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尉迟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9
转发:0
评论:0
生平年少时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尉迟恭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隋大业十三年刘武周起,收罗尉迟恭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尉迟恭破永安王李孝基,俘虏李孝基、独孤怀恩、唐俭等。武德三年(620年),世民征刘武周,刘武周令尉迟恭与宋金刚在介休抵御。太宗遣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往劝降。尉迟恭与寻相举城投降。世民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唐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善马槊,听闻尉迟恭擅长避槊,轻视之,想亲自试探尉迟恭的本事,约定去掉槊刃,用竿互相刺。尉迟恭却说即使有刃的槊也不能伤到自己,只去掉自己的槊刃,李元吉却始终不能用有刃的槊刺中尉迟恭。李世民又命尉迟恭夺取李元吉手中的槊,李元吉骑着马拿槊要刺尉迟恭,但不一会儿就被尉迟恭三次夺槊。李元吉素来骁勇,惊叹于尉迟恭的本事,也引以为耻。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事前事后出力甚多,尤...

生平

年少时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尉迟恭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隋大业十三年刘武周起,收罗尉迟恭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尉迟恭破永安王李孝基,俘虏李孝基、独孤怀恩、唐俭等。

武德三年(620年),世民征刘武周,刘武周令尉迟恭与宋金刚在介休抵御。太宗遣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往劝降。尉迟恭与寻相举城投降。世民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

唐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善马槊,听闻尉迟恭擅长避槊,轻视之,想亲自试探尉迟恭的本事,约定去掉槊刃,用竿互相刺。尉迟恭却说即使有刃的槊也不能伤到自己,只去掉自己的槊刃,李元吉却始终不能用有刃的槊刺中尉迟恭。李世民又命尉迟恭夺取李元吉手中的槊,李元吉骑着马拿槊要刺尉迟恭,但不一会儿就被尉迟恭三次夺槊。李元吉素来骁勇,惊叹于尉迟恭的本事,也引以为耻。

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事前事后出力甚多,尤以为救李世民本人而射杀李元吉与入宫上船为唐高祖守卫并请立世民为太子等为最,后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敬德所得财,必散之士卒。颇以功自负,与朝廷宰相不和,后出为襄州都督,迁同州刺史。史载: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挥出,差点把道宗眼睛打瞎。太宗很不高兴,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刘邦)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韩信、彭越)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后改封鄂国,历鄜、夏二州都督。敬德晚年谢宾客不与通,“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又饵云母粉,飞炼金石,为方士术延年,凡十六年。显庆三年(658年)卒,唐高宗废朝三日,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生子尉迟宝琳,孙尉迟循毓,潞王府仓曹参军。

传说

传说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护神。

戏曲小说

有关尉迟恭的小说与戏码虽多,但都不是主要的核心主角。除了隋唐演义中的戏份颇多之外,在其余的如罗通扫北中虽有登场,但不是主要人物;薛仁贵征东中则算是主要配角:与老将秦琼争夺征高丽的主帅,秦琼失败还受伤,因此被秦琼之子秦怀玉仇视,唐太宗为了安抚秦怀玉,将公主下嫁。日后为了保薛仁贵等“伙头军”,与张士贵等人杠上,令张士贵等人在罪证确凿下伏法。在薛丁山征西时为了要证明薛仁贵的清白,以死进谏,自杀身亡。

家世

尉迟氏系北魏鲜卑尉迟部出身,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并号河南洛阳人。尉迟氏即属于代北虏姓之列,郡望河南洛阳。

尉迟敬德墓志载:

曾祖:尉迟本真,后魏中郎将、冠军将军、渔阳郡开国公,赠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谥号曰懋。

祖:尉迟孟都,齐左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周济州刺史。

父:尉迟伽,隋仪同,皇朝赠汾州刺史、幽州都督、幽、檀、妫、易、平、燕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常宁安公。中年早逝。

发妻:苏娬(589年—613年6月21日),京兆始平人。

后妻:姓氏不详,在尉迟恭之后去世。

官职、爵位

尉迟敬德曾任

隋开皇五年(585年)出生

隋炀帝末年,朝散大夫、正议大夫

刘武周帐下偏将

降唐,为秦王府右一府统军

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武德九年(626年),任皇太子李世民的太子左卫率

贞观元年(627年),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泾州道行军总管

贞观四年(630年),襄州都督、襄鄀邓淅唐五州诸军事、襄州刺史

贞观八年(634年),灵州都督、盐环静等四州诸军事、灵州刺史,寻加光禄大夫、行同州刺史

贞观十一年(637年),封建功臣,册拜使持节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徙封鄂国公,食宣州实封一千三百户

拜光禄大夫、行鄜州都督、鄜坊丹延四州诸军事、鄜州刺史

贞观十六年(642年),又以本官检校夏州都督、夏绥银三州诸军事、夏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年),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图形于凌烟阁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为左一马军大总管

显庆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658年12月26日),在隆政里私第去世,享年七十四,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

尉迟恭碑和墓志铭

尉迟恭碑为陕西醴泉县昭陵陪葬碑之一。许敬宗撰文,书者不详。碑额篆书题:“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碑文共41行,每行78字。此碑明朝年间出土时,上半部已泐甚,下截存1000余字,今北京图书馆藏有拓本。碑文《文苑英华》、《全唐文》有载。

尉迟恭

昭陵博物馆所藏尉迟敬德墓志

尉迟恭和夫人苏娬的墓志铭于1971年在西安昭陵内出土,现藏昭陵博物馆。其墓志中所载名为“融”,神道碑上的名字已经磨灭不见,而《文苑英华》则称尉迟恭,《文苑英华》讹误甚多,不足为凭。尉迟恭之名始见于北宋,唐及五代著作中尚未有见称“尉迟恭”者。《太平广记》卷一四六“尉迟敬德”条称其为“尉迟公”,可能讹传为“尉迟恭”。其祖父之名,《文苑英华》所录尉迟敬德碑文作“大父益都”,墓志为“祖孟都”,“益”字显然系“孟”字之误。墓志载敬德“终于隆政里之私第”,据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四,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三街有“隆政坊”,玄宗时改“布政坊”。

注释

^《旧唐书·尉迟敬德》

^景龙元年《大唐故翼国公嫡孙许州鄢陵县丞秦利见墓志》:“外祖尉迟琳,卫尉卿。”

^《册府元龟》九七九,开元二年十月,命左骁卫郎将尉迟瓌使吐蕃。

^唐故杨州高邮县尉尉迟府君墓志铭并序(将仕郎守怀州修武县尉尹枢撰):有唐杨州高邮尉河南尉迟府君讳恕,字悟,以贞元十四年正月十四日彻琴瑟于洛阳县靖仁里之私第,以六月十三日归体魄于颍阳县颖川乡之先茔。不禄之嗟,春秋适五十一也。本居太安狄那,贯神农裔胄,暨远祖诺与魏武南迁,遂家洛阳,逮今十一世矣。粤若四代祖鄂国公启右神尧,戡草昧之勤;翼戴文皇,服乱华之寇。勋伐莫大,河山许盟,永存之朝,是宜有后。鄂国生卫尉卿讳绍宗,以孝友知名;卫尉生邛州使君讳瓌,以理行着称;使君生亳州司兵参军讳贝,实能敬袭前训,恭传义方。门风蔼然,识者钦叹。府君即司兵之幼子也。夫惟善守爪退,回离尘杂,非调补之禄不之食,非抑与之财不之顾,故安贫居易,环堵自高,谓宜纂代,荣保天爵。既而官止于一命,运迫于下寿,辅德无应,仁贤悼之。有子官官、客汉,或羁角孩褥,鞠然在疚。惟府君仁兄怀州修武县令愻,友悌钟性,哀恸逾时,抚存送往,加于他人一等,因命佐寮尹枢,涕洟而言,且曰志日月之迁,虞陵壑之变,餝终大节,愿托所知。枢敬受丕旨,勒石铭墓。铭曰: 庆馀之贤,知命之年。曾不憗留,彼苍者天。万安陂陁,颍水潺湲。孝乎高邮,祔此归全。呜呼哀哉!

^《全唐文》卷422《安州刺史杜公神道铭》:夫人河南郡君,尉迟鄂国公之孙,邛州刺史環(瓌)之女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尉迟恭名字的由来:尉迟恭为什麼叫尉迟恭
尉迟恭为什麼叫尉迟恭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胡敬德,是大唐开国名将之一。他性格忠厚,勇武善战,曾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的名字与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并列,为隋唐十三条好汉中的稳坐第十三把交椅的好汉,亦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门神肖像的原型。尉迟恭剧照纵观《百家姓》,汉人的名姓之中未有“尉迟”这个姓氏的存在,事实上,尉迟恭是五胡乱华时代鲜卑族人的后裔,唐代朔州鄯阳人氏,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朔州朔城区人。相传少年时期,尉迟恭生活贫苦,曾以打铁为生。隋朝末年,隋炀帝暴虐无道,天下英豪纷纷揭竿而起,一时间中原大地陷入战乱。尉迟恭身怀一身绝世武艺,有心投效明主,建功立业,于是告别妻子,离开家乡踏上了从军之路。尉迟恭最初从军于高阳之时,李世民大军正与刘武周所部决战。李唐大军兵强马壮且军纪严明,刘武周军队不敌。尉迟恭作为刘武周麾下的将领,也被李世民所俘虏,而后有感秦王李世民...
· 尉迟恭是谁?尉迟恭的武器是什么?尉迟恭简介
尉迟恭(公元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座驾:踏雪乌骓马。传说其面如黑炭。尉迟恭与秦琼为中国两位传统门神。以”勇“字出名。关于尉迟恭的武器,看门神像就知道,是紫金鞭,单鞭!但是,他的武器实际上是”槊“,一种矛。唐高祖武德三年夏,李世民在围困王世充期间偷闲出猎。偷偷出去打猎也就算了,但是运气不好,遇到也单独出来的单雄信。单雄信执槊直取小李,尉迟恭大呼一声,将单雄信打下。这就是传说中的单骑救主,但是一代一代传下来之后,在文艺材料里,尉迟恭的兵器不知怎么换成了鞭,叫作”单鞭夺槊“。而事实上,在那个时候,许多武人,包括尉迟恭,都是使”槊“的。一种”矛长丈八“的矛。就只是长一点而已,长得很平常。至于为什么会把武器传成”鞭“。小编细细思索了一下,想起了看到鞭子的地方——门神像。门神中的尉迟恭手执的也就是钢鞭,由于秦琼和尉迟恭的作战勇猛,民...
· 尉迟恭生平简介尉迟恭的老婆是谁?
尉迟恭字敬德,汉族,朔州鄯阳人,出生于隋朝末年唐朝初年,是隋唐演义中非常有名的英雄之一。尉迟恭作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出生贫寒,年少时已打铁为生,家里贫困常常揭不开锅,但是尉迟恭却不为这种状况而忧虑,他还是认真做好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另外尉迟恭纯朴忠厚,勤奋好学,练就一身好武艺,为他以后驰骋疆场打下牢固的基础。隋末年间,炀帝杨广统治残暴,荒淫无道,百姓生活叫苦连天,于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时在高阳从军的尉迟恭多次随军出征平定叛乱,在战场上尉迟恭英勇神武、杀敌无数,立下汗马功劳,被授朝散大夫之职。公元617年,刘武周起兵反隋,听说尉迟恭作战英勇,于是把他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随后在太原起兵的李渊建唐后,随着唐朝实力日趋强大,逐渐威胁到小部分的武装力量,其中就包括尉迟恭从属的刘武周部队。为了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刘武周联合突厥一起南下进攻李...
· 尉迟恭妻子是谁?尉迟恭儿子怎么死的?
尉迟恭是大唐名将,对于大唐的统一基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然大多数老百姓接触到尉迟恭这个人,多是在春节的时候。唐朝的两位名将尉迟恭和秦叔宝,是中国百姓最熟悉的门神。过年贴门神,百分之九十的家庭贴的门神都是这两位。尉迟恭和秦叔宝二人成为门神,是源于唐太宗时期的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他对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却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夸张的说,唐朝有一半基业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唐太宗从秦王到皇帝身经百战,又是通过玄武之变登基,手上染满了鲜血。据说因为杀孽太重,唐太宗夜里总是睡不安宁,屡做噩梦。唐太宗内心害怕,于是就让大将尉迟恭和秦叔宝守在门外。此后唐太宗的睡眠质量得到保证,但是也不能总是让两位大将日夜守候,长此以往肯定熬不住。后来就命画师将两人画下来,贴在门外,震慑鬼魅魍魉。此事流传出宫后,民间的百姓也纷纷将两位大将的画像贴在门外,驱散邪祟。显庆三年尉迟恭去世,享年...
· 尉迟恭杀马
唐朝武德年间,江南水乡周墅镇上来了位威风凛凛的骁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尉迟恭。人们见了都很疑惑:据说,因为秦王屡立战功,使得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心生嫉恨,兄弟之间经常明争暗斗。可是,就在这纷争不断的时刻,秦王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得力助手赶到这个偏僻的小镇上呢?其实,李世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那天,他设宴犒劳众将,席间的座次都是按身份高低排列的。不料,军师徐茂公一时疏忽,竟将尉迟恭的位子排在了一位文官的后面,顿时惹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尉迟恭指着那个文官责问道:“你有什么功劳,竟敢坐在我的前边?”徐军师见状,赶紧上前相劝,哪知尉迟恭更是勃然大怒,挥起拳头,把徐茂公打得鼻青脸肿。这样目中无人,李世民再也坐不住了,指着尉迟恭痛心地骂道:“就算你功高如山,也不能如此鲁莽,今天不治一治你,恐怕来日你的铁拳就要打到我的身上了!”江南周墅小镇,地势低洼,沼泽遍布。面对这片水汪汪的荒地,尉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