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安乐公主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5
转发:0
评论:0
生平生年没有记载,根据其姐李仙蕙生年推测当在685年。嗣圣元年(684年)二月,父亲中宗被废,贬黜至房州、均州。垂拱元年(685年),中宗再迁至房州(州治房陵县,今湖北省房县)。唐中宗夫妇到达房陵县时,公主出生。她是中宗第八女,亦是最年幼的女儿。出生时,中宗脱下自己的龙袍来包住女儿,故命其名为裹儿。李裹儿十三岁时,姿色美艳,聪明伶俐,中宗与韦氏对她宠爱无比,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傲任性、蛮横霸道的脾气。圣历元年(698年),祖母武则天将她父亲召还东都,重新立为皇太子,武则天见到孙女李裹儿,也格外喜爱她的秀外慧中,甚至认为裹儿和自己很像,在中宗的子女中,聪颖活泼的李裹儿最受武则天喜爱,并常伴武则天左右,后来被武则天收到宫中养育,对她十分宠爱。受封安乐郡主(亦记为乐安郡主)。《唐大诏令集》里有《安乐郡主适杨守文制》,可见她曾被许婚给杨承烈之子杨守文,但没有进一步的关...

生平

生年没有记载,根据其姐李仙蕙生年推测当在685年。嗣圣元年(684年)二月,父亲中宗被废,贬黜至房州、均州。垂拱元年(685年),中宗再迁至房州(州治房陵县,今湖北省房县)。唐中宗夫妇到达房陵县时,公主出生。她是中宗第八女,亦是最年幼的女儿。出生时,中宗脱下自己的龙袍来包住女儿,故命其名为裹儿。李裹儿十三岁时,姿色美艳,聪明伶俐,中宗与韦氏对她宠爱无比,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傲任性、蛮横霸道的脾气。

圣历元年(698年),祖母武则天将她父亲召还东都,重新立为皇太子,武则天见到孙女李裹儿,也格外喜爱她的秀外慧中,甚至认为裹儿和自己很像,在中宗的子女中,聪颖活泼的李裹儿最受武则天喜爱,并常伴武则天左右,后来被武则天收到宫中养育,对她十分宠爱。受封安乐郡主(亦记为乐安郡主)。《唐大诏令集》里有《安乐郡主适杨守文制》,可见她曾被许婚给杨承烈之子杨守文,但没有进一步的关于这段婚姻的记载,甚至可能并未成婚。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封为安乐公主,食邑两千五百户。公主聪明貌美,母亲韦皇后非常喜欢她 。

长安年间(701年至704年),她以安乐郡主的身份嫁给武崇训;在嫁给武崇训之前,安乐公主就已和武崇训私通,后来又因偷情而怀孕,不得不下嫁,临嫁时贵戚显宦,无不往贺。宰相李峤、苏味道,及郎官沈佺期、宋之问等都献入诗文称颂。婚后不到六个月,安乐公主产下一个男婴。

婚后安乐公主又与武崇训的从兄弟武延秀,并收武延秀为情夫,门第上下尽知,唯崇训不知。707年崇训死于重俊之变,安乐公主成为寡妇,又丝毫不守妇道,明目张胆与武延秀,唐中宗于是命其嫁给武延秀,而韦皇后见武延秀翩翩少年,也不禁惹起,竟命令武延秀侍寝,而且安乐公主还曾当着上官婉儿面前,脱去武延秀的下裳,指着他的,高谈阔论,《旧唐书》记载:“武崇训为安乐公主婿,即延秀从父兄,数引至主第。延秀久在外域,解语,常于主第,延秀唱歌,做胡旋舞,有姿媚,主甚喜之。及崇训死,延秀得幸,遂尚公主。”

干政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即位,安乐公主渐渐恃宠而骄,权侵天下,由于中宗长期被废于房州,韦后和他共过患难,中宗在房州时曾对她说:“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所以中宗复位后对韦后很放纵。韦氏效仿武则天,当中宗视朝时,也在御座左侧隔幔而坐。桓彦范劝谏中宗说:“牝鸡司晨,有害无利,请皇后专居中宫,勿预事。”中宗却不理睬,之后安乐公主倚仗母亲韦皇后宠爱,骄恣专横,参与斜封官这种不正之风,卖官鬻爵,横行不法,嚣张跋扈,而安乐公主又与姑姑太平公主、姐姐长宁公主设立府卫,十步一人,加以骑兵巡逻,僭肖宫省,开府设官,不设长史官,待遇等同亲王,是爵位待遇的三倍多。

安乐公主极度受宠,生活相当奢侈浪费,大肆包养情夫,广蓄面首,又和崔湜通奸,后宫。有一次,安乐公主的宅邸落成,唐中宗和韦皇后亲幸府中庆筵。席间,安乐公主的儿子,只有八岁,这个孩子非常漂亮可爱,来拜见帝后,礼节甚是周全;韦皇后见了很喜欢,把孩子抱在膝上,下诏拜为太常卿与镐国公,食邑五百户,之后又封左卫将军。不久,武崇训被杀,安乐公主又与武延秀私通,两人成婚后,安乐公主生下了一个男孩,为了这个孩子的满月,公主更让中宗下令大赦天下。

长宁公主虽然不像妹妹那么喜好弄权享乐,势倾朝野,但是享受与待遇极高。不久,安乐公主发现,姐姐长宁公主的府邸豪华壮丽,远远超过自己,心有不甘,与长宁公主竞相大兴土木,广建宅第,动用国库的银子,为自己重建奢华的新府,在装修的奢侈豪华等方面互相攀比,不仅在建筑规模上完全模仿皇宫,甚至精巧程度上超过皇宫,她又与长宁公主、定安公主掳民子民女为奴婢,又花了数百万钱,在豪华的新府里修了一座壮观的安乐寺,又强夺祖姑母临川公主的府第,左台侍御史袁从一因此将她逮捕,中宗下诏谕免;虽然袁从一上书希望中宗应大义灭亲以正国法,但中宗不听 。

安乐公主权力欲望极强,颇有政治野心,又因自幼养在武则天身旁,很羡慕武则天独断朝纲的做法,曾自请封为皇太女,此事被魏元忠进谏阻止。但安乐公主仍在背地里怂恿韦皇后,效仿武则天临朝听政。韦皇后因中宗体弱多病,便自行开始独断独行,气焰一天盛似一天。而中宗终日躲在宫中,找几个美貌的宫女调笑解闷,所有军国大事,全听韦皇后一个人主持。

中宗复位,本欲立次子李重福为太子,遭韦皇后反对,遂改立三子李重俊为太子。李重俊为韦皇后所厌恶,尤其是安乐公主瞧不起庶出的李重俊,常在公开场合与丈夫武崇训对他凌辱羞辱,嘲笑讥讽,如同仆役。安乐公主一方面要求中宗废去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一方面又从恿其母韦后模仿武后称制,以女主君临天下。太子李重俊无法忍受妹妹安乐公主的侮辱威胁及继母韦皇后的冷眼排挤,于景龙元年(公元707年),杀死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但这天安乐公主刚好回宫,逃过一死,政变失败,李重俊被杀,韦皇后气焰更盛,。韦皇后当权干政,安乐公主私营受贿,擅权用事,武韦集团权势依旧不减。不久,许州参军燕钦融上言:“皇后,干预国政,安乐公主、武延秀及宗楚客等,朋比为奸,谋危社稷,图谋不轨,沆瀣一气,应亟加严惩,以防不测。”中宗面召燕钦融诘问。燕钦融以头叩地高声而言,神色毫不屈服,唐中宗默然不语。燕钦融才步出朝门,韦皇后下令宗楚客擅令骑士,用锁链拿回,掷于殿庭石上,折断颈项,立时毙命。

安乐公主开府置官,略卖官爵,势倾朝野,宰相以下,多出其门。她把国家官爵分别标定价格,县长若干,刺史若干,公开兜售,价款缴足,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为他人当奴婢的人,只要纳钱三十万,便由公主立降墨敕授官,以聚敛财富。一时所授官职竟有五六千人,安乐公主甚至与太平公主、长宁公主、宜城公主、金城公主、新都公主、定安公主七位公主开府设官、结党私营,势倾朝野,皆封万户,人称“斜封官”。安乐公主常常自写诏书,拿进宫去,一手掩住诏书上的文字,一手抓着中宗的手在诏书上署名。中宗爱女心切,竟然不看诏文,签名了事,唐书称:“侯王柄臣多出其门。曾经作诏,箝其前,请中宗签署,中宗笑从之。”因此安乐公主和长宁公主、昭容上官婉儿都仗势弄权,卖官鬻爵,宰相以下的官员多出其门。常有土豪劣棍,走了安乐公主的门路,诏书下来拜了高官,就有几千人。

奢靡

安乐公主享有极度尊荣,生活非常奢侈,强夺民田民房,大兴土木,挥金如土,还大肆开府设官,贿买官爵,又多建佛寺,劳民伤财。中宗将金城坊赐给安乐公主,穷极壮丽,国库为之空虚,长安城有一个昆明池,是西汉汉武帝时开凿的,安乐公主荒淫享乐,挥霍无度,竟请求唐中宗把昆明池赏给她,中宗拒绝:“昆明池自从前代以来,从不曾赏人,朕不能违背祖宗成例。况池鱼每年卖得十万贯铜钱,宫中花粉之资,全依靠它。今若将这池赏给你,会使嫔妃们失去颜色”。安乐公主大怒,强拆民宅,建造一个池子取名为定昆池,意为超过昆明池,方圆数里;一幅织成裙,值钱十万。而定昆池边草木风景,全照昆明池,池中央仿华山堆起一座石山,从山巅飞下一股瀑布倒泻在池水里。另辟一条清溪,用玉石砌岸,两岸琪花瑶草,芬芳馥郁,溪底全用珊瑚宝石筑成,在月光下照着,分外清澈,池边建造了许多楼、台、亭、榭,座座都是翘盖如翼、步檐出廊。池周围依山砌有斜墙,铺上登山的石道,披锦挂绣、绘画上各种花鸟图案、壁画,镶嵌装饰着金、银、珠、玉,绮丽奢华、溢光流彩。飞阁步檐,斜桥磴道,衣以锦绣,画以丹青,饰以金银,莹以珠玉。

安乐公主争强好胜,不甘落后,一天忽发奇想,想起南海泥洹寺里佛像的五绺须,是以东晋谢灵运的真须所装,于是打发黄门去将佛须一齐割下来,到了端午节,公主妃嫔都聚集在昆明池盛宴斗草。正斗得热闹,安乐公主忽然拿出谢灵运的真须来,众人都万分惊诧。落成的这一天,满园点缀着灯彩。到了夜间,树头灯光闪耀,好似天上繁星。沿池造着许多亭台,招集了许多渔户、猎户住在那里,公主自己也打扮成渔婆猎户的形状,在池上钓鱼或在山上打猎,而其门第也极尽奢华之能,几乎快胜过皇宫。后来安乐公主又修造一座九曲流杯池,在池中修建石莲花台,引泉水从石台中流出来。安乐公主被唐玄宗处死后,这些园林分配给大司农管理。

百鸟裙

安乐公主集天下巧匠,在洛州昭成寺中,造了一座百宝香炉。炉高三尺,开有四门,架四座小桥,雕刻着花草、飞禽、诸天、伎乐、麒麟、鸾凤、白鹤等,炉身嵌着珍珠、玛瑙、珊瑚、宝石、车磲、琬琰,用钱三万,府库历年储藏为之一尽。

安乐公主拥有两件百鸟裙,为旷世珍品。百鸟裙是由负责备办宫中衣物的机构尚方制作的,采百鸟羽毛织成。此裙的颜色鲜艳无比,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其本色,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从旁看是另一种,在阳光下呈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另一种,裙上闪烁着百鸟图案。后来益州献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备,神奇而不可思议。《新唐书·五行志》记载:“日中影中,各为一色,百鸟之状”,在当时贵族女性中广为流行,安乐公主把其中一件百鸟裙献给母亲韦皇后,颇受皇后喜爱。《朝野佥载》称,安乐公主造百鸟毛裙以后,百官、百姓之家效之,“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

死亡

710年,唐中宗病逝,她们又发动宫廷政变,企图挟持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立韦皇后为女皇帝,自己为皇太女。在这场宫廷政变中,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旋即起兵,带领羽林军夜入玄武门,肃清宫掖,尽杀韦姓诸人,是为唐隆之变。韦皇后首先被杀,并将其首级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深居别院,还不知外面事变,一个美貌少年,还在一旁陪侍着。当时安乐公主还在梳妆台前化妆,才刚画眉,就听到乱兵攻来,公主逃跑,追兵不久赶上,当场将她斩首,享年二十五岁,政变胜利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逼迫李重茂退位,拥立相王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让太平公主参与朝政。

由于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母女,凶狠毒辣、阴狠无情。故她们死后,韦皇后被追废为韦庶人,公主被追贬为悖逆庶人,但唐睿宗仍依照礼制为她们办理后事。

据《太平广记》:“唐景龙年,安乐公主于洛州道光坊造安乐寺,用钱数百万。童谣曰:‘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后诛逆韦,并杀安乐,斩首悬于竿上,改为悖逆庶人。”《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

注释

安乐公主,最。帝迁房陵而主生,解衣以褓之,名曰裹儿。

嗣圣元年二月,皇太后废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其年五月,迁于均州,寻徙居房陵。——《旧唐书》

大足(701年正月—十月)中,张易之兄弟得幸武后,或谮重润与其女弟永泰郡主及主婿窃议,后怒,杖杀之……——《新唐书》

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永泰公主墓志铭》

参考资料

华浊水.安乐公主杀父蓄“面首”之谜.《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 大众文艺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乐公主死亡之谜:唐朝的安乐公主怎么死的?
唐中宗李显生有八个女儿,第七女名李裹儿,是中宗被废后,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的。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李裹儿十多岁时,姿性聪慧,容貌美艳,中宗与韦氏对她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横任性的脾气。待中宗被召回到东宫后,武则天看见李裹儿,也格外欣赏她的秀外慧中,遂封为安乐公主。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复位,安乐公主渐渐地恃宠而骄,权侵天下。由于中宗长期被废于房州,韦后和他共过患难,中宗在房州时曾对她说:“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所以中宗复位后对韦后很放纵。韦氏效仿武则天,当中宗视朝时,也在御座左侧隔幔而坐。安乐公主开府置官,势倾朝野。安乐公主常常自写诏书,拿进宫去,一手掩住诏书上的文字,一手却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诏书上署名。中宗爱女心切,竟然也不看到底写些什么,签名了事。安乐公主自幼养在武则天身旁,很羡慕武则天独断朝纲的做法,便异想...
· 历史上的安乐公主怎么死的?安乐公主墓志
安乐公主怎么死的安乐公主相貌出众、天资聪明,从小受到父母与祖母的宠爱。按想象来说,她的这一生应该是平稳而光彩的。安乐公主怎么死的?她最终却死于刀下,而且还被扣上了叛逆的名声。其实,在开始的时候,安乐公主内心是善良的,但是受到初恋的刺激,加之其母亲韦氏对她的怂恿,她性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变得只相信权力,甚至用泯灭良心的方法去争夺权力。韦氏与安乐公主都渴望能像武则天一样,不仅能干涉朝政,手中还能掌握着实权。于是她们密谋杀死了李显。对于安乐公主来说,李显是她的父亲,而对于韦氏来说,李显是他的丈夫。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能忍心去伤害的人,如此可见,她们当时已经被权力蒙蔽住了自己的良知。也许是时局的变化,也许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本应受到惩罚。后来李隆基发动了政变,在这次政变中,韦氏的党羽都被清扫一空,而韦氏和安乐公主都被杀死了。安乐公主死于乱刀之下的时候,才有20岁。也许在她梳妆打扮的那个时候,她还没有意...
· 安乐公主怎么死的唐朝的安乐公主被谁杀死的?
导读:唐中宗李显生有八个女儿,第七女名李裹儿,是中宗被废后,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的。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李裹儿十多岁时,姿性聪慧,容貌美艳,中宗与韦氏对她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所以安乐公主从小就养成了骄横任性的脾气。唐朝安乐公主待中宗被召回到东宫后,武则天看见李裹儿,也格外欣赏她的秀外慧中,遂封为安乐公主。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复位,安乐公主渐渐地恃宠而骄,权侵天下。由于中宗长期被废于房州,韦后和他共过患难,中宗在房州时曾对她说:“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所以中宗复位后对韦后很放纵。韦氏效仿武则天,当中宗视朝时,也在御座左侧隔幔而坐。安乐公主开府置官,势倾朝野。安乐公主常常自写诏书,拿进宫去,一手掩住诏书上的文字,一手却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诏书上署名。中宗爱女心切,竟然也不看到底写些什么,签名了事。安乐公主自幼养在武则天身旁,很羡慕武则天独断...
· 安乐公主真的很美吗安乐公主杨贵妃谁漂亮
安乐公主李裹儿,因当时唐中宗被武则天贬去庐陵,途中韦氏产下安乐公主,但因为当时出境窘迫,便扯下衣服将其裹住,所以得名李裹儿。但长大的安乐公主出落得更加美丽动人。更有甚者冠以唐朝第一美女的称号,足见其姿色不可方物。中宗和韦氏也对安乐公主宠爱有加,养成日后生活奢靡,性格骄横的坏习惯。因此也有很多人好奇,号称大唐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和日后宠冠后宫的杨贵妃谁更美艳动人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传说称安乐公主比杨玉环还要美上三分,也有人奉她为大唐第一美女。但关于安乐公主的美只有这样的虚词并无实际的描绘,然后杨贵妃的美貌却有许多诗句描写并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白居易把杨贵妃的美写的传神,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生媚”,可见杨贵妃之美实在令人沉醉。而人们将安乐公主的美与杨贵妃进行比较,还说比杨贵妃美上三分,足见安乐公主的美也是货真价实,令人神往。但因为没有直接史料、诗文的记...
· 安乐公主李裹儿简介历史上的安乐公主是怎样的?
导读:公元685年,中宗李显与妻子韦氏一起,被母亲派人押到房州流放。这年的3月,在去往房州的途中,韦氏在押送的车里痛苦地生下了一个女孩。穷途末路前任皇帝皇后,此时心酸地发现,他们连一张多余的被毡都找不到。李显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将身上穿的衣服脱了下来,将冻得有些发青的女儿裹在里面。这个小女婴,因此被他称为“裹儿”。就是我们要讲的故事主角:安乐公主。生于困苦中的李裹儿,从此和父母兄姐一起,在房州生活了下来。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同样做为韦后的亲生孩子,这时仅有几岁的李重润与李仙蕙没有理由还能留在长安,应该是跟着父母,一起被流放了。对于血统高贵的她来说,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固然是一种悲哀,但是,她也因此享受到了绝大多数公主不可能享受到的家庭生活。对女儿心怀愧疚的李显和韦氏,自然不必说,是对她百般呵护;而哥哥姐姐对这个,更是友爱疼惜。对于这个如此生不逢时的孩子,家人都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关心和爱护。因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