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创立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 年),武宗朱厚照接掌帝位,刘瑾、马永成等被人称作“八虎”的八名侍从太监得到重用,而老臣刘健、谢迁等人被被迫致仕。
戴铣等人上奏皇上,要求把刘健、谢迁等内阁老臣请回来,并公开弹劾宦官刘瑾。刚刚登基的武宗怎能听得进如此逆耳的意见,刘瑾更是恼羞成怒,竟将戴铣除去功名,廷杖后投入监狱,残害致死。
二月,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上疏援救戴铣,刘瑾大怒,下令将其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相当于现在的县招待所所长。
王守仁真像
从监狱来的王守仁望着茫茫大雪,心中仍是对国家的担忧。在对家人一番嘱托之后他踏上了前往贵州的旅途。
正德三年(1508年)春天,王守仁到达贵州龙场。龙场在贵州的西北,那是一片万山荆棘、毒瘴弥漫的荒芜之地。在龙场的日子里,王守仁回忆自己的一系列失意,日夜端坐思考,以致于周围的人都认为他病了。
一天深夜里,王守仁端坐洞中反思,想到“难道我真的错了吗,难道圣人之道真的不可行吗?”一刹间突然大彻大悟《大学》中“格物致知”之理。他冲出洞穴不禁雀跃欢呼、手舞足蹈,大声叫道:“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后人所说的龙场悟道。
正德四年,即1509年。三十八岁的王阳明应贵州提学副使之邀,在贵州阳龙门书院进行讲学,正式讲授“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说。这一年也被认为标志着阳明心学的创立。
阳明心学总的来说,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方式,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的目的。它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它是由良知本体论、致良知的方法论,知行合一的工夫论三个理论结构所构成。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也就是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因此,人的内心从“善”出发,而“理”又全在人“心”。这个所谓的“理”,又是指的世间万物,心中有了世间万物,便为“良知”。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有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这与之前将“知”与“行”分离的观点,全然不同。
阳明心学由王阳明奠基,后由弟子继承发展,形成于明代末叶,专心于明清之际而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王阳明及其弟子所编的《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传习录》封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