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北史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9
转发:0
评论:0
撰述李延寿在《北史·序传》中自述:“从此八代正史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北史》内容远较《南史》佳,这是李大师、李延寿父子均为北方人,因此,对北朝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都较熟悉。王鸣盛说:“观《北史》高洋纪,其穷凶极恶,赖《北史》得着,此李延寿之功。”司马光在给刘道原信中谈到:“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南史》、《北史》被列为科考的项目之一。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北史》也有缺点,如完全不载《魏书·李孝伯附李安世传》中关于“均田”的奏疏,南北交兵事,尤多删削。另外,南、北二史多记迷信异端,被指为“好述妖异、兆祥、谣谶,特为繁...

撰述

李延寿在《北史·序传》中自述:“从此八代正史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北史》内容远较《南史》佳,这是李大师、李延寿父子均为北方人,因此,对北朝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都较熟悉。王鸣盛说:“观《北史》高洋纪,其穷凶极恶,赖《北史》得着,此李延寿之功。”司马光在给刘道原信中谈到:“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南史》、《北史》被列为科考的项目之一。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

《北史》也有缺点,如完全不载《魏书·李孝伯附李安世传》中关于“均田”的奏疏,南北交兵事,尤多删削。另外,南、北二史多记迷信异端,被指为“好述妖异、兆祥、谣谶,特为繁猥”。同时《北史》、《南史》内容亦有重复现象。朱熹说:“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余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

内容

本纪

魏本纪第一 -太祖道武帝・太宗明元帝

魏本纪第二 -世祖太武帝・恭宗景穆帝・高宗文成帝・显祖献文帝

魏本纪第三 -高祖孝文帝

魏本纪第四 -世宗宣武帝・肃宗孝明帝

魏本纪第五 -敬宗孝庄帝・节闵帝・废帝・孝武帝・西魏文帝・西魏废帝・西魏恭帝・东魏孝静帝

齐本纪上第六 -高祖神武帝・世宗文襄帝

齐本纪中第七 -显祖文宣帝・废帝・孝昭帝

齐本纪下第八 -世祖武成帝・后主・幼主

周本纪上第九 -太祖文帝・孝闵帝・世宗明帝

周本纪下第十 -高祖武帝・宣帝・静帝

隋本纪上第十一 -高祖文帝

隋本纪下第十二 -炀帝・恭帝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上 -魏神元皇后窦氏・文帝皇后封氏・桓皇后惟氏・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献明皇后贺氏・道武皇后慕容氏・道武宣穆皇后刘氏・明元昭哀皇后姚氏・明元密皇后杜氏・太武皇后赫连氏・太武敬哀皇后贺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文成元皇后李氏・献文思皇后李氏・孝文贞皇后林氏・孝文废皇后冯氏・孝文幽皇后冯氏・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宣武顺皇后于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灵皇后胡氏・孝明皇后胡氏・孝武皇后高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废帝皇后宇文氏・恭帝皇后若干氏・孝静皇后高氏

列传第二 后妃下 -齐武明皇后娄氏・蠕蠕公主郁久闾氏・大尔朱氏・小尔硃氏・上党太妃韩氏・冯翊太妃郑氏・高阳太妃游氏・冯娘・李娘・文襄敬皇后元氏・琅邪公主・文宣皇后李氏・段昭仪・王嫔・薛嫔・孝昭皇后元氏・武成皇后胡氏・弘德李夫人・后主皇后斛律氏・后主皇后胡氏・后主皇后穆氏・冯淑妃・周文皇后元氏・文宣皇后叱奴氏・孝闵皇后元氏・明敬皇后独孤氏・武成皇后阿史那氏・武皇后李氏・宣皇后杨氏・宣皇后朱氏・宣皇后陈氏・宣皇后元氏・宣皇后尉迟氏・静皇后司马氏・隋文献皇后独孤氏・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炀愍皇后萧氏

列传第三 魏诸宗室-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明元六王・太武五王 -清河王绍・阳平王熙・河南王曜・长乐王处文・广平王连・京兆王黎・乐平王丕・安定王弥・乐安王范・永昌王健・建宁王崇・新兴王俊・晋王伏罗・东平王翰・临淮王谭・广阳王建・南安王余

列传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 -元新成・元子推・元小新成・元天赐・元万寿・元洛侯

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元云・元桢・元长寿・元太洛・元胡儿・元休

列传第七 文成五王・献文六王・孝文六王 -安乐王长乐・广川王略・齐郡王简・河间王若・安丰王猛・咸阳王禧・赵郡王干・广陵王羽・高阳王雍・北海王详・彭城王勰・废太子恂・京兆王愉・清河王怿・广平王怀・汝南王悦

列传第八 - 卫操・莫含・刘库仁・尉古真・穆崇・奚斤・叔孙建・安同・庾业延・王建・罗结・楼伏连・闾大肥・奚牧・和跋・莫题・贺狄干・李栗・奚眷

列传第九 -燕凤・许谦・崔宏・张衮・邓彦海

列传第十 -长孙嵩・长孙道生・长孙肥

列传第十一 -于栗磾

列传第十二 -崔逞・王宪・封懿

列传第十三 -古弼・张黎・刘洁・丘堆・娥清・伊馛・乙瓌・周几・豆代田・车伊洛・王洛儿・车路头・卢鲁元・陈建・来大干・宿石・万安国・周观・尉拨・陆真・吕洛拔・薛彪子・尉元・慕容白曜・和其奴・苟颓・宇文福

列传第十四 - 宋隐・许彦・刁雍・辛绍先・韦阆・杜铨

列传第十五 - 屈遵・张蒲・谷浑・公孙表・张济・李先・贾彝・窦瑾・李䜣・韩延之・袁式・毛修之・唐和・寇讃・郦范・韩秀・尧暄・柳崇

列传第十六 -陆俟・源贺・刘尼・薛提

列传第十七 -司马休之・司马楚之・刘昶・萧宝寅・萧正表・萧祗・萧退・萧泰・萧㧑・萧圆肃・萧大圜

列传第十八 -卢玄・卢柔・卢观・卢同・卢诞

列传第十九 -高允・高祐・卢曹

列传第二十 - 崔鉴・崔辩・崔挺

列传第二十一 - 李灵・李顺・李孝伯・李裔・李义深

列传第二十二 -游雅・高闾・赵逸・胡叟・胡方回・张湛・段承根・阚骃・刘延明・赵柔・索敞・宋繇・江式

列传第二十三 -王慧龙・郑羲

列传第二十四 -薛辩・薛寘・薛憕

列传第二十五 - 韩茂・皮豹子・封敕文・吕罗汉・孔伯恭・田益宗・孟表・奚康生・杨大眼・崔延伯・李叔仁

列传第二十六 - 裴骏・裴延儁・裴佗・裴果・裴宽・裴侠・裴文举・裴仁基

列传第二十七 -薛安都・刘休宾・房法寿・毕众敬・羊祉

列传第二十八 - 韩麒麟・程骏・李彪・高道悦・甄琛・张纂・高聪

列传第二十九 -杨播・杨敷

列传第三十 - 王肃・刘芳・常爽

列传第三十一 - 郭祚・张彝・邢峦・李崇

列传第三十二 - 崔光・崔亮

列传第三十三 -裴叔业・夏侯道迁・李元护・席法友・王世弼・江悦之・淳于诞・沈文秀・张谠・李苗・刘藻・傅永・傅竖眼・张烈・李叔彪・路恃庆・房亮・曹世表・潘永基・朱元旭

列传第三十四 - 孙绍・张普惠・成淹・范绍・刘桃符・鹿悆・张燿・刘道斌・董绍・冯元兴

列传第三十五 -袁翻・阳尼・贾思伯・祖莹

列传第三十六 -尔朱荣

列传第三十七 -朱瑞・叱列延庆・斛斯椿・贾显度・樊子鹄・侯深・贺拔允・侯莫陈悦・念贤・梁览・雷绍・毛遐・乙弗朗

列传第三十八 - 辛雄・杨机・高道穆・綦儁・山伟・宇文忠之・费穆・孟威

列传第三十九 齐宗室诸王上 -赵郡王琛・清河王岳・广平公盛・阳州公永乐・襄乐王显国・上洛王思宗・平秦王归彦・长乐太守灵山

列传第四十 齐宗室诸王下 -河南王孝瑜・广宁王孝珩・河间王孝琬・兰陵王长恭・安德王延宗・渔阳王绍信・太原王绍德・范阳王绍义・西河王绍仁・陇西王绍廉・乐陵王百年・汝南王彦理・南阳王绰・琅邪王俨・齐安王廓・东平王恪

列传第四十一 -万俟普・可朱浑元・刘丰・破六韩常・金祚・刘贵・蔡儁・韩贤・尉长命・王怀・任祥・莫多娄贷文・厍狄回洛・厍狄盛・张保洛・侯莫陈相・薛孤延・斛律羌举・张琼・宋显・王则・慕容绍宗・叱列平・步大汗萨・薛修义・慕容俨・潘乐・彭乐・暴显・皮景和・綦连猛・元景安・独孤永业・鲜于世荣・傅伏

列传第四十二 -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窦泰・尉景・娄昭・厍狄干・韩轨・段荣・斛律金

列传第四十三 - 孙搴・陈元康・杜弼・房谟・张纂・张亮・张曜・王峻・王纮・敬显儁・平鉴・唐邕・白建・元文遥・赵彦深・赫连子悦・冯子琮・郎基

列传第四十四 - 魏収・魏长贤・魏季景・魏兰根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 -邵惠公颢・杞简公连・莒庄公洛生・虞国公仲・广川公测・东平公神举

列传第四十六 周室诸王 -宋献公震・卫剌王直・齐炀王宪・赵僭王招・谯孝王俭・陈惑王纯・越野王盛・代奰王达・冀康公通・滕闻王逌・纪厉王康・毕剌王贤・酆王贞・汉王赞・莱王衎

列传第四十七 - 寇洛・赵贵・李贤・梁御

列传第四十八 -李弼・宇文贵・侯莫陈崇・王雄

列传第四十九 - 王盟・独孤信・窦炽・贺兰祥・叱列伏龟・阎庆・史宁・权景宣

列传第五十 - 王罴・王思政・尉迟迥・王轨

列传第五十一 - 周惠达・冯景・苏绰

列传第五十二 -韦孝宽・韦瑱・柳虬

列传第五十三 -达奚武・若干惠・怡峰・刘亮・王德・赫连达・韩果・蔡祐・常善・辛威・厍狄昌・梁椿・梁台・田弘

列传第五十四 -王杰・王勇・宇文虬・耿豪・高琳・李和・伊娄穆・达奚寔・刘雄・侯植・李延孙・韦法保・陈欣・魏玄・泉仚・李迁哲・杨干运・扶猛・阳雄・席固・任果

列传第五十五 - 崔彦穆・杨纂・段永・令狐整・唐永・柳敏・王士良

列传第五十六 -豆卢宁・杨绍・王雅・韩雄・贺若敦

列传第五十七 - 申徽・陆通・厍狄峙・杨荐・王庆・赵刚・赵昶・王悦・赵文表・元定・杨摽

列传第五十八 - 韩褒・赵肃・张轨・李彦・郭彦・梁昕・皇甫璠・辛庆之・王子直・杜杲・吕思礼・徐招・檀翥・孟信・宗懔・刘璠・柳遐

列传第五十九 隋宗室诸王 -蔡景王整・滕穆王瓒・道宣王嵩・卫昭王爽・河间王弘・义城公处纲・离石太守子崇・房陵王勇・秦王俊・庶人秀・庶人谅・元德太子昭・齐王暕・赵王杲

列传第六十 -高颎・牛弘・李德林

列传第六十一 -梁士彦・元谐・虞庆则・元胄・达奚长儒・贺娄子干・史万岁・刘方・杜彦・周摇・独孤楷・乞伏慧・张威・和洪・阴寿・杨义臣

列传第六十二 - 刘昉・柳裘・皇甫绩・郭衍・张衡・杨汪・裴蕴・袁充・李雄

列传第六十三 -赵煚・赵芬・王韶・元岩・宇文恺・伊娄谦・李圆通・郭荣・庞晃・李安・杨尚希・张煚・苏孝慈・元寿

列传第六十四 -段文振・来护儿・樊子盖・周罗睺・周法尚・卫玄・刘权・李景・薛世雄

列传第六十五 -裴政・李谔・鲍宏・高构・荣毗・陆知命・梁毗・柳彧・赵绰・杜整

列传第六十六 - 张定和・张奫・麦铁杖・权武・王仁恭・吐万绪・董纯・鱼俱罗・王辩・陈棱・赵才

列传第六十七 -宇文述・王世充

列传第六十八 外戚 -

列传第六十九 儒林上 -

列传第七十 儒林下 -

列传第七十一 文苑 -温子昇・荀济・祖鸿勋・李广・樊逊・荀士逊・王褒・庾信・颜之推・虞世基・柳䛒・许善心・李文博・明克让・刘臻・诸葛颍・王贞・虞绰・王胄・庾自直・潘徽

列传第七十二 孝行 -

列传第七十三 节义 -

列传第七十四 循吏 -

列传第七十五 酷吏 - 于洛侯・胡泥・李洪之子李神・张赦提・赵霸・崔暹・邸珍・田式・燕荣・元弘嗣・王文同

列传第七十六 隐逸 - 眭夸・冯亮・郑修・崔廓子崔赜・徐则・张文诩

列传第七十七 艺术上 - 晁崇・张深・殷绍・王早・耿玄・刘灵助・沙门灵远・李顺兴檀特师・由吾・道荣・张远游・颜恶头・王春・信都芳・宋景业・许遵・麹绍・吴遵世・赵辅和・皇甫玉・解法选・魏宁・綦母怀文・张子信・陆法和・蒋升・强练・庾季才子庾质・卢太翼・耿询・来和・萧吉・杨伯丑・临孝恭・刘祐・张胄玄

列传第七十八 艺术下 - 周澹・李修・徐謇从孙徐之才・王显・马嗣明・姚僧垣・褚该・许智藏・万宝常・蒋少游・何稠

列传第七十九 列女 - 魏崔览妻封氏・封卓妻刘氏・魏溥妻房氏・胡长命妻张氏・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泾州贞女儿氏・姚氏妇杨氏・张洪祁妻刘氏・董景起妻张氏・阳尼妻高氏・史映周妻耿氏・任城国太妃孟氏・苟金龙妻刘氏・贞孝女宗・河东姚氏女・刁思遵妻鲁氏・西魏孙道温妻赵氏・孙神妻陈氏・隋兰陵公主・南阳公主・襄城王恪妃・华阳王楷妃・谯国夫人洗氏・郑善果母崔氏・孝女王舜・韩觊妻于氏・陆让母冯氏・刘昶女・钟士雄母蒋氏・孝妇覃氏・元务光母卢氏・裴伦妻柳氏・赵元楷妻崔氏

列传第八十 恩幸・-王睿・王仲兴・寇猛・赵修・茹皓・赵邕・侯刚・徐纥・宗爱・仇洛齐・段霸・王琚・赵默・孙小・张宗之・剧鹏・张祐・抱嶷・王遇・苻承祖・王质・李坚・秦松・白整・刘腾・贾粲・杨范・成轨・王温・孟栾・平季・封津・刘思逸・张景嵩・毛畅・郭秀・和士开・穆提婆・高阿那肱・韩凤・齐诸宦者

列传第八十一 僭伪附庸 -夏・燕・后秦・北燕・西秦・北凉・后梁

列传第八十二 -高丽・百济・新罗・勿吉・奚・契丹・室韦・豆莫娄・地豆干・乌洛侯・流求・倭

列传第八十三 - 蛮・獠・林邑・赤土・真腊・婆利

列传第八十四 -氐・吐谷浑・宕昌・邓至・党项・附国・稽胡

列传第八十五 西域 -鄯善・于阗・高昌・焉耆・龟兹・乌孙・疏勒・悦般・破洛那・粟特・波斯・大月氏・安息・条支・大秦

列传第八十六 -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车

列传第八十七 -・铁勒

列传第八十八 序传 -凉武昭王李暠

参见

北史人物列表

参考书目

《北史识小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冯氏北燕谱史源流
长乐冯氏,中国古代著名门阀家族,长乐郡(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望族,西汉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之子宜乡侯冯参之后,为北燕皇室。409年,冯跋建立北燕,北燕亡国后,冯弘孙女文明太后执掌北魏朝政数十年,冯氏出王爵数人,极度尊崇,冯氏家族成为北朝时期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长乐冯氏,从东晋到唐朝500多年时间,一族内出现“四帝(含追尊)”、“四后(含被废和追尊)”、“五相”,另有王公大臣100多人。长乐冯氏的兴旺,还得从冯安说起。在东晋十六国时,冯安为后燕的大将,由于他屡立战功,很受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的器重,在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赏给了他封地和家宅,不久,冯安将住在信都冯城的妻儿迁到龙城。公元409年,冯安之子冯跋,平定叛乱,建立了北燕王朝,这是冀州乃至衡水籍中第一位当皇帝的人。公元430年,冯跋病重,其弟冯弘乘机夺得王位。在冯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即后来的文明太皇太后了。冯太后...
· 趣味简史——南北归隋
?宇文邕雄心壮志,在成功统一北方之后,准备出兵征战南方的陈朝。大军浩浩荡荡,斩获颇丰,将陈朝的淮南之地尽收囊中,并且生擒陈朝大将吴明彻,歼灭陈朝主力军队三万多人。正当北周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陈朝的时候,北周君王宇文邕逝世,二十岁的宇文赟继位,称周宣帝。周宣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荒淫君王。宇文赟的老爸宇文邕对其管教十分严格,这段时间宇文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宇文赟被立为太子之后,宇文邕便下令东宫禁止喝酒,为了顺从自己的老爸,宇文赟表面上只能装得老老实实,私下里在大臣郑译的庇护下,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只要宇文赟犯了什么错误,宇文邕便亲自动手,连打带骂,还威胁道:“自古以来,太子被废黜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你觉得就你有资格继承皇位,那就大错特错!你还是小心收敛为妙!”当然,宇文邕并不是真的想废黜宇文赟,虽然宇文赟并无才德,但是其他的儿子年纪都比较小,他也只是打骂宇文赟,希望棍棒之下出孝子而已。杨坚...
· 湖北历史人口与渊源
湖北历史人口与渊源`[来源:胡氏宗亲网|编辑:南山|时间:2007-04-2908:42:28][上一篇][下一篇][原创]湖北历史人口与姓氏来源周启志(2007-3-220:47:59)点击:285回复:5IP:58.48.164.*转自中华周氏网:=3846湖北历史人口与姓氏来源【说明:资料取自方志,文字转换格式时出现部分错讹,无法一一校勘。仅供参考,请勿引用。】云梦县1、人口数量云梦县地处平川,土地肥沃,因而人口增殖较快。然而历史上易受水灾和兵燹破坏,人口散失也较快。经过宋元末季战乱,县境人烟稀少,虽经明初大力移民入境,洪武末年(14世纪末)全县也只有4000人。明朝前期社会稳定,人口以50年左右翻一番的速度递增,16世纪初全县已超过1.6万人。此后增长减慢,至17世纪初的明末.全县约3万多人。明末战乱,使人口散失大半,但清朝初年恢复较快,从丁役负担量推测,康熙初年(17世纪60年代...
· 南北朝历史: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
304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南开发的不断深入...
· 漠北之战的结局历史上漠北之战所带来的影响
漠北之战结局: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西汉亦损失兵力数万人,马10万余匹。左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伊稚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蠡王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谷蠡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其严重。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幕南无王庭”的局面。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廷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幕南无王廷”则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此后,双方暂时休战,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战役评论漠北之战,是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