,舅父通晓兵法,善制器械,这对他后来热衷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和从事发明创造、产生了直接影响。王徵从七岁起,就住读在外家,自幼即与外家的关系相当密切,其舅父张鉴乃为关中理学名儒。万历十三年,年方十五的王徵娶舅母尚氏的侄女为妻。万历二十二年,王徵中举。万历四十二年十月,庞廸我(DiegodePantoja,1571-1618)刊行《七克》一书,此书阐述应如何克制天主所禁的骄傲、嫉妒、悭吝、忿怒、迷饮食、迷色、懈惰于善等七罪,每罪并在解说之后,列举圣师的言论以及先圣先贤修德的故事,王徵自友人处获赠一部,阅后深受感动,甚至「日取《七克》置床头展玩」。四十四年,王徵赴京会试落第,但却得亲炙庞氏,并与他时相过从,习学天主教「畏天爱人」之理。王氏教名为斐理伯(Philippe)。天启二年登三甲进士,时年五十二。由于其时王徵已受洗奉教,故他在中进士之后,随即致书家人,戒勿为其...
· 简明正史——魏徵 王珪
?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徵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徵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喻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徵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徵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徵看到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的矛盾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
· 徵在
(?—?)春秋时鲁国颜氏之女,亦称颜徵。大夫叔梁纥之妻,孔子之母。《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即尼山。今山东曲阜东南)得孔子”。《礼记·檀弓下》:“二名不偏(“偏”通“遍”)讳。夫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
· 安徽省-安庆-潜山王徵
王蕃(227~266)字元和。三国时吴国庐江郡(今潜山)人。历任尚书郎、散骑中常侍等职。博览多闻,兼通术艺,在天文、数学领域多有成就。他根据张衡的浑天说和自己观察天象的经验,制作“浑仪”(即天球仪)。“浑仪”圆周为一太零九寸五分,灵巧而实用,撰有《浑天仪图记》,分周天为365.25度,立黄道与赤道交角为24度(今测定为23.5度),为我国天文家作出重要贡献。在数学上,研究出圆周率为π=3.1555,为当时一项重要数学成就。为人高尚耿直,名重一时。甘露二年(266)被吴主孙皓以“酒醉失礼”杀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