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吴隐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2
转发:0
评论:0
生平吴隐之早年以孝闻名,其父在隐之十多岁时去世后,隐之为其哀伤号哭,感动众人,亦更努力去伺奉母亲;而母亲去世后隐之亦于守丧期表现得十分伤心,期间吃过咸菜后更因它太美味而不吃。当时隐之的邻居是殷浩的外甥韩康伯,康伯母殷氏每次听到隐之思念父母的哭泣声都会吃不下饭,为他哭泣,并对康伯说:“日后你若果当上选拔人材的位置,就该提拔这一种人。”后来康伯当上了吏部尚书,就选用了吴隐之为官,做过辅国功曹和参征虏军事。东晋四年(369年)冬,豫州刺史袁真据寿春(今安徽寿县)叛变,吴隐之兄吴坦之为袁真功曹。及至太和六年(371年)桓温攻下寿春,吴坦之将连坐被杀,吴隐之请求代兄一死,桓温感动,释放吴坦之,并拜隐之为奉朝请、尚书郎。后隐之又历任晋陵太守、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右卫率、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守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领著作、左卫将军等职。当时广州产有珍宝,但因为人们不适应南方水土,故此只有一些贫困不能自...

生平

吴隐之早年以孝闻名,其父在隐之十多岁时去世后,隐之为其哀伤号哭,感动众人,亦更努力去伺奉母亲;而母亲去世后隐之亦于守丧期表现得十分伤心,期间吃过咸菜后更因它太美味而不吃。当时隐之的邻居是殷浩的外甥韩康伯,康伯母殷氏每次听到隐之思念父母的哭泣声都会吃不下饭,为他哭泣,并对康伯说:“日后你若果当上选拔人材的位置,就该提拔这一种人。”后来康伯当上了吏部尚书,就选用了吴隐之为官,做过辅国功曹和参征虏军事。东晋四年(369年)冬,豫州刺史袁真据寿春(今安徽寿县)叛变,吴隐之兄吴坦之为袁真功曹。及至太和六年(371年)桓温攻下寿春,吴坦之将连坐被杀,吴隐之请求代兄一死,桓温感动,释放吴坦之,并拜隐之为奉朝请、尚书郎。后隐之又历任晋陵太守、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右卫率、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守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领著作、左卫将军等职。

当时广州产有珍宝,但因为人们不适应南方水土,故此只有一些贫困不能自立的人愿意到广州任官,而他们也都贪图当地物产带来的财宝,形成广州官员贪黩不已之风。朝廷为了革除此弊,就于元兴元年(402年)任命了为人简朴的吴隐之做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领平越中郎将。吴隐之到离广州治所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二十里外的石门,特别去喝当地传说能使人贪婪的“贪泉”的泉水。吴隐之在广州任内仍然力行俭约,成功改革当地官员的风习,朝廷以其“革奢务啬,南域改变”之功进其位为前将军。

元兴三年(404年),卢循进攻番禺,吴隐之坚守城池,拒守百余日,长子吴旷之战死。十月九日深夜,城陷,吴隐之当时想带着家人逃回京师,但被卢循所俘。当时朝廷刚刚讨平篡位的桓玄,无暇南顾,遂让卢循任广州刺史。当时卢循选用了王诞做自己长史,但王诞正想北归,于是劝说卢循让他北返,顺道也劝他放了隐之,隐之遂与王诞一同北归。官拜度支尚书、太常,后转中领军。义熙八年(412年),隐之请求退休,获授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给钱十万,米三百斛。义熙九年(413年)去世,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性格特征

吴隐之姿貌俊美,擅长谈论,亦博览群书,以儒雅著称。除了至孝外,他亦为人节俭,虽然早年家境贫困,生活清贫困苦,但也不会吃其他人的食物,即使没食物也不会以非法手段取食。后来吴隐之当了官仍然保持节俭之风,俸禄都会送给亲族,冬天也没什么厚衣服,要洗衣服时也只披上芦絮衣,就像贫苦大众一样。一次吴隐之嫁女,谢石就知道吴隐之贫约,特别派使者为他送上些酒菜和厨子做准备,但使者去到后除了看见吴府婢女在拖一头狗去换钱外,就真的没有点筹备嫁女的样子。上任广州后更加力行俭约,吃的只是菜和鱼干,物资都会交给府库保存。原本当地人以为他只是在装模作样,但吴隐之始终如一,妻子刘氏一次拿着沉香回来也给他丢进水里,最终成功改革当地官员风习。经历过卢循之乱后,吴隐之回京后仍然不改俭朴,回去后屋子其实都很残破了,难以住人,刘裕想要送他车牛及为他重修房子,但隐之却推辞,只用竹篷做屏风,连给坐的坐席的和毡子都没有。每月得俸禄后仅仅留着些应付必须开支外其他都送给宗族,家人就自己织布应付开支,有时真的没钱更需要两日吃一天粮,十分艰苦。不过他这种行为很得当时人们称许。

家庭

父母

吴坚,隐之父。

童秦姬,隐之母,东莞人童侩女。

兄弟

吴坦之,字处靖,小字道助,隐之兄,官至西中郎将功曹。

子女

吴旷之,长子,卢循进攻广州时战死。

吴延之,鄱阳太守,亦保持父亲节俭之风,吴延之的弟弟和儿子等也保持了清廉谨慎孝悌的品德。

参考书目

《晋书》卷九十《良吏传·吴隐之传》

^《世说新语·德行篇》刘注:“附子,隐之小字也”

^《晋书·安帝纪》:“以右将军吴隐之为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广州刺史。”

^《宋书·王诞传》:“卢循据广州。以诞为其平南府长史,甚宾礼之。诞久客思归,乃说循曰:‘下官流远在此,被蒙殊眷,士感知己,实思报答。本非戎旅,在此无用。素为刘镇军所识,情味不浅,若得北归,必蒙任寄,公私际会,思报厚恩,愈于停此,空移岁月。’循甚然之。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亦为循所拘留,诞又曰:‘将军今留吴公,公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于是诞及隐之并得还。”

^4.04.14.2《世说新语注·德行第一·47》:《吴氏谱》:“坦之字处靖,濮阳人。仕至西中郎将功曹。父坚,取东莞童侩女,名秦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东省-菏泽-鄄城县吴隐之
吴隐之(?~公元413年)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生年不详。名宦贤臣。青少年时期,便负有孝贤、儒雅的名声,博学多闻,健谈善辩。一生清贫而能守操,为官克己励节,以廉洁盛名,对人总是彬彬有礼,故很受乡邻赞赏。吴隐之初仕,任辅国功曹等。任晋陵太守后,仍保持朴素的作风,平时总是粗茶淡饭,极少食鱼,抱柴司炊,纺织如故,自食其力,所得俸禄除"裁留身粮"外,都资助了亲族和百姓。孝武帝时,他人为中书侍郎、国子博士、领著作郎,迁左卫将军、散骑常侍,又升为御史中丞,仍穿布衣,且仅一套,曾经披着棉絮拆洗冬衣,待缝好后,再穿上面君理事。数九隆冬,其被褥单薄,常和衣而眠。隆安年间,吴隐之任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前去赴任。广州依山抱海,盛产珍贵之物,有"一箧之宝,可资万世"之誉。历届官员到此履任,无不乘机肥己,只知敲索,不顾民苦,故此地虽是物丰之乡,人民却生活贫苦。吴隐之路过广州石门,当地人说此处有一溪流名叫"贪泉",...
· 吴姓的典故趣事:贤人吴隐之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吴王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吴姓典故、趣事。〖贤人吴隐之〗吴隐之,字处默,祖籍濮阳鄄城,是吴质六世孙。吴隐之还有一个胞兄吴坦之。吴隐之家境贫寒,其父母早逝,兄弟俩相依为命。吴隐之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以孝著称于世。相传,他和哥哥吴坦之为去世的父母哭丧时,其悲声惨切,不但令行人为之流泪,而且出现了双鹤哀鸣、群雁不飞的情景。后来,吴隐之兄弟因孝名远扬,被朝廷征召做了官。吴隐之兄弟间感情真挚,东晋大司马桓温专权时,袁真对其不满,起兵反叛,最后失败了。吴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牵连而被桓温逮捕,即将被除死。吴隐之听说后,急忙赶去面见大司马桓温,情愿替兄赴死。使桓温被感化了,从而赦免...
· 齐鲁文化—古代名人—吴隐之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郡鄄城人,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晋隆安三年(399年)任龙骤将军、广州刺史。赴任路遇广州石门贪泉,饮水赋诗明志:"古人云此水,一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上任后克已奉公,大兴节俭清廉之风,遂使南疆吏治民俗大为改观。皇帝特下诏表彰奖励。后升为度支尚书,日理钱财巨万,但清廉作风依旧。乐善好施,安于清贫。虽为官多年,其妻仍像贫妇一样纺线织布。嫁女,谢石以橱帐馈赠,使者至,见婢女牵犬卖之。自广州卸任归家,见其妻带回沉香一斤,认为是奢侈品,来路不明,便投入水中。逝后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 吴之佳
生平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一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进士。初为湖广襄阳县知县。以治行征。累官刑科都给事中。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元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余人等夺俸半年。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吏科都给事中锺羽正、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神宗将弘绪调职南京,羽正及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给事中叶初春,各自上疏救。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李献可、锺羽正、李弘绪除名。吴之佳与叶初春、张栋均为苏州府人,史称“吴中三谏”。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吴之佳病卒...
· 吴之荣
相关条目庄廷鑨明史案参考文献^翁广平《书湖州庄氏史狱》载:“吴之荣卒以此起用,并以所籍朱佑明之产给之。后仕至右佥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